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中庸呢?或許很多人已經不知中庸的真實内涵,往往以為中庸是平庸無為、明哲保身、随波逐流、老于世故等等,其實不然。
儒家中庸之道的精髓是指“行大道、緻中和”。
“中庸”出自《禮記》第三十一章。開篇就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隐,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緻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裡是說,上天賦予了人善良的本性,按照自己善良的本性去行事就是遵從了大道,而不斷按大道修正自己行為的過程就被儒家稱為教,這裡也就是修煉的意思。“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自己所應遵循的所要信守的大道、原則,不可有片刻地離開。如果是可以離開,可以放棄的話,也不是真正的正法大道了。那麼作為君子,即使看不到,聽不見大道的真實展現,也要堅信正道的存在,謹慎的約束自己,小心翼翼的把握好自己。哪怕是在無人看到和無人注意的時候,仍然要堅守自己的德行,不可有絲毫不符合道德的表現,就算是一個人獨處之時也應如此。喜怒哀樂的情緒不能表達出來,在心中時要保持中正,稱之為中;若要表達就要符合節度,稱之為和。世間萬事萬物的本質是中,而和乃一切事物要遵從的大道。天地的穩定長存,萬物的生長繁衍都是靠“中和”才得以順應天命,常居道中。
“緻中和”包括“中”與“和”兩部分。
“中”主要是指對儒生内心的要求——“中立而不倚”、“喜怒哀樂之未發”。“人之初,性本善”,要想回歸人原本的善念,就要不抱一絲後天形成的偏見、成見和情緒看問題,心态純正而不陷入執著之中。
可見,傳統文化談到的中庸是天知、地知、自己良知的心性修煉。 而不是現在人所謂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誰也不得罪。
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都有自己的中庸觀,君子的内心時時刻刻都在修煉,為了順應“天命”而“取中”;小人恰恰相反,嘴上說中庸,心裡并沒有強烈的天命、天良的概念,沒有心法的約束,而是無所忌憚,所謂的“中庸”隻是為了符合個人利益和被灌輸的觀念。
“和”主要是指對儒生行為的要求——“和而不流”、“發而皆中節”。孔子認為君子在世俗之中,在與他人交往中,既不能行為失常,又不能同流合污,事事都不能走極端。君子不做“素隐行怪”的事,在人群中要不顯山不露水,誰也不知道君子内心修煉到什麼境界,君子自己卻要内心“遵道而行”,一生無悔,不因看不到效果而“半途而廢”,孔子認為這隻有“聖者”才能做到。
儒家經典中所推崇的“和”,不是“和稀泥”,而是“擇善而從”。孔子曾稱贊舜帝和顔回處世做到了中庸,他所推崇的“執其兩端用其中”的真實含義是“隐惡而揚善”:看到别人惡的地方,不去效仿,而是引為己鑒,使自己不犯同樣錯誤;不是去縱容,而是勸别人棄惡行善;這樣惡就沒有滋生的土壤,就會銷聲匿迹。看到别人的善行,不心生嫉妒,而是佩服學習,使自己也同樣做好;不去抹殺掩蓋,而是到處宣傳弘揚,使善行遍布天下;這樣善就會茁壯成長,發揚光大。這裡有個基點問題,就是必須明辨是非善惡,在此基礎之上才可言“和”與“取中”。因此隐惡揚善是中庸的前提。
孔子一再強調人要學會分清善惡,善惡形勢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孔子認為南方君子寬容忍讓、以德報怨是意志堅強的表現;北方強者英勇無畏、至死不渝也是意志堅強的表現。那人該學習哪一種呢?孔子認為:“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在國家符合天道運行的時候,就要做一個虛懷若谷、積極配合的謙謙君子,這樣才能越變越好;而在國無道時,就要做一個堅持真理、至死不變的正義鬥士,這樣才能抑制邪惡。
以上談的中庸,體現在人精神上的不斷升華。一般人理解的中庸,含有“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之意,似乎被看作沒什麼人生志向的中庸,這往往是強調了人對名利的追求。其實,人追求正法大道的心應是永無止境的,這是中庸的一面,而人在物質利益的追求上又應順其自然,這是中庸的另一面。
假中庸的人,在處世原則上不分善惡,沒有求真向善的志向;在物質利益上卻你争我奪,爾虞我詐,談中庸的基點也是從維護利益出發。從而曲解和變異了“中庸”的内涵。
如果我們能回歸中庸的本意,想一想到底什麼才是自己一生都要勇于追求,不可片刻放棄的東西,而在物質利益上則看淡點,放棄過多欲望和執著,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樂觀心态面對生活,才能真正享受到自己的人生幸福。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知足常樂”,您說,對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