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8 06:42:17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1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2

繼去年微信支付叫停免費還信用卡後,下月起,另一大巨頭支付寶也開始還信用卡2000元以上收取0.1%手續費。

近三年來,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卡數、交易規模迎來爆發期,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我國人均信用卡持有量0.47張,高速增長的市場吸引了除了銀行信用卡中心之外,移動支付巨頭、各類信用卡代償平台等積極布局。然而,随着支付通道費成本高企、巨頭規模效應已成和移動支付小額便民交易特性凸顯、财富管理能力成熟将用戶資金留在自有體系内流轉等原因,或将終結代還信用卡工具免費時代。

3月26日起支付寶還信用卡超2000元将收費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繼去年8月份,騰訊“叫停”微信支付免費項目之後,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也加入了信用卡還款收費大軍。

2月21日,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公告表示,為了持續向用戶提供更優質服務,自3月26日起,通過支付寶給信用卡還款将收取服務費。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3

從螞蟻金服官方人士介紹看,“與其他信用卡還款收費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不同,支付寶提供了每人每月2000元的免費額度。”

也就是說,2000元以内依然免費,超出2000元的部分,再按照0.1%收取服務費。如果用戶需要提升自己的免費額度,可以通過支付寶會員積分進行兌換。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4

每月用支付寶每月還信用卡金額超過2000元的用戶将受影響,同時,支付寶方面介紹了将收費影響降到最低的三種方式:

用支付寶消費積攢會員積分兌換更多免費還款額度;

親友有免費額度,可以請他們幫忙還,免費;

選擇通過銀行網銀、銀行APP等渠道免費還款。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5

怎麼還信用卡手續費低?支付寶比微信便宜2元

微信支付信用卡還款,自2018年8月1日起,也按照每筆款項的0.1%價格收取手續費,金額精确至小數點後2位,最低1角錢;手續費在用戶進行還款操作時,與還款金額一并支付。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6

支付寶此次收費比例和微信相同,也是0.1%,但是支付寶為每位用戶設置了2000元的免費額度,測算顯示,支付寶會比微信節省2元服務費。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7

記者向一位城商行信用卡資深從業人士了解到,用戶通過微信支付或支付寶等第三方機構還信用卡,可拆分為兩大環節:

第一步是用戶将還款金額支付到财付通或支付寶;

第二步是财付通或支付寶将相應的還款金額給到該信用卡所屬銀行、銀行給用戶信用卡恢複額度。

“此次,兩大巨頭在信用卡還款時要扣除的手續費用,就發生在第一步。”上述人士介紹,如果用戶是通過儲蓄卡支付,财付通或支付寶會根據還款金額直接支付給銀行相應的快捷支付通道手續費;如果用戶是通過零錢或餘額寶支付,則轉入還款中也會産生的快捷支付成本。因此,每一筆還款都将産生支付通道手續費。

比如,用戶使用信用卡代付工具中綁定的A銀行的儲蓄卡,向B銀行的信用卡還款,A銀行會向财付通收取一定的通道費用。

當前其它信用卡代付工具,除了微信支付、支付寶外,還有京東金融、銀聯雲閃付、各類信用卡管家等,也都會被銀行等機構收取通道費用;不過,記者體驗發現,上述後幾者平台尚未出現收費現象。

此外,記者體驗發現,如果用戶在一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綁定該行或他行借記卡,設置好預約還款,每個月到時間就直接扣付,當前各家銀行仍實行手續費全免。

三大原因或“終結”信用卡代還免費時代

綜合業内分析來看,支付通道費成本高企、巨頭規模效應已成、想用戶資金留在自有體系内流轉等原因,或将終結代還信用卡工具免費時代:

1通道費成本高企

“信用卡還款業務,對于支付機構來說是存在成本的,這部分成本之前是支付機構在承擔。随着業務的發展,這部分的綜合成本會持續上升。對于銀行來說,同行之間還款是沒有成本了。”一位螞蟻金服人士告訴記者。

并沒有可查數據顯示,支付寶用戶的信用卡綁卡用戶數、用戶信用卡還款交易數據。今年1月30日,阿裡巴巴最新财報顯示,過去幾個季度,支付寶一直在國内和國際兩個市場逆勢擴大投資。财報披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支付寶及其附屬公司的全球年度活躍用戶超過10個億。

類似的成本壓力情況還出現在2016年初微信宣布對提現收費,彼時,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公開表示,微信承擔了第三方支付工具的作用,銀行快捷支付到第三方支付有千分之一的成本,一個月約3個億的手續費,需要微信團隊承擔。可查最新數據,騰訊的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和QQ錢包)用戶8億多,用戶滲透率約80%;而微信還信用卡用戶數,其官方營銷廣告顯示,截至2017年11月達到5000萬用戶,龐大用戶基數背後所帶來的補貼通道費成本壓力不小。

券商中國記者此前向位于杭州的一位信用卡代付行業技術負責人了解到,類似于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代還信用卡平台,由于體量足夠大,在與銀行簽訂協議時相對強勢、議價能力很強,一般代扣按單筆算價格在幾毛錢甚至更低,但是現在随着第三方支付監管政策的變化,比如原來的支付通道裡可以有大額備付金留存,現在這個優勢沒有了,各家的代扣交易成本都在增加。

2提高轉化率,用戶資金更多在自有體系内流轉

可以看到,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并沒有對該平台代還信用卡完全收費。比如支付寶2000元以來還款免費,積分兌換免費還款額度,以及親友共享免費額度;此前,微信支付代還信用卡從免費到付費的過程也類似:

自2017年12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每位用戶自然月信用卡還款額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進行收費;同一身份證下的多個微信賬戶,共享每月5000元的免費額度;為他人還款時,占用支付方的還款免費額度,不占用被還款方的免費額度;2018年8月1日起開始付費後,也僅有理财通鉑金、黃金會員的信用卡還款手續費繼續享受全免政策。

而且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調查,移動支付仍以小額便民為主,2018年有43.1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29.48%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500元;13.4%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500-1000元,較2017年下降1.4%;13.9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0元以上。

因此有業内人士評價,在用戶支付習慣已經養成的前提下,此舉有利于把用戶資金留在自有體系内流轉,“比如微信錢包提現需手續費,但是購買平台内理财免費,這就可以給平台内的理财産品引流;而支付寶代還信用卡部分付費,但是還花呗這種類信用卡産品免費,可以導流。” 華南地區某資深第三方支付行業人士向記者分析。

此前,該人士向記者分析微信支付還信用卡付費時稱,2016年2月微信宣布對提現功能開始收費,彼時外界不少人認為微信支付用戶數将面臨流失,但後來發現,微信支付因為其強社交屬性,僅僅經過數月的動蕩期,微信支付用戶數、交易額已經穩定,騰訊财報披露顯示,紅包收發量減少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轉賬交易也保持增長;這樣一來,也堅定了微信要收費的底氣和信心,已經不害怕用戶流失,通過收費和減免激勵等方式,既降低微信支付團隊運營成本,又通過差異化服務、引流到理财投資服務中,讓微信生态内的老用戶離不開。

截至2018年年初,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資管管理規模突破2萬億元;而騰訊理财通和支付寶理财平台模式不完全一樣,前者更傾向于“自營”業務。

3支付巨頭規模效應已成,免費時代或将一去不返

據艾瑞咨詢報告,2018年上半年,我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約為8.9億,支付寶、微信支付(财付通)、銀聯雲閃付用戶數合計占比超過95%。

從具體數據來看,這之中,騰訊的财付通(含微信支付和QQ錢包)用戶8億多,支付寶全球用戶數10億,滲透率都已經非常高。在信用支付産品方面,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調查顯示,2018年,用戶最常使用借記卡、第三方支付賬戶進行移動支付,分别占比為70.6%和66.4%;使用信用支付産品,如螞蟻花呗、京東白條等進行支付的用戶緊随其後,占比為49.9%;用戶習慣已經養成。

與此同時,還有一些專業的第三方信用卡代還平台,比如51信用卡管家、随手記、維信金科等等。市場份額上排名靠前的51信用卡,截至2017年12月31日,注冊用戶達8100萬人,共管理約1.06億張信用卡,2017年累計促成信用卡還款交易總額為1085億元。

“信用卡代還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個人用戶的規模積累已經完成,格局已定。”上述杭州信用卡技術負責人曾向記者分析,之前信用卡代免費,主要是為了獲取增量用戶,大多數的模式是,支付機構承擔通道成本,但與此同時可以收集用戶的消費賬單、了解用戶的消費能力做有效的風控判斷、收集有價值的用戶數據,還可以增加用戶黏性,在此基礎上,拓展其它的消費信貸、金融科技等多場景服務業務。

中國人均持信用卡0.47張,“搶人”還在進行

過去兩年來,國内信用卡出現了發卡數量、交易規模和信貸餘額的大幅增長,截至去年6月末,A股上市銀行信用卡貸款餘額合計約5.2萬億元,同比去年6月末增幅逾11%;去年上半年銀行信用卡刷卡交易額逾13萬億元,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發卡量突破了上億張。

華泰證券金融研究所計算,2009年-2017年中國信用卡累計發卡量的年均複合增速為15.47%,到2017年信用卡行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當年累計發卡量5.88億張、同比增長26.45%,達到曆年最高。而在數位業内人士看來,當前仍處在增量擴張階段,這一市場還将擴大。

銀保監會數據,去年三季度末,全國信用卡發卡總量已達6.59億張,環比增長3.36%;全國人均持有銀行卡0.47張,如果考慮到計算人均時剔除分母裡的非适齡人群或央行征信體系外的人群,中國人均持卡量比0.47張更高。快速增長的市場吸引了銀行信用卡中心同業、互聯網巨頭準信用卡産品及移動支付巨頭的積極布局。

在差異化獲客上,銀行信用卡中心主要通過兩種方式:産品線創新,渠道鋪設即流量入口争奪。産品線創新上,有産品設計及優惠權益上差異化,比如各家信用卡中心推出各類場景消費卡、名人主題卡等,中國銀聯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信用卡産品數量達到1867款,占全部銀行卡種的比例為37.8%,較上年提升11.3個百分點。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8

百萬用戶都在看

淩晨重磅!美聯儲1月會議紀要公布,兩大信息給全球減壓,全球股市先漲為敬,人民币彙率年内企穩無憂

罕見!總理親自解讀1月金融數據,強調堅決不搞"大水漫灌",點名兩類金融風險,表态背景是重點

香港女首富炒恒大虧掉31億!與老公劉銮雄買完恒大股票買債券,女首富背後有"傳奇人生"

又多一位!遭強平後,兩融客戶倒欠券商6546萬被請上法庭!多家券商全年業績受兩融拖累

再涉債市反腐?“銀行資管金花"戴娟等三人失聯,證實被帶走調查,南京銀行稱"不涉及本行業務"

勁爆!先騰訊又阿裡巴巴入股中金公司!分别位列二三大股東,互聯網巨頭紛紛盯準優勢券商,意欲何為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9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内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将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号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淨值。

馬雲說不用還花呗了(終于馬雲也出手了)10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