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小學一年級開始,直到初中畢業之前,我一直都在撰寫文章,不過,所撰寫的各類文章,全都是由教授國文課程的先生(老師)給布置的作文,布置的不是屬于“命題式”的作文,布置的就是屬于“半命題式”的作文,全都是在應付應試教育和考試而去撰寫各類文章,并不是我自覺自願地、主動地去撰寫文章,而是被動地去撰寫文章,真正激發我寫作的熱情,是起始于初中臨近畢業前的兩三個月。
時至今日,我依舊還是能夠清楚地去記得,1994年的9月1日至1995年的6月30日,我在泾南中學就讀初二和初三,也就是臨近初中快要畢業前的兩三個月裡,盡管學習的任務是十分繁重的,但是在百無聊賴之際,竟然還會産生一股濃濃的、厭學的情緒在裡面,既思想無法高度的集中起來,學習也是有一點點學不進去的,為此我就采取一個自認為是比較好的辦法,轉移視線與注意力,我就去撰寫一篇名字叫做《年輕》的文章,被班級裡三分之二的學友們廣為流傳。【注解:當時我們年級一共有10個班級,每個班級有60個同學。】學友們都說:“文章撰寫得不錯,不但寫出我們的心聲,而且我們恐怕是撰寫不出你這樣的文章的,希望你能再接再厲“再出佳作”,寫出類似于這樣的好文章!”……很可惜的一件事情,這篇文章在流傳的過程中遺失掉。我深知這是學友們對我的一種鼓勵,對此我還向學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也正因為是如此,我寫作的熱情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在那個時候的我,不但是有自知之明的,而且還深知自己的綜合能力與綜合實力是極其一般般的,在寫作方面也同樣是如此的,但是自從撰寫這篇《年輕》的文章以後,我就逐漸地歡喜上寫作,我無法保證所撰寫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妙筆生花;也不苛求所撰寫的每一篇文章都能獲得發表;更不苛求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名職業作家……我隻是歡喜在文字的王國裡,構築一點點微不足道的人生感悟罷了!
還有的就是,我撰寫文章的時候是很吃力的,在有些時候,很有可能,在一天裡就可以連着去撰寫出兩篇文章,還有些時候,雖然給自己拟定有一個題目與寫作範圍,也擁有一點創作方面的靈感,可連着好幾個星期乃至于幾個月,都撰寫不出一篇比較完整的文章。
我是這樣來理解、認識并去認為的,不管是身處在何種社會階層裡面的個人或人群,“人之貴”就是在于——做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更要給予自己一個客觀、公正、恰如其分的評價與定位,雖說我所撰寫的各類文章看似“有些雜亂無章”,盡管是這個樣子哦,隻要擁有好的靈感與素材,我還是願意一路不停地撰寫下去、永不停息。
另外,我自己也是深深地知曉,有三種類型的文章是極其不太适合自己來撰寫的,其一就是:長篇大論似的文章;其二就是:(中)長篇小說;其三就是:各種規定時間與規定題目式的文章,隻要是遭遇到這三種類型的文章時,盡可能地不去觸碰,隻能是避而遠之!
記得,我在就讀中(小)學的時候,每一位教過我國文的先生(老師),他們或她們都異口同聲地諄諄告誡過我和班級裡的學友們,撰寫文章的時候,标題和開頭一定要撰寫得好,最好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去起一個好頭、唯有撰寫的引人入勝,方能吸引讀者和閱卷老師的興趣與注意力,結尾也同樣要如此哩,既要和開頭做一個前後呼應,還要去點一下題,方可給讀者和閱卷老師以無窮的回味,正所謂龍頭鳳尾;中間也同樣要寫得好,要有虛有實虛實相結合,“實”要大于“虛”,切不可“虛”大于“實”,若“虛”大于“實”的話,讀者和閱卷老師一看就是假的,内容和舉例一樣要做到翔實可靠,不能散亂無章,唯有如此去做文章,才能獲得一個較好的分數雲雲……
此外,先生們還會要求我和學友們,一字不漏地多去背誦幾篇好範文,教授一些寫作方面的技巧、方式與方法。譬如說:總分總;大段落裡面再分幾個小段落之類,說是這叫做有備而無患嘛!……
我至今依舊還能清楚地去記得,自己在高橋鎮小學讀五六年級的時候,當時的班主任郭燕楠先生(女),【備注:她是專門教授國文課程的,其他方面的課程,她則一律是不教習的。】對于我們班級裡面學習成績很一般的學友們,說過這樣一段話語哩,說道:“以我本人有着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的教學經曆來說,朱天翔、葛群、馬傑、陸偉……你們幾個人絕對是寫不好文章的,最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你們極其缺少對生活的觀察、缺少生活方面的閱曆,而且做事情沒有一個條理性哦,也不會用心去觀察生活,即使有去觀察生活,對生活的觀察總是不夠認真仔細,更不會由點向面去延伸!”……
伴随着年齡和人生閱曆的不斷增長,還加上文章逐漸撰寫的多起來以後,自認為在讀書的時候,先生們所教授的那一套寫作方式方法、寫作技巧、如何去運用好詞好句和形容詞等等……在我看來,當時光走到現如今,既并不是全都用得上,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在有些時候,對寫作還是有一點點幫助的,但是,在絕大多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派不上一點用處的,假若是一點都用不上的話,那又該怎麼去辦呢?!隻能堅決放棄不用,獨辟蹊徑推倒從來,從其他方面入手!……
我依舊還會去認為,寫作絕對是一件苦差事哦,寫作的人或歡喜寫作的人,一定要甘于寂寞、耐得住寂寞,因為在寫作的時候,是需要獨處、獨立思考、獨立去完成的,即便是這個樣子,有時候雖然已經把文章給撰寫好,但整篇文章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想要的一個結果,或文章寫得很不好的時候,就需要作者一遍又一遍地去修改,直至令自己感到滿意為止。好的文章都是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出來的,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不甘于寂寞的人,是做不好這件事情的!
不單單是如此,我還是這樣來理解、認識并去認為的,有這樣一種類型的人,絕對是屬于不太合适去撰寫各類文章的。這樣的人就是:他(們)或她(們)在脾氣性格上面,就是屬于好動不好靜一類的人,哪裡有熱鬧就歡喜往熱鬧的地方去鑽,始終無法讓自己安靜下來,一旦安靜下來以後,還總會覺得渾身難受,好像缺少些什麼似的。
對于寫作這件事情來說,我自己則是這樣來看待、理解、認識并去認為的,寫作未必就比說話來得簡單,它遠要比說話難出很多,雖說紙張或造紙術是由中國人率先發明出來的,但是,在漢代以前的古人、在紙張還未曾發明出來之前,古人把想要說的話語隻能寫在竹簡上,整個過程是極其的繁瑣累人的,先要等竹子長大成熟後做成竹簡,然後才能開始寫字,所以古人在寫作之前,必須想清楚如何去寫,在文風方面力求做到簡潔、簡短、明白,還不允許有一句廢話。現如今的國人,和我們的古人是大不相同的,由于紙張和電腦的發明并得以廣泛地普及,就可以暢所欲言,隻要撰寫的不是違法亂紀一類的文章,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必去考慮其他因素。盡管是這樣,我認為,寫作的時候還是要向古人學習,也要力求做到簡潔、簡短、明白!
怎樣去撰寫出一篇好文章來,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一件事情,是沒有一個标準的答案的。不過,我卻竊以為寫作一定要下苦功勤于練習,這是必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寫作并不是刻意的、信手就能拈來随便一寫的,不單單是這個樣子哩,而且各式各樣的文章都要嘗試去寫、都要去涉獵,不必拘泥于某一種形式、文風與内容,唯有通過去撰寫不同的文章,才能去發現自己的長處與短闆,若是适合寫這樣的文章的,如适合寫長篇大論的,就要勤于寫作筆耕不辍,要一路不停地寫下去,文章才會越寫越順手、越寫越好,若寫得不夠好的話,隻要堅持下去,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就可以把文章寫好的!
那麼,有人會問我寫作需不需要先生去教習呢?!我的回答是:“既要先生來教習,又不要先生去教習哦!”或許有人會認為我說的這句話語是帶有病句的,是屬于自相矛盾的,其實不然一點矛盾也沒有。所謂的“既要先生來教習”,是說要求先生教授我們寫作的格式,譬如說:在寫作的時候,無論是寫在紙上的,還是用電腦去寫作的,題目都應該寫在中間,而且上下左右都要有一點留白、都要留下一些空間,切不可頂格去撰寫,在撰寫每一段段落的時候,第一行一定要空開兩格,留下兩個字符的空間……諸如此類的寫作方式與方法都要先生來教習我們。“又不要先生去教習”是說,如何去運用好詞好句,如何把文章寫得生動感人、言之有物、打動人……則無需去教。
要想去撰寫好文章的話,除去我在上述所說的内容之外,我們在開始寫作之前,還要學會熟練地掌握如下十個十分關鍵的要素。
要素之一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在平時就要去善于積累、收集、記錄、整理各類時事新聞、各種事件、曆史掌故等等……還要廣開視聽,對于别人撰寫得比較好的文章與方式方法也要一并收入到自己的腦海裡面,待到要使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随時随地的拿出來,而且還不能去做臨時抱佛腳的事情,更不能不去積累些什麼,那是撰寫不好文章的。有些人之所以寫不好各式各樣的文章胸無點墨,很大的程度就是在于平時不太注意積累、收集、整理、記錄的緣故。
要素之二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要廣泛地閱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報紙雜志,還要用心地去閱讀,對于别人撰寫的各類好文章,更要細細地閱讀、要多遍的品讀,最好能品讀三遍,品讀好以後,最好能做讀書筆記,寫下當時的讀後感、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指出文章是否有寫得不好的地方、文章是否還有值得去改進的地方……
要素之三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既要多去收聽各類有益的廣播,還要多多地去聆聽名人名家的作品、好的作品,或者說,在收聽的全過程當中,還或者說,當收聽完畢以後,能把作品的中心思想、大緻内容、有什麼啟示和教育的意義……全都寫出來就更好哦。
要素之四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就要去背誦默寫好文章,把自認為寫得好的文章或好段落,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默寫出來。
要素之五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要學會改寫别人的文章。把别人的某一篇文章、某一個段落,綜合自己的寫作水平與特點、最擅長寫作的方式,結合當時的時事新聞、熱點去加以利用改寫。
要素之六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就要學會縮寫别人的文章。譬如說:把别人撰寫的一篇兩千字左右的文章,如若是自己“砍去”或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篇幅,照樣還能撰寫成為一篇比較完整的文章,而且還不會去改變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所要表達的含義。
要素之七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要學會擴寫文章。給一段簡短的文字或小文章,或隻有一兩百字的故事,你要增加其内容,增添其廣度和深度,使之能成為一篇更加豐富、更加完整的文章。
要素之八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就要去學會抄寫别人的文章。古語有雲:“天下文章一大抄!”隻要是好的文章皆可以抄來為“我”所用的,其實從古至今,一些名人名家的作品、某些好的文章,也都是從抄寫、借用别人的文章開始的。不過,在抄寫别人的文章的時候,并不是說把别人的文章、好的文章,一字不漏地抄寫過來變成自己的文章,更不是通過改頭換面使之成為自己的文章,這樣的行為叫做“抄襲”,既是不道德的一件事情,也是不能這樣去做的,這不是自己在寫文章,這樣去做,長此以往下去是撰寫不好文章的。
去“抄寫”各類文章,最終的目的——為的就是提升自己在寫作方面的水平、開闊自己的眼界,在抄寫别人文章的同時、以及在抄寫好文章的全過程中,就是在學習别人是如何來撰寫文章的,從而使得我們能不斷地積累、不斷地汲取良好的養料與素材,拿來為“我”所用,并加以利用、轉化、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久而久之時間一長,自己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所提高的,文章自然也就能撰寫好的。
要素之九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的話,就要去撰寫别人想要說的話語和想要聽得人事物情,别人不歡喜傾聽的話語和人事物情,最好就不要去撰寫,隻因為别人不一定會看、會拜讀這類文章。
要素之十就是:要想把文章去撰寫好的話,自己就要勤于寫作、多多地去嘗試撰寫各類文章,等文章撰寫得比較多以後,才會明确地知曉,自己是擅長寫哪一類文章的,怎樣的文章是自己不太擅長撰寫的。你一旦擁有一點創作方面的思路,哪怕隻去撰寫兩三行字的内容,還隻要是能把它保存下來的話,在我看來,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時間一長久而久之,長此以往下去,說不定就可以合并成為一篇文章的……也唯有長期堅持不懈的寫作以後,文章才會越寫越好的。要不然的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似的寫作,是撰寫不好各類文章的。
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戲曲家李笠翁李漁,在他的著作《閑情偶寄》中撰寫過一段有關于寫作方面的文字,曰:“場中作文,有倒騙主司入彀之法。開卷之初,當有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去,此一發也。終篇之際,當以媚語攝魂,使之執卷流連,若難遽别,此一法也。又要驚人,炫人又要哄人,媚人,穩住了人,似乎是近于妾婦之道。”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個人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想盡所有的方法去吸引讀者的興趣,讓大家歡喜拜讀你撰寫的文章。想要讓别人歡喜你撰寫的文章,要多寫别人願意聽的人事物情和話語……
【備注:①:文章為作者原創;②:各種寫作類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上;③:各種書籍類圖片乃是作者家中一小部分藏書,自藏自拍;④:感謝原創圖片。】
杜老倌俠客居(陸偉)寫于2012年04月07日星期六下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