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1:49:23

63年前,位于上海的交通大學西遷,一大批胸懷報國之志的年輕師生從黃浦江踏歌西行,來到古城西安。此間,不僅有"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堅守與執着,更有"你為國家奮鬥,我與你同行"的浪漫與陪伴。在西安交通大學校園裡,我們總能看到那些白發蒼蒼、攜手相行的西遷伉俪,他們用峥嵘歲月裡的浪漫演繹着相濡以沫的溫情。

鄭守淇、盛劍霓夫婦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1

鄭守淇: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盛劍霓: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896年,交通大學以南洋公學之名創建于上海,有"東方麻省理工"之稱。上世紀50年代,黨中央、國務院出于社會主義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需要,決定将交通大學内遷西安。彼時,鄭守淇、盛劍霓夫婦已經先後在交通大學任教。他們一直都在上海成長、求學和生活,從未踏足過遙遠的大西北。從上海到西安,盛劍霓從不覺得辛苦,并且很快就适應了新環境:"雖然學校遷到了西安,但校園裡還是熟悉的同事和學生,而且為照顧師生口味,食堂也準備了南方風味的食物,沒有後顧之憂,人心安定。"鄭守淇教授于上世紀50年代參加我國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的研制,2017年獲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的"中國計算機事業60年傑出貢獻特别獎"。盛劍霓教授長期從事電氣工程研究和教學,曾獲"全國電氣工程學會優秀科技工作者"稱号。

汪應洛、張娴如夫婦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2

汪應洛: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名譽院長

張娴如:原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學院教授

1954年,兩人登記結婚,婚禮還未準備,汪應洛被安排前去哈爾濱學習管理研究生課程,并從零開始學俄語。一年多後,他回到上海,兩人這才有了第一張完整全家福。1956年,她調回交通大學機械系。此時,國家提出"西遷"政策,兩人一緻支持。1958年,他們抱着2歲大的兒子汪時奇,帶着機械系實驗室所有設備,踏上去往西安的列車。在此後平靜的歲月裡,兩人一心都撲在工作上。1984年,在汪應洛的倡議下,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在原管理工程系的基礎上重新建立。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如今的交大管理學院已經成為我國管理科學的重點學科,在國内外享有盛譽。

周淼東、徐婉珠夫婦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3

周淼東:原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徐婉珠:原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徐婉珠和周淼東是江蘇宜興的老鄉,也同是俄專學院的校友, 1957年,徐婉珠被調往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工作,兩個人終于将愛情升華為婚姻,西安交大是他們愛情開始的地方,更是事業開始的地方。對于他們來說,那段歲月,承載的不單是彼此相濡以沫的點滴愛情,更有并肩奮鬥的雄心壯志。

鎖铮、顧駿聲夫婦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4

鎖铮:原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顧駿聲:原西安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1956年,鎖铮和顧駿聲一同分配至西安交大外國語學院工作。當時教學材料與人才都嚴重匮乏,老師上課都要背個錄音機給學生們練聽力,而且基本都是100人左右的大課,每節課都要用嗓子喊,直至今日,鎖老師的嗓子依然不太好。剛好俄改英,學校正興起一股學英語的熱潮,很多學生都要考英語4、6級甚至托福;但是大部分人底子都比較薄弱。兩位老師與外國語學院衆教師獨創了英語1、2、3、5級考試。現在談及當時的工作,鎖老師總是感歎,工作雖不易,卻有取之不竭的堅持和熱情。

史維祥、蔡祖端夫婦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5

史維祥:西安交通大學原校長,教授,我國流體傳動與控制研究領域的開拓者,著名機械工程專家。

蔡祖端:原高教研究所副教授。

史維祥與蔡祖端夫婦,自結婚以來一直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正如蔡老師所說,"在婚姻中,相互支持、幫助、寬容很重要,要為彼此着想,想對方所想,急對方所急。"

北京大學教授一生結了9次婚(這6對夫妻都是交大教授)6

滄海桑田,你伴我身邊,足矣。大樹西遷,你随我紮根,幸也。60多年來,"西遷伉俪"們為人才支援西部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用行動塑造了西遷精神的文化基因,演繹着獨特的"交大情懷"!

歡迎選擇西安交通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号:西安交通大學研招辦

部分素材來源于西安交大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