孔子最喜歡講“仁義道德”,講“仁者愛人”。我們在《論語》中讀到最多的詞是“仁”,可是在《論語》中卻沒有看到“愛國”這個詞。
孔子愛國不喊空洞口号,不做表面文章,而是把愛國落實到“修齊治平”的理想中,落實到為理想而奮鬥的實際行動中。雖然在《論語》中孔子從來沒有說過愛國這個詞,在他編纂的《五經》中也沒有講到愛國這個詞,但是孔子對自己的祖國充滿感情,無時無刻不希望祖國變得更加“郁郁乎文哉”。孔子教書育人誨人不倦、為官從政出謀進谏、編纂《五經》傳播文化,所做的一切,其目的無一不是為了讓祖國變得更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他苦口婆心教育人們做一個“仁人君子”,就是為了實現“修齊治平”的理想,這難道不是愛國嗎?
孔子講“仁者愛人”,實際上也是同時在講仁者愛國,因為國不僅是由一塊塊土地組成,更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人是國的最重要元素、最寶貴财富。從孔子編纂的《五經》可以看到,人是由上帝(老天)創造的,人是萬物之靈。沒有一個個的人,就沒有一個個的家庭,也不可能有整個國家,就像一個人的身體是由無數細胞組成一樣,我們每一個人或者說每一個家庭,都是國家的一個細胞。自古以來我們中華民族都很重視家庭,如今國家領導人也很重視家庭,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團拜會上就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我們:不論時代變化多大都要重視家庭建設。
我們說愛自己的家庭,首先應該是愛家裡的人,隻有愛家裡的人,才是真正的愛這個家。假如一個人不愛家裡的人,甚至經常傷害家裡的人,隻愛家裡的田地和财産,能不能說他是真正的愛這個家呢?
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就要從愛惜每一個細胞開始,假如一個人每天都在傷害自己的細胞,卻又宣稱自己多麼愛惜自己的身體,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實際上傷害細胞就是傷害身體,身體的健康是由細胞的健康決定的。大家都知道,癌症就是從一個細胞的惡變開始的,由一個細胞的惡變,帶來更多細胞的惡變,當惡變細胞達到一定數量,就形成癌症,如果不及早發現和治療,就會擴散到全身,直至整個身體被癌細胞破壞,消耗衰竭。
同樣道理,一個人的惡變若不制止,就會在社會上傳染擴散,帶來更多人的惡變,如此不斷蔓延下去,也會導緻國家的衰落,甚至最終走向衰亡。所以,孔子講“仁者愛人”,教育人們做“仁人君子”,這不僅是愛人,也是愛國。因為立國必先立人,強國必先強人,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人立而後凡事舉”。
可是在現實中,仍有那麼極少數人喜歡在愛國口号的掩護下謾罵攻擊别人,侵犯别人的權益,甚至擾亂社會秩序。其實他們的行為既損害了國人和國家的形象,也給國人和國家帶來實際傷害和經濟損失,他們遇到問題不冷靜思考不反省自己,而是肆意發洩情緒,如果在國外被别人看不起,就随意抱怨自己的祖國不強大,在國内混得不如意心裡不痛快,就打着愛國旗号放肆地鬧騰一番。這種行為和《論語》中倡導的“修身立德”、“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内自省”的精神反其道而行之,和“仁人君子”“修齊治平”的做人标準背道而馳,也是對自己、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真正的愛國必須從愛人開始做起。按照孔子的“修齊治平”教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四件事情是有難易有順序的,首先要努力修養自己,讓自己成為一個“仁人君子”,這樣才有能力去齊家去愛家人和愛周圍的人,再有能力就要去參與治國平天下的大事。而統攝和貫穿這四件事情的核心就是“仁”,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就是說,如果沒有仁愛之心作基礎和前提,所謂禮和樂都是做不好的,都是空洞和虛弱的。愛國也是如此,首先要有愛人之心。
《論語》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仁”,就是教育人們去做“仁人君子”,以愛心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要求人們克制自己的私欲,敬畏自己的天命,遵守禮制和規範,去行仁義道德,去愛人如己,去成人之美,去建設一個更加“郁郁乎文哉”的文明和諧的國家乃至整個天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