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孝道家風家訓

關于孝道家風家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8 08:21:17

關于孝道家風家訓(最好的家風從慈孝開始)1

從“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到“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再到那首唱遍街頭巷尾的《常回家看看》,無一不訴說着中國人對家的眷戀和難以割舍的情結。

作者 / 于小冉 圖 / 網絡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孝”和“家風”之間的事。

孝道,是人倫之始,百善之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曆來被人們頌揚。

孝,孝為德之本!

中國人被人家認識的第一點就是孝道。

孝道為先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要謹慎遵守的,因為别人會以此為切入點來了解你。

懂得孝道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都可以變成好事情,統統可以變成好事情。

01

舜“五十而慕”

孝道在中國古已有之,相傳可以追溯到虞舜。

據史料記載,孔子評舜為“至孝”,原因很簡單,因為舜“五十而慕”(五十歲,還戀慕父母)。

不是說舜到了五十歲還是個“媽寶男”“戀父戀母癖”,而是說舜對父母的赤誠真心,可以讓舜放棄天下,包括一切名利前程。

因為愛是由内而發。

當我們愛一個人,無論是愛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或親屬,又或是一個陌生人,甚至于愛一樣事業,愛一種器物,愛一款美食,這份愛都将擺脫世俗功利之心而存在。所以孝更應無功利之心。

02

曾子孝母:“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關于孝道家風家訓(最好的家風從慈孝開始)2

曾子當時因為家裡非常貧窮,所以曾子就進山打柴。有一天,他出去的時候,母親一人在家。剛巧家裡來了一位拜訪曾子的客人,由于母親是一個傳統的老人,未曾見過世面,她一下子變得手足無措。而且家裡很窮,沒什麼可以用來招待客人的。這時候,母親隻能“噬指”,因為她确實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恰巧在同一時間,在山上打柴的曾子感覺到自己的心一抽一疼。曾子立刻就想到是不是母親有什麼事情,是不是母親在呼叫我。于是,曾子就趕緊背上打好的柴,急匆匆地返回家中。曾子跪問母親,剛剛我的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麼事情?母親就說,剛剛有客人忽然來到,我沒有辦法,不會說話也擔心說不好話,我就隻好咬着手指盼你回來。

這個故事在《曾子》《論衡》《搜神記》和《孝子傳》中均有提及。

“百善孝為先。”

“孝”乃是中國文化之根。

孝: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上一代與下一代合為一體,才是“孝”,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尊重,“慈”則突出了父母對子女的慈愛,于此“慈孝”是家庭樹立家風家訓的根基。

“曾子孝母”在形式上體現了“父母呼”與“父母命”的行動要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父母與子女的“父母呼”的親感描述。另一方面,從内涵上呼應了“尊親”的孝、“不辱”的慈和“能養”的慈孝。

03

董永“賣身葬父”

關于孝道家風家訓(最好的家風從慈孝開始)3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高青縣北)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于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淩空而去。

董永賣身葬父孝感天地,是《二十四孝》這本古書中的一孝,中國人都知道這個故事,代代以此激勵為人要講孝道、要尊老、敬老、孝老。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看過中國的《天仙配》,都說這是中國五千年文明曆史的體現。

孝順曆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前歌頌她,贊美她。人們敬佩賣身葬父的董永,給董永的故事增加了仙女相助的美好傳說,更有著名的黃梅戲曲《天仙配》,便是依此創作的。據說,湖北孝感縣就是董永與仙女相見和分别之處,縣名“孝感”即由此而來。無論唱不盡的名曲,還是用作地名,都是孝的贊歌。

這個傳說,大概就是著名的黃梅戲《天仙配》的原型了,不過後世再創作的戲曲,内容要豐富得多。俗語有“入土為安”。父母死後不能安葬是一件大事,所以史上不乏兒女賣身葬父母的故事。

大善中華,禮儀國邦。慈孝美德,萬世流芳。似雪玉之冰清,如穹星之明亮。

昆侖巍巍,黃河莽莽。曆史滄桑,孝德光芒。《二十四孝》,感人肺腑,可歌可頌;《當代孝子》,感天動地,可敬可贊。牌坊立表,風雨見證;媒體傳播,世人同曉。年不争長短,事不論大小。不乎地域之局限,僅意心孝之細為。噓寒問暖,解餓除疾。身心同勉,情感共鳴。閑拉家常,笑談無間。夕陽無限好,黃昏也快樂!

二十四孝歌

舜孝重華感動天,劉恒親嘗湯藥練。曾母齧指連心痛,子路百裡負米憐。

蘆衣子骞順母意。鹿乳郯子奉親舔。為博娛親老萊子,賣身葬父董永賢。

丁蘭刻木事偶親,江革行傭供母廉。陸績懷橘遺親曉,郭巨埋兒奉母念。

扇枕溫衾黃香子,拾葚異器蔡順虔。湧泉躍鯉為姜詩,聞雷泣墓王裒惦。

乳姑不怠崔山南,卧冰求鯉王祥堅。吳猛侍蚊惜親苦,楊香扼虎父命牽。

哭竹生筍為湯藥,嘗糞憂心難健全。棄官尋母朱壽昌,滌親溺器黃庭堅。

(詩歌來源于網絡)

曆史和事實證明:孝乃德之根本。無孝則無德,德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也是和諧社會的必需。

慈孝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支撐。慈孝文化構成了家庭倫理中最核心的内容。

慈孝文化的核心是“父慈子孝”。即指父親對兒女慈愛,兒女對父母孝順。每一位兒女都應該自覺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家規家訓中的慈孝精神,做到對父母長輩孝順有愛、對愛人朋友慈愛有度、對子女後輩嚴慈共濟。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善事做起,大興慈孝友善之風,為建設慈孝家庭、和諧社會作出表率,讓揚慈孝抑腐敗的新風氣不斷擴散,讓父威有慈、子順孝家的優良傳統美德繼續普照中國大地,滋養中華兒女。

母親節快到了,小冉整理了一些關于母愛的詩句和大家共勉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佚名《蓼莪》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蔣士铨《歲暮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黃景仁《别老母》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孟郊《遊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蔣士铨《歲暮到家》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圖·其一》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

霜殒蘆花淚濕衣,白頭無複倚柴扉。——與恭《思母》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杜甫《石壕吏》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無光哭聲苦。——白居易《母别子》

老母與子别,呼天野草間。——李白《豫章行》

守節自誓,親誨之學。——歐陽修《畫地學書》

明朝甑複空,母子相持哭。——陸遊《十月二十八日風雨大作》

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白居易《燕詩示劉叟》

十五彩衣年,承歡慈母前。——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泾州觐省》

.........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