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當時間來到2020年,大家才讀懂“人生有多少個十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在新能源汽車“稱霸”的今天,渦輪增壓已來不及惋惜,操控、大排量自吸、個性、等經典舊車卻逐一成為了很多人初戀般的熱愛。
十年能讓世界革新,汽車也如此。
十年間汽車的燃料形式從汽油,逐漸變成雙擎、插混以及純電;
十年間汽車的造型從轎車、SUV,逐漸變成轎跑、溜背;
十年間汽車的排放标準從國1、2、3、4、5,來到了國6。
不得不承認,這是美好的進步,也是汽車發展的必然;
但在科技猛進得有些過猛的時候,有些事物竟不及擁有。
十年間汽車的缸數越來越少,8缸6缸4缸再變3缸;
十年間汽車精髓的操控在舒适面前地位越來越低;
十年間趨于統一的造車理念早已把個性化掩埋。
一山不容二虎是必須接受的事實,但經典之所以會被惦記,是因為山下的老虎有理由被安撫。
如果回到十年前,再給你一次機會,這些車還買不買?
都說E90後再無三系,這可不一定全對,但三系的操控性,說一代比一代妥協,卻是真。不管是最新一代的G20還是上一代的F30,它們都推出了Li版,空間更大的同時,豪華程度和舒适性都越來越好,而其中的操控性,權重占比占也在慢慢的減少。
還屬于E底盤時代的第五代寶馬三系E90, 車身不大卻比例協調,那個年代的中型車放到現在來看,可能隻是一些緊湊型車的尺寸,但這并不影響E90的操控赢得衆人心。E90使用的是液力轉向助力系統,和現在流行的電子輔助轉向相比要“實在”得多,因為路面的信息都能更加真實地反饋給駕駛員。
同期E90還延伸出雙門版車系-E92,這台車的比例更加協調,修長的車身沒有一點累贅感,而更讓人留戀的是330i上搭載的3.0L 直六發動機,響應迅速且動力輸出平順,堪稱寶馬的精髓。
渦輪和新能源當下的今天,自然吸氣又一次被放在了更重要的地位,而passat R36是一個典型例子,雖然大衆并不是豪華品牌,但擁有3.6L V6發動機和 300馬力的R36,有足夠理由成為被收藏的車型,再加上旅行車“不明覺厲”的另類加分,到現在為止R36的二手車市場價格比一台豪華品牌入門級轎車還要更貴。
之所以R36被稱為“神車”,原因離不開它強勁的性能,你很難想明白一台嚴肅的大衆帕薩特為什麼會搭載VR6發動機,擁有300馬力、350牛·米,全時四驅加持,百公裡加速隻需5.6秒,這些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它還是一台旅行車。當然十年後的今天,它的性能表現多少也會有所衰退,但這并不阻礙R36成為經典,因為大家都知道第二個它不會再出現。
即使到了2020年,旅行車在國内的接受程度還不算特别好,而放眼十年前,售價49-56萬的R36 旅行車,更是一般人不能接受,所以這也導緻了R36的市場保有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大家消費升級和情懷共存的年代,購買一輛二手R36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但由于保有量不多,持有者隻考慮賣不賣,不憂沒人買的情況就出現了,同時也讓十年後的R36殘值率達到50%或更高,“理财産品”的稱号一點也沒錯。
前段時間豐田銳志在海外正式停産,意味着從此再無新銳志。雖然銳志在國内于2017年就正式停産,但随後日本本土也持續推出了改款車型,最終和國内消費者擦肩而過。銳志在很多人看來值得被懷念,不是因為開銳志能泡妞,而是它的亮點真的很多。
重要的是性價比高,銳志是20萬級别裡唯一能買到2.5L V6後驅車型,要知道在當年,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在國内發展了三代的銳志當中,初代“姥姥銳”可以說是最受歡迎,特别是在南方地區,當年有不少生意起色的“大叔老闆”都喜歡銳志,他們看重的是2.5L V6發動機帶來的平順表現,而且在當時看來,銳志的空間表現和内飾豪華程度都不差,所以直到現在,在路上還都能看到初代銳志的身影。
十年後的今天,這個身影還在,但身份卻發生了改變,初代銳志成為了改裝界的紅人,不少愛好者都喜歡買一台二手的回來改,原因有很多,第一是以上說的發動機和後驅的亮點,第二是以二手車的價格去買一台初代銳志,性價比豈不是比當年要更高?而且豐田的耐用品質是出了名,在售十幾萬公裡的二手銳志,在很多人眼裡隻是“磨合期”。第三是改裝熱潮,似乎“改銳志”成為了一個标志性的操作,即使是十年前的車,初代銳志依然是那麼受歡迎。
2019年7月,最後一輛甲殼蟲在墨西哥Puebla工廠下線,意味着大衆甲殼蟲車系正式停産,這不僅是停止了甲殼蟲在國内15年的征戰曆程,還是停止了甲殼蟲81年的發展曆史和經曆了3代車型的“生命”。曾經的經典,慢慢的被遺忘,這81年裡,甲殼蟲創下了全球2150萬的銷量,它是世界汽車制造業初期的第一款擁有後置發動機的車,它在1972年打破了福特T型生産線的生産記錄,成為了世界上量産最高的單款車型,這就是甲殼蟲的輝煌時刻。
甲殼蟲初始研發的目的隻是為了能同時載兩個大人和三個小孩,并且使用成本不高,它當年在歐洲可是受到熱捧;後來大衆對它進行了第二次改款,經過全新設計更符合現代化氣息,而且面向的主要人群是女性,并采用了前置前驅和渦輪增壓發動機,而這成為了甲殼蟲最後的輝煌。
或許是當初的設計理念已經不符合時代需求,所以2011年甲殼蟲在進行第三次改款後,市場反應不太好,銷量也在下滑,2015年全球銷量6.4萬,2016年全球銷量2.5萬...甲殼蟲見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了無數人的生活,但銷量的不佳,最終被停産。而如今,在大家求追SUV大空間,追求轎車舒适性的時代,非常個性的甲殼蟲更像是一台代表生活方式的舊車,能悠哉的開上它,不僅是自我獨特的表現,還是對曆史的“身同感受”。
每一個十年都很重要,其實十年前的它并沒有變,變得是時代。雖然五味雜陳的工廠食品有很多,但總有人奮力的去尋找曆代傳承的純手工制作,因為在他們眼裡時代的産物開始“變味”。在還能來得及擁有的時候,假如有一顆不忘初的心,那麼“活在當下”可能是追求夢想的最好借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