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志報國不忘初心

立志報國不忘初心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35

立志報國不忘初心?作者: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李永勝,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立志報國不忘初心?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立志報國不忘初心(志存高遠矢志報國)1

立志報國不忘初心

作者:陝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李永勝

近日,在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畢業生的回信中說,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鬥争,讓你們這屆高校畢業生經受了磨練、收獲了成長,也使你們切身體會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道理。前進的道路從不會一帆風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奮鬥。話語樸實,但卻發人深省、啟人心智、耐人尋味,為青年成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人生智慧。

有志事易,無志事難。有志向的人,做事就變得容易了。清代文人彭端淑在《為學》中說:“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宋代陸九淵說:“人惟患無志,有志無有不成者。”意思是說,人們隻有憂慮自己沒有志向,有了志向就沒有什麼不成功的。可見,天下之事,全在人為。為之則易,不為則難。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有了一定志向,才有可能取得事業的成功。

立志不堅,難于成事。中國古代哲學家朱熹曾說:“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意思是說,無論做什麼學問,都要先立下遠大志向。立志就是立本,有本就有發展的路徑可以走,否則如同無頭蒼蠅一樣,亂闖一氣,最終也難成氣候。做學問是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說:“勇者不避難,智者不失時。”意思是說,勇敢的人不回避危難,聰明的人不錯過時機。這裡說的就是以堅強意志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深刻道理。這是因為,堅韌的意志是取得成功的一大要素。

志存高遠,必成大事。清代史襄哉《中華諺海》曰:“若心人,天不負;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說隻要是下了苦功的人,天就不會虧待他;隻要立志而奮鬥不息,事業最終必定會成功。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說:“志當存高遠。”意思是說,志向應當保持高尚遠大。晉代葛洪《抱樸子·廣譬》曰:“堅志者,功名之柱也。”意思是說,堅強的意志,是建立功名的支柱。這些樸實的話語頗有道理。這是因為,知難不畏,絕壁可攀。隻有志存高遠,才能堅忍不拔、臨危不懼、勇于拼搏、百折不撓,為之奮鬥不已。越是遇到困難,越是矢志不渝、知難而進,越是能夠激發人的創造潛能和實踐智慧,便越是能取得常人難以取得的成就。

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唯有志存高遠,胸懷天下,心系蒼生,“我将無我,不負人民”,将小我融入祖國、人民的大我之中,把奮鬥精神融入進行偉大鬥争,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四個偉大”之中,才能激發奮進的潛力、創造的動力、拼搏的幹勁、苦幹的韌勁,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升華人生境界,成就絢麗輝煌的事業。

高遠志向來自真理滋養,來自實踐曆練。高遠志向不會自發産生,高尚的理想信念以科學理論為基石。源自對真理的執着追求和笃定信奉。青年要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就要堅持不懈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深入學習并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真理力量,培根鑄魂,滋養精神家園,夯實精神根基。高遠志向還來自實踐曆練。不經風雨,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不懼風雨,迎難而上,在大風大浪中砥砺品質、磨練意志、淬煉智慧,才能練就更高的本領,錘煉更好的品德修養,獲得更高的發展成就,取得更大的事業成功。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新征程上布滿荊棘,充滿坎坷,面臨許多風險與挑戰,更加需要偉大的鬥争精神和奮鬥熱情。“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隻要我們銘記“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的深刻道理,堅定信念,志存高遠,不畏艱險,不懈奮鬥,就能用奮鬥化險為夷,創造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托起民族複興的偉大夢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