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17:27:42

作者評:接待工作就是簡簡單單的吃吃喝喝嗎?

接待工作是機關社會交往活動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環節,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單位的整體形象,對于推動工作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接待工作也是各級機關的一項常規性工作,是機關幹部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機關幹部作為領導的助手,不可避免地要參與或負責接待工作的組織與協調。一般來講,接待工作要做到: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體現尊重、客人滿意。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喝嗎)1

一、認真準備,心中有數

充分、詳盡、周全的準備是做好接待工作的重要前提,準備工作充分不充分直接影響到接待工作的效果。具體包含以下4個方面:

(一)了解來賓情況。做好接待工作,首先要了解來賓的有關情況,包括來賓的人員組成、姓名、職務、性别、民族、生活習慣、來的目的要求,路線和交通工具,到達和離開時間等。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來人的姓名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不問清楚,很容易出現同音字的錯誤。比如,對方姓“章”容易誤成“張”,對方姓“陽”容易誤成“楊”,對方姓“符”誤成“付”,電話聯系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

(二)确定接待規格。接待規格是準備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請哪些領導迎接、陪同、接待,采取哪種規格接待,需要慎重确定。規格不當,直接關系到接待效果。規格過高,牽扯領導精力,影響日常工作;規格過低,影響相互之間的關系。我們最常用的是對等接待。但對上級工作組,一般應提高一個規格搞接待,以示對上級機關的尊重,也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三)拟制接待方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項活動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計劃,勢必顧此失彼,搞得一團糟。接待方案經領導審批确定後,就是整個接待工作的“靈魂”和基本遵循,接待工作都要圍繞方案來展開。方案包含以下11個要素:

(1)接待時間。要寫清每項接待事務的起止時間,日期要寫完整,時間要盡可能精确,最好精确到幾點幾分。(2)接待對象。要寫清每位來賓的姓名、性别、職務、工作單位,以便于确定接待規格,安排對口接待等事宜。(3)接待地點。每一項活動在哪裡開展要一一寫清楚。(4)明确事項。要明确客人來幹什麼,指定要做哪些事項,在安排做好來賓指定事項的基礎上,還要結合自身實際安排哪些活動、做什麼事,每項活動由誰來牽頭組織等。(5)食宿安排。要本着有利于開展工作,照顧來賓生活習慣的原則,落實好食宿事宜。(6)通訊聯絡。要确定專人負責通訊聯絡及調度工作。出現意外情況,要及時組織協調。(7)材料準備。材料組要明确需要哪些材料。材料以誰的名義寫,寫何時以來的事,由何人撰寫,印發多少份,何時完成,哪位領導緻詞等等都要寫清楚。(8)車輛安排。要安排合适的車輛接送,要請合适的領導去合适的地點迎接。(9)會務安排。安排誰主持會議,誰彙報,誰發言,誰排定座次,誰負責安排挂橫幅之類事宜及挂什麼樣的橫幅标語等等,要一一寫明白。由于接待工作活動多種多樣,接待方案也要因人因事而異,并不是每一個接待方案都要具備以上内容,要根據具體工作需要來删減。(10)宣傳報道。要寫清在哪些地方懸挂什麼橫幅,張貼什麼标語,宣傳什麼内容,氛圍營造怎麼展開,新聞稿件由誰把關等等。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喝嗎)2

(四)分工抓好準備。接待方案确定後,一般由業務部門牽頭召開一次協調會,明确相關事宜,然後按照分工,分頭行動,各自準備。主要有8個方面:(1)資料打印。包括彙報材料、日程安排、住房安排、名簽、桌簽、參觀點的情況介紹等資料。(2)準備客房。檢查房間設施;更新床上用品;檢查客房内水、電、冷暖設備的有效控制;祛除房間異味;保證電話暢通,并根據要求設置好領導房間電話;電視頻道按序調好;領導房間擺放食品、報紙、洗漱用品、紙筆文具等。(3)準備就餐場地。檢查餐廳設施;核準就餐人數、方式、标準、時間;搞好室内衛生和餐具衛生,保證室内空氣清新、流暢;酒水、飲料、水果、小食品等各種物資保障齊全、及時供應。(4)環境布置。修理花草;布置室外環境;清洗、檢修路燈;搞好安全防範。這些根據實際情況确定,有些時候并不需要。(5)制定菜譜。要通過秘書或者身邊工作人員,了解來賓最高領導飲食習慣,根據領導的愛好制定菜譜,并注意營養與口味搭配,體現當地特色。(6)接站(接機)銜接。了解出發及抵達時間、位置;安排好接站事宜,布置接站現場;安排有關人員準備接站事宜并及時通報情況;有的需要提前踩點,熟悉路線路況和行車時間,并備有預案。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時間提前量,堅決不能出現來賓到了、接站的人還沒有到的情況。(7)了解領導生活習慣。掌握其基本情況;盡可能了解其住房、飲食、乘車、衛生保健、起居、文娛活動等習慣。(8)檢查落實。在客人來之前,組織有關部門對準備情況進行聯合檢查或分頭檢查,不到位的地方抓緊準備。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還要再與對方通聯一次,确定對方來的人員有沒有變化。若有變化,立即調整。也要再檢查下座簽名字、材料頁序等有沒有錯誤。

二、安排布置,滴水不漏

在确定來客的目的和流程後,根據掌握的人員信息,就要着手安排接待工作,有10件具體事。

(一)迎接客人。根據對方乘坐的交通工具安排迎接路線和車輛,根據對方乘坐的車次、航班或者自駕車輛及到站時間提前半小時到站台、機場、高速路口等候即可。根據提前收集的人員信息,安排與來客身份、職務相當的人員進行接站,按照尊重原則,一般要求與對方級别對等或者稍微高一級的人員現場接站為最好。若因某種原因,相應身份的主人不能前往,前去迎接的主人應向客人作出禮貌的解釋。接站時要清理好行李件數,防損防碎,并整理到位。

(二)引導入住。将客人引領到房間後,不要立即離去,應陪客人稍作停留,熱情交談,談話内容要讓客人感到滿意。要将活動的計劃、安排交給客人,并把準備好的地圖或旅遊圖、名勝古迹等介紹材料送給客人。如果客人對活動流程有自己的意見,可以根據客人需要進行調整。安排流程要順暢。接待客人時,盡量避免開放式的問題,因為開放式問題會給客人無限選擇,最好采用封閉式問題,給出所有選擇,讓客人從中挑。考慮到客人一路旅途勞累,我們不宜久留,讓客人早些休息。分手時将下次聯系的時間、地點、方式或者是就餐的時間、地點等告訴客人。

(三)随行陪同。負責接待的有關聯絡、協調工作;做好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理。為他人作介紹時必須遵守“尊者優先”的規則。一般來講,介紹順序為:把年輕者介紹給年長者;把職務低者介紹給職務高者;如果雙方年齡、職務相當,則把男士介紹給女士;把家人介紹給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紹給已婚者;把後來者介紹給先到者。

(四)參加彙報。彙報或介紹情況,要堅持内外有别的原則。向上級領導彙報,要遵照領導的要求,有重點地彙報。向群衆團體彙報或介紹情況,内容通常依需要而定,一般情況下應當從略。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喝嗎)3

(五)視察參觀。上級領導要視察單位,應事先安排好交通工具,做好沿途警衛工作。視察單位既可由領導親自确定,也可由接待人員同領導的随行人員共同商定。被視察單位一旦确定,要及時通報單位并作好準備。地方有關單位或群衆團體要求參觀單位等,需請示報批,待批準後再組織實施。我們上級領導參觀洛陽地方景點,雖然是工作之餘的放松活動,但也是比較繁瑣的,需要認真籌劃,片密組織。我總結保障領導參觀至少有6個步驟:(1)确定參觀行程。參觀哪些景點,安排在什麼時間,先看哪個點再看哪個點,走什麼路線,都是有講究的。我感覺有5個基本的根據:一是根據領導意圖。領導提出要看哪個景點就看哪個景點,領導指示不看哪個景點就不看哪個景點,其它沒有明确的景點,可以根據時間、路線等實際情況向領導提出建議。二是根據景點方向。在一個方向上,就同時參觀。三是根據景點遠近。原則上同方向的,要按照先看近的再看遠的,這樣就避免了走回頭路看回頭點。四是根據天氣情況。要看天氣預報,如果是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兩個半天時間參觀,今天下午是雨天,明天上午是晴天,就可以安排今天下午看室内景點,安排明天上午看室外景點。五是根據開館時間。有的景點是上午7點半開放,有的景點是上午8點半開放,有的景點是9點開放,各個景點不一樣,冬季和其他季度也不一樣,這個時候出發時間要掌握好,先去哪個館,再去哪個館。(2)聯系協調景點。提前一天與各個景點聯系,通報參觀時間,預約講解員,确定免票事宜。(3)提前批車備車。行程定下後,要提前批車,人少時可以批小車,人多時可以批中巴車。參觀出發前,要安排車輛提前20分鐘到招待所前等候,這個時間要備好開水、礦泉水、抽紙等,陰雨天要備雨傘。同時,照相人員也要提前到位等候,跟車一起出發。陪同人員要記住司機電話,以備中間調車。(4)先導人員先走。重要領導參觀,要安排先導人員,先導人員要提前出發。主要是到位後,請講解員準備好,與景區大門确認一會領導到了要直接進去,先導車要停在隐蔽處,既避免地方人員拍照,也不要讓領導看到。(5)參觀景區館區。保障領導參觀景點,中間要做好7件具體事:一是領導進入景點後,先導人員要立即去下一個景點等候,做同樣的準備事項。二是照相人員要提醒領導拍照留念。行程及時間,抽空私下和講解員交待掌握多長時間,就适當講少點、走快些,時間充足時就适當講多點、以“不誤下個景點、不誤中晚餐”為原則,即使誤餐盡量掌握在10分鐘以内,誤餐10分鐘以上,在家等的領導就該着急了。四是爬坡登梯下坡時,要适時挽扶領導、老人和小孩,以防摔傷、碰傷、擦傷。五是陪同人員最好帶個包,裡面放上抽紙(保障去衛生間)、一定數量現金(景區内買紀念品)、擦眼鏡布等。六是行程中間,到衛生間處時,要提醒領導附近有衛生間,看是否需要去衛生間。七是參觀将要結束時,要及時聯系司機,調整車輛到門口,避免領導出了景區門口,而車還沒有到,讓領導在那裡等。(6)帶車返回。半天參觀活動結束後,與在家負責的同志通報下,使在家的同志掌握領導的行動。整個參觀活動,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我們陪同保障人員要了解當地的基本曆史、各個景點的基本常識。防止領導問起來,自己一問三不知。我認為,整個參觀活動最終要達到的效果是4句話:下車進門參觀、出門上車離開、中間講解到位、領導問時有答。避免出現的3個情況是:到景點門口了,還沒協調好,讓領導等;出景區門口了,車還沒到位,又讓領導等;中間領導提出問題,自已一問三不知。兩方面的情況綜合起來,簡要講就是要實現“流暢、高興、安全”6字目标。’

(六)聽取指示。通常情況下,上級領導檢查、視察部隊将要結束時,都要對所視察單位的工作作指示。機關人員應按照領導随員要求,提前安排好會場,及時通知到會人員,認真作好記錄。必要時,還應及時将領導指示精神綜合整理,經領導審閱後傳達到所屬單位。上級領導來,原則上要随時備好錄音筆,領導作指示的時候及時錄音記錄,有時候可能用不上,但要抱着會用的思想去準備。

(七)安排宴請。我們機關幹部要掌握宴請人數、時間等要素,并提前通知招待所,提前報告陪餐領導;接待人員提前到宴會廳準備相關事宜,人多時還要正确擺放名簽;主動引導客人入席、離席;掌握上菜節奏等。要想做到恰逢其時,就需要準确判斷用餐節奏。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工作和保障人員的那桌飯菜不要忽視,質量可以不那麼高,但數量一定要足夠。

(八)送站銜接。與接站銜接程序一樣,掌握客人離開時間、車次、航班等相關信息,通知送站領導和相關人員做好送站準備,提前派人辦理相關手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淸點看管好行李,一定要提醒帶好機票、火車票、證件等。

(九)歡送客人。來賓走時,大體可按迎接時的規格為之送行。需要為來賓預訂車票、機票的,要預先訂好。送行車輛提前半小時到達指定位置;通知有關領導在住地列隊歡送。保障服務人員要幫助來賓搬箱子等大件行李,并查看房間有無遺忘東西。

(十)搞好總結。主要有4件事:(1)清理房間。工作組離開後,要迅速再檢查一次房間,如有遺忘物品,及時聯系有關人員送至本人。如有涉密材料,及時按保密規定辦理。(2)對單結帳。每批任務完成後,及時統計各種費用;由會務主辦人員彙總,報領導審核結帳。(3)總結工作。每次接待任務完成後,有關部門或科室要及時進行小結,總結經驗教訓,整理資料;查找存在問題,制定改進措施。(4)資料歸檔。收集所有文字(接待計劃、工作手冊、重要講話、題詞等)、音像資料,分門别類,整理成冊,歸檔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事是動态變化的,盡管準備工作很周到,但難免會出現不到之處,遇有臨時變化的情況要及時請示,按照領導意圖及時作出調整。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喝嗎)4

三、關注細節,注重禮儀

在接待工作過程中,要注意每個細節,尤其是在座次、引導、介紹、座談等環節容易被忽略的行為細節。

(一)座次禮儀。講究順序。小轎車的座位,如有司機駕駛時,以後排右側為首位,左側次之,中間座位再次之,副駕駛位置最後。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坐後座,男士要服務于自己的愛人,宜開車門讓愛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主人親自駕車,坐客隻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中巴轎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主席台座次。主席台必須排座次、放名簽,以便領導同志對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後互相謙讓。主席台座次排列,單位和地方不一樣,單位慣例是,有兩個主要領導時,兩個主要領導同時居中,其他領導按先左後右順序排列,有一個主要領導時,主要領導居中,其他領導按先左後右順序排列。幾個機關的領導同時上主席台,通常按機關排列次序排列。對邀請的上級單位或兄弟單位的來賓,也不一定非得按職務高低來排,通常掌握的原則是:上級單位或同級單位的來賓,其實際職務略低于主人一方領導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當位置就座。這樣,既體現出對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較為得體。領導同志到會場後,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實,并告之上台後所坐方位。如主席台人數很多,還應準備座位圖。如有臨時變化,應及時調整座次、名簽,防止主席台上出現名簽差錯或領導空缺。還要注意認真填寫名簽,謹防錯别字出現。合影座次與主席台座次相同。宴請客人,一般主陪在面對房門的位置,副陪在主陪的對面,1号客人在主陪的右手,2号客人在主陪的左手,3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4号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随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視情而定。很多情況下,是按北京座法的排位,即主要客人坐主陪的位置,也就是通常說的上座。

(二)引導禮儀。注意姿勢,正确引導。一般請客人走在右邊,主陪人員要和客人并排走,不能落在後面;其他陪同人員走在客人和主陪人員身後。在走廊裡,一般來講内側高于外側,前方高于後方。右側就是内側,牆就是内側。接待人員應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調,讓客人走在内側。當引導客人上樓時,應該讓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員走在後面;若是下樓時,應該由接待人員走在前面,客人則在後面。主要是上下樓梯時,客人如果跌倒,接待人員能立即扶住。但如果客人是女同志,同時穿的是短裙,則要反過來,也就是說上樓時她走在後面,下樓時她走在前面。如果客人不認路,前進方向不明确的話,陪同者應走在客人左前方幾步。轉彎、上樓梯時要回頭以手示意,有禮貌地說“這邊請氣進房間門時,如門往外開,請客人先進;如門往裡開,接待人員要先進去按住門,然後再請客人進來。引導客人乘坐電梯時,接待人員先進入電梯,等客人進入後關閉電梯門,到達時,接待人員按“開”的鈕,讓客人先走出電梯。原因是安全和方便。當客人走入客廳,接待人員用手指示,請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後,才能行點頭禮後離開。如客人錯坐下座,應請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門的一方為下座)。

(三)奉茶禮儀。一些地方習慣以茶水招待客人,倒茶有許多規矩,遞茶也有許多講究。有一點要引起注意:接待人員要全程在現場服務。茶壺茶杯要幹淨,不能用剩茶或舊茶待客,用什麼茶葉事先可征求。注意茶蓋要口朝上,倒茶不要太滿,太滿的話,稍微晃動茶水就濺出來了,不論是濺到地上、桌子上,還是濺到手上、身上,尤其是濺到客人手上、身上,都比較尴尬。一般倒茶倒杯子的五分之四左右,有的同志講,五分之四不好把握,那就倒到離茶杯口還有一指左右的距離就可以了(用餐時大玻璃杯要留二指左右距離)。敬茶要先客後主。客人較多按級别或老幼依次敬上。具體步驟是:先把茶盤放在茶幾上,從客人右側遞過茶杯,右手遞上,手指不要搭在茶杯上,也不要讓茶杯撞到客人手上。茶點裝上托盤裡再送到客人面前或旁邊的茶幾上或桌子上。茶水飲料最好放在客人的右前方,如果有點心、糖果之類則最好放在客人左前方。

(四)座談禮儀。商談問題要緊扣主題,圍繞會談的目的進行,不要隻談自己的事情或自己關心的事情。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語氣,要尊重他人,不要惡語傷人,不要強詞奪理。再次要認真傾聽。切記談話“四不準”:不打斷對方、不補充對方、不糾正對方、不質疑對方。交流時要細語柔聲,善于跟交談對象互動一一互動就是形成良性的反饋,同時要注意尊重對方,别把聰明全放在臉上。

(五)祝酒禮儀。敬酒也就是祝酒禮儀,是指在正式宴會上,由主人向來賓提議,提出某個事由而飲酒。在飲酒時,通常要講一些祝願、祝福類的話,甚至主人和主賓要發表一篇專門的祝酒詞。祝酒詞内容越短越好。敬酒可以随時在飲酒的過程中進行。如果緻正式祝酒詞,就應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不能因此影響來賓的用餐。祝酒詞适合在賓主入座後、用餐前開始。在飲酒特别是祝酒、敬酒時進行幹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議,一般是主人或者主賓提議幹杯時,應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後,再以左手托扶杯底,面帶微笑,目視自己的祝酒對象,嘴裡同時說着祝福的話。有人提議幹杯後,要手拿酒杯起身站立。即使是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杯子做做樣子。将酒杯舉到眼睛高度,說完“幹杯”後,将酒一飲而盡或喝适量。然後,還要手拿酒杯與提議者對視一下,這個過程就算結束。如果因為生活習慣或健康等原因不适合飲酒,也可以以飲料、茶水代替。作為敬酒人,應充分體諒對方,在對方用飲料代替時,不要非讓對方喝酒不可,也不應該好奇地“打破砂鍋問到底”。現在規定,請客如果灌酒造成事故,是要負一定責任的。

你如何做好接待工作(接待工作就是吃吃喝喝喝嗎)5

(六)送禮禮儀。首先了解受禮對象的習慣和個性,他是什麼身份,有什麼愛好,有哪些習慣和忌諱。禮品的價格标簽一定要撕下。避免将同樣的禮物同時送給相識的兩個人,那樣會讓人覺得你在搞“批發”。一般初次見面時要送沒有什麼價值的小紀念品。交往中送禮能提升對方的好感。工作完成之後送禮,會讓客人印象更深,是加深友誼期待合作延續的方法。一般要親自交給别人,如果禮物過大,可以請其他人幫助遞交,但是自己也要積極參與進來,并向對方說明一下?如果人多要注意先長輩後晩輩,先女士後男士,先上級後下級。禮品比較新穎的話有必要說明具體用途、用法,好讓對方對你送的禮物更加了解,介紹禮品寓意的時候也要多講幾句吉祥話。

(七)送别禮儀。客人起身告辭時想想還有沒有重要事宜沒說的,如果客人已經說要走,也要留一會,不要來訪者一說走,就馬上站起相送或起身相留,這都有逐客嫌疑。等他人起身後自己才可起身。把來訪者送到門口的時候,應該站在門口目送一段時間,等他人身影消失後再返回。等客人走時要輕輕關門,“砰”地關門會讓人聽起來不禮貌。

接待工作,是社會交往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環節,是表達主人情誼、體現禮貌素養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工作藝術性的體現,隻有在日常接待工作中不斷地磨練才能不斷提高接待工作水平,進入熟能生巧的境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