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棉口蛇簡介

棉口蛇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10:10

二零二二年度的捕蟬季已近尾聲,如同往年一樣,七月前後的二十多天,膠東平原上渾然一副人不分老幼,地不分你我的盛況,人們無懼蚊蟲叮咬,風雨無阻的遊走在仲夏夜晚,漫山遍野的手電光束是這個時節狂歡的盛宴,也是“知了猴”宿命裡不可避免地劫難,原罪隻是因為——長得實在太好吃!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

七月裡的金蟬

找“知了猴”的過程中,偶爾能看到盤踞在樹枝上的蛇類,多是那種通體青綠,頸部紅黑相間的虎斑槽頸蛇,由于這種蛇的花色鮮豔森然,冷不丁遇到令人頓生恐懼厭惡之感。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2

夜晚盤踞在樹枝上的蛇

虎斑槽頸蛇在東北俗稱“野雞脖子”,在我國大部分省份廣泛分布,蛇在膠東的土名叫“長蟲”,許多人都認為該蛇類無毒,然而事實上“野雞脖子”不僅有毒,而且還是劇毒蛇類,有别于廣義的毒蛇前置毒牙,虎斑槽頸蛇卻屬于後槽牙毒蛇,由于先天的缺陷造成排毒不便,因此虎斑槽頸蛇并不能像眼鏡蛇一樣攻勢淩厲,然而當它受到威脅時也會同眼鏡蛇一般昂起上身,将脖頸鼓至扁平。

有學者研究稱虎斑槽頸蛇自身并不能分泌毒液,它的神奇之處在于捕食蟾蜍的過程中,能夠從蟾蜍的體内分離出毒素,并存儲在脖頸内的腺體中,不同地域的虎斑槽頸蛇毒性烈度不同,取決于當地的蟾蜍毒性烈度高低,其毒液中含有血循環毒素,如不慎被咬傷會造成彌散性血管内凝血,國内外均有緻死案例。

膠東地區的虎斑槽頸蛇仿佛是一夜間冒出來的,猶記得零八年雨水大,井裡下去一截管就是水,村裡的水塘也是滿的,那年夏天我随父親去釣魚時,首次在草叢中見到“野雞脖子”這種蛇,由于彼時老家蛇類已絕迹幾年,重新看到蛇時我驚喜的問咱這又有蛇了?可這模樣的蛇怎麼從來也沒見過!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3

膠東地區的外來物種——虎斑槽頸蛇

一同釣魚的叔伯們七嘴八舌地說自打今年開始老家周圍到處有這種蛇,也不知從哪冒出來的,有人說幾十裡外有家養蛇的被大水沖了飼養池,才導緻數不清的“野雞脖子”流竄出來,這種說法并未得到證實,但“野雞脖子”是新近外來物種倒是無可争議的,由于大家都沒見過這種蛇,以至于在膠東地區繁衍生息了十幾年,“野雞脖子”這種蛇都沒有形成一種膠東地區賦予它的通俗名稱。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4

虎斑槽頸蛇飼養池

二十年前膠東平原上較普遍的蛇類原有四種,多為無毒蛇,那時我尚年幼,常在夏天午後烈日正盛時去河沿或橋頭捕蛇,

最為常見的是“白條錦蛇”和“黃脊遊蛇”,這兩種蛇性情均比較溫順,行動遲緩,由于兩種蛇相貌類似,不放在一起對比很難區分,膠東地區對這兩種蛇類統稱“青長蟲”。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5

白條錦蛇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6

黃脊遊蛇

另一種是相對少見的赤鍊蛇,赤鍊蛇通體火紅,周身交織覆蓋着黑褐色的鱗片,體型較大的能長到1.5米以上,三斤多重,赤鍊蛇通體腥臭,尤其将其打死之後,片刻間臭味彌甚,沾手則久洗不褪。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7

膠東地區的赤鍊蛇

最少見的是一種體型較小的蛇,本地叫“草上飛”或“風哨”,“草上飛”性情警覺,活動敏捷,并且報複心很強!相似的蛇我僅見過一兩次,都是轉瞬間遁入草叢不見,從未捕捉到實物仔細觀察,因此不能确定是否便是此種蛇類。

村裡上了年紀的老人時常講些關于“風哨”的故事,都表示早些年間割麥子時曾親眼見過受驚的“風哨”在麥穗上端遊走,老人們對于這種蛇類的評價統一是比較“混賬”!不能輕易惹乎它。

相傳解放前我村老茔盤附近有塊“蛇地”,地上有個海碗大的洞口,當時我家三爺爺是村裡孩子王,因為花樣百出的同時又不苟言笑,所以在孩子們中間威信很高,

八十多年前的那個夏天,三爺爺帶着一群跟班去老茔盤打豬草,看到一條條的“長蟲”從那個洞裡竄上竄下,密密麻麻的數不清有多少,一群孩子吓得拔腿想跑,被我三爺爺給厲聲呵斥住了,命令幾個孩子一邊站倆,四面圍住那個窟窿,但有蛇鑽出來就用鐮刀劈,不大會功夫就砍的遍地蛇屍,空氣中都彌漫着一股刺鼻的腥味。

幾個孩子等了一會見再沒有蛇往外爬了,就湊到洞口看了看,這一看可了不得!洞裡有條大蛇正要往外鑽,那個蛇大到什麼程度呢?據說那條大蛇左拱右拱地想鑽出來,但是腦袋太大卡在洞口就是沖不出來,碗口大的窟窿蛇頭鑽不過來,可想而知洞裡的那條大蛇的體格得有多大?

大蛇鑽了半天出不來,就退回去了,緊接着有條渾身青黑的小蛇竄出來了,小蛇有三斤的秤杆那麼粗細長短,瞪着兩個通紅的小眼,迅速的遊走幾下居然跳起來騰空向三爺爺他們幾個孩子撲了上去,把他們吓的扔下背簍就往村裡跑,小蛇就在後面嗖嗖的追着他們。

眼看要被追上了,正好有個挑着簍子拾糞的老頭路過,老頭一看連忙沖他們喊,說“拐彎跑!拐彎跑!别跑直趟”,幾個孩子聽了連忙照着做,拐着彎跑了幾個來回才把這條豁上老命追他們的“小長蟲”甩脫..............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8

講這個故事的老頭是當年“蛇地”砍蛇的孩童之一,他平生最佩服我三爺爺,同時和我也是忘年交,因為他行五,我喊他五爺爺(并非我本家的爺爺),五爺爺年輕時候是公家運輸隊的,趕着馬車走南闖北幾十年,去過很多地方,同他聊天非常長見識,由于我三爺爺死的時候還沒有我,所以“蛇地”的故事也無法跟他求證,但這位五爺爺曾将這個故事給我講過不下十遍,每次都是一臉嚴肅,刨去誇大失實的成分後,想來也總得有七八成是真的。

故事就是故事,不去深究,2000年前後各種高效的農藥競相上市,尤其是“除草劑”的過度濫用下造成膠東地區生态嚴重失衡,之後的幾年本地農村範圍蛇類幾乎絕迹(山地除外),同時還有大量物種滅絕,據不完全統計,已經絕迹的物種包括以下幾種

一:蜥蜴,膠東地區常見的那款蜥蜴學名“麗斑麻蜥”,在膠東俗稱“馬蛇子”,屬益蟲,多見于田間地頭,尤其是早年間鄉村的沙子路上,有人走過時,通常不下十幾隻受驚的“馬蛇子”四下亂竄,“麗斑麻蜥”在膠東地區絕迹時間已二十年開外,而“除草劑”類農藥的過度應用是導緻該項物種滅絕的直接原因。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9

膠東本地蜥蜴“麗斑麻蜥”

二: 吊死鬼兒,是某種蛾子的幼蟲,屬于輕微害蟲,由于尺蠖也像春蠶一樣能吐絲,做出個灰不拉幾的繭住在裡面,并用一根絲将自己吊在半空中,

把吊死鬼兒從繭裡扯出來是個黑黑肉肉的蟲子,多見于槐樹、楊樹,造成“吊死鬼”絕迹的次要原因是殺蟲類“菊酯”農藥的應用,主要原因卻是商人的大量收購,二零零五、零六年前後,有批商人下鄉大量收購這種昆蟲,用途不明,有說入藥,有說喂魚喂鳥,時價高時竟達三四百元一斤,那幾年滿山遍野都是舉着竹竿夠“吊死鬼”的人,生生造成這種昆蟲在膠東當地的滅絕

巨大的利益驅使下,而後各路捕“吊死鬼”大軍在膠東蟲竭的情況下,竟遠赴魯西地區捕捉,以至于近些年這種昆蟲徹底絕迹,不複存在。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0

吊死鬼蟲

三:蜻蜓,你是否記得二十多年前,夏天陰雨前,方圓十裡内鋪天蓋地的蜻蜓聚集,老人們管這叫“蜻蜓開會”,蜻蜓大量聚集的原因是當地氣壓較低,空氣中的水汽含量較重,一旦蜻蜓集體捕食往往是要變天下雨的前奏,捕捉蜻蜓的正确方式是用掃帚撲,瞅準了一家夥下去往往能抓三四隻,養在家裡抓蚊子。

是否感覺近些年農村蚊子的數量明顯增多呢,沒錯,正是因為蜻蜓的數量大幅銳減,造成蜻蜓絕迹的原因同樣是農藥這個原罪,生态的巨變導緻“蜻蜓開會”的壯觀場面再也看不到了。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1

蜻蜓

四:蝙蝠,長相醜陋卻是徹頭徹尾的益蟲,夏日乘涼的夜晚,拿馬鞭抽蝙蝠往往會被老人臭罵,因“蝠”同“福”諧音,蝙蝠也是一種祥瑞的象征,同“蜻蜓開會”一樣,早年間農村也會出現大量蝙蝠低飛的景象,形成原因類似,同樣是集體捕殺空氣中的蚊蟲,在北方蝙蝠雖不至于淪落成“野味”,但生态的惡化也導緻了這類物種的滅絕,絕迹時間已逾二十年,而今農村的傍晚一隻蝙蝠也沒有了。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2

蝙蝠

五:蝈蝈,膠東農村俗稱“乖乖”,同樣兒時快樂的源泉,市場賣花鳥魚蟲的在門口挂了串蝈蝈籠,連籠子加蝈蝈賣二十元,孩子走到那就吵着要買隻拿回家養,每次我都表示很不屑,對孩子說咱老家這個東西有的是,下次回去我給你抓上一隻,讓爺爺在編個籠子給你,一分錢不花管教你滿意。

可回老家之後去荒地轉上幾圈,别說蝈蝈,常見的幾類螞蚱,像“姑姑子”、“油螞蚱”、“登登山”、“梢木甲”等竟然一隻也沒見着,同老人溝通過之後才知道就連螞蚱這類昆蟲也早已絕迹多年,由于吹下了牛不能失信,帶着萬般的惆怅回城後給孩子買了隻蝈蝈,實在想不通短短二十年裡,兒時的這些快樂都隻能成為回憶。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3

蝈蝈

六:獾,又叫狗獾,在膠東地區,獾這種動物大多時候存在于老年人之間的口口相傳,見過的人少之又少,據說這種動物長得有點類似于狗,因為有尖利的牙齒和極具攻擊力的爪子,屬于比較兇猛的動物,狗獾食性較雜,既吃植物的根莖,也捕食老鼠或者青蛙等小型動物,有時也會叼走圈養的家禽,事實上膠東地界确實有獾的存在,隻是數量瀕臨滅絕,數年前引黃濟青以南幾裡曾有隻狗獾不慎落入旱井,被人們發現後競相圍觀。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4

狗獾

旱井裡的那隻狗獾不時驚恐的擡頭看向衆人,不時的龇牙咧嘴示威,有人将一根鍁柄粗細的竹竿伸下去逗它,被它“咔嚓”一聲将杆頭咬個粉碎,可見獾這種東西确實不是善茬,圍觀的人們拍下了大量的視頻,在當地威信群裡流傳較廣,我也是因此得知。

對于當地來說這麼稀奇的一個動物,本以為人們會加以善待,我曾多方地打聽那隻狗獾的後續,卻沒想到還是高估了這些俗人的人性,結果是當天晚上那隻獾就被他們給熬制了獾油............

七:鐵狸子,鐵狸子在膠東地區簡直是傳說一般的存在,據說這種動物長得像貓又像狐狸,體型較普通家貓大兩倍不止,數量比狗獾更為稀少,鐵狸子動作敏捷,性情兇悍,因為見過的人鳳毛麟角,人們逐漸将其神話。

據說鐵狸子會像黃鼠狼一樣迷人心智,并且喜歡捕捉家貓為食,更加離奇的說法是鐵狸子愛幹淨,家貓遇上鐵狸子後竟會被吓得渾身瑟瑟發抖,不敢逃跑,然後失魂落魄的被鐵狸子被帶到有水源的地方,飽飲清水清理腸肚,待排洩幹淨後,鐵狸子才不緊不慢的将它吃掉。

棉口蛇簡介(冒出在膠東各地的)15

傳說固然不足采信,但膠東平原上倒确實存在過這麼一種類似于大貓的生物,九十年代初期本村有位堂叔種西瓜,瓜将成熟的時節搭起棚子整晚看守,某夜熟睡時脖頸處遭動物襲擊,劇痛醒來,借着月光看見一個野獸蹲在床下,據堂叔描述那個東西形似大貓,但體格比貓要大的多,瞪着兩隻綠生生的眼睛望着他,一點也不怕人,一個勁“嗚嗚”的低聲叫喚着,對峙了好一會那野獸才起身離開,悄無聲息的順着溝底消失在夜色裡。

轉天一早堂叔回到家,檢查傷勢發現脖子臉上各有三道極深的抓痕,村裡上年紀的老人們聽完堂叔的描述,一緻斷言他遇到的便是“鐵狸子”,但是對于鐵狸子為何主動傷人,卻誰也說不清楚..........

實際上在膠東平原上存在過并絕迹的生物遠不僅以上幾種,因為生态壞境的改變,有些結果是造成即不可逆,不過近些年有些外來物種數量卻與日增多,文字開頭提到的“野雞脖子”——虎斑槽頸蛇,便是一個典型,除此之外随着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貫徹落實,廣大農村人民對于動物保護的認知也得到了提高,屬于三有保護動物的野兔和野雞竟隐有泛濫成災之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