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05:26:57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1

鬟髯梳頭宮樣妝,

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

斷盡江南刺史腸。

有關成語〝司空見慣〞的故事,記載于晚唐時期孟棨的《本事詩》。〝劉尚書禹錫罷和州,為主客郎中、集賢學士。李司空罷鎮在京,慕劉名,嘗邀至第中,厚設飲馔。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劉于席上賦詩曰:……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孟棨《本事詩》中的詩篇和故事,有些并不見于正史或作者的本集,失真失實之處頗多。

孟棨《本事詩》隻是記載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是李司空,沒有明确說明李司空到底是誰?宋代李昉等人編撰的《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中,延襲了孟棨《本事詩》的記載,隻是将李司空則變成了〝李紳〞,〝劉尚書禹錫罷和州,為主客郎中、集賢學士,李紳罷鎮在京〞。

劉禹錫于寶曆二年(826年)離任和州(屬淮南道)刺史,他于這一年冬天與白居易初逢于揚州,寫下了著名詩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他預計827年春天才能抵達洛陽,所以他寫下了〝二十三年(805年――827年)棄置身〞的詩句。回到東都洛陽後,劉禹錫任職于尚書省。828年劉禹錫回到京城長安,被任命為主客(禮部主客司)郎中,在裴度的推薦下以郎官身份充集賢院學士。若以劉禹錫年譜為主線且李司空也确有其人的話,〝司空見慣〞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份應該是在828年

〝司空〞與太尉、司徒,在唐代是正一品職事官。中唐以後,〝司空〞多作為藩鎮節度使的加官或贈官,由〝李司空罷鎮在京〞這句話也能看出這一信息。首先看司空作為加官,如于頔798年曾出任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李涉稱于頔為于司空,有詩作《過襄陽上于司空頔》為證。再如平盧青淄節度使李師道(819年卒),張籍《節婦吟》的副标題,稱他為〝東平李司空師道〞。再看司空作為贈官,如令狐楚卒于山南西道節度使任上,追贈司空。

如果《本事詩》中的〝李司空〞是指李紳的話,那麼李紳在公元827年到828年之間,又有着怎樣的人生軌迹呢?李紳于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到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近十年的時間先後出任端州(今廣東肇慶)司馬、江州刺史、滁州刺史和壽州刺史。李紳長期外任,827年到828年之間,李紳與劉禹錫并無交集,何來〝司空罷鎮在京〞之說呢?所以,孟棨《本事詩》中的李司空,明顯不是李紳。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2

昔赴吳台,揚州大司馬杜公鴻漸為餘開宴。沉醉歸驿亭,稍醒,見二女子在旁,驚非我有也。乃曰:“郎中席上與司空詩,特令二樂伎侍寝。”且醉中之作,都不記憶。明旦修狀啟陳謝,杜公亦優容之,何施面目也。餘以郎署州牧,輕忤三司,豈不過哉!詩曰:“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尋常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範摅《雲溪友議·中山誨》

我們看到《雲溪友議》中第四句的〝江南〞變成了〝蘇州〞,宴席的主人變成了杜鴻漸。除《雲溪友議》外,韋絢《劉賓客嘉話錄》也記載宴席的主人是杜鴻漸。韋絢是劉禹錫故交韋執誼(二王八司馬事件中的八司馬之一)之子,同時也是元稹的女婿。《劉賓客嘉話錄》成書于劉禹錫死後14年之後(856年),這部書原書已失散,今本為後人拼湊,所以可信度并不高。

杜鴻漸卒于769年,劉禹錫生于772年,杜鴻漸和劉禹錫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交集。不過劉禹錫的生命中倒是的确與一位〝杜公〞淵源頗深,便是他的老上級杜佑(晚唐詩人杜牧的爺爺)。貞元十六年(800年),劉禹錫在淮南節度使杜佑幕府任掌書記。貞元十九年(803年),杜佑拜相進檢校司空。不過杜佑卒于812年,劉禹錫在杜佑死後近20年才擔任蘇州刺史(832年到任),所以這位故事中的〝杜公〞無論是誰,都不成立。

禹錫赴吳台,揚州大司馬杜公鴻漸,開宴命妓待酒,禹錫詩曰:‘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三十九》

宋代計有功等人依然記載宴席的主人是杜鴻漸,後來有人發現了訛誤,《唐宋遺史》(原書已不複存在,隻能見于《詩話總龜》卷二十六、《苕溪漁隐叢話後集》卷九的〝引〞)便記載〝韋應物赴大司馬杜鴻漸宴〞,将劉禹錫換成了韋應物,理由可能是他與劉禹錫同樣出任過蘇州刺史,這無非更加助長了〝以訛傳訛〞的氣焰。

杜鴻漸于公元760年,曾短暫出任浙江東道節度使,除此之外,他還曾出任過河西節度使和荊南節度使。杜鴻漸身為藩鎮節度使,滿足了〝司空〞做為加官的條件。我們不要忽略〝大司馬杜公鴻漸〞,唐代并沒有〝大司馬〞這個官職,倒是有〝司馬〞這個官職,不過這個官職尚且在長史之下。我們更不要忽略杜鴻漸卒于769年,韋應物出任蘇州刺史的時間是788年,這時的杜鴻漸早已不在人世了。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3

離任和州刺史後返回洛陽的劉禹錫,與李紳并無交集。那麼曾出任蘇州刺史的劉禹錫,會與李紳存有交集嗎?據《姑蘇志·唐刺史條》記載,大和五年(831)十月,劉禹錫奉诏出為蘇州刺史,第二年(832年)二月六日到任,大和八年(834年)又改任汝州刺史。李紳于大和七年(833年)7月,出任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初秋忽奉诏除浙東觀察使檢校右貂》這首詩,可以作為佐證。〝龍樓寄引簪裾客,鳳阙陪趨朔望朝。疏受杜門期脫屣,買臣歸邸忽乘轺。印封龜紐知頒爵,冠飾蟬緌更珥貂。飛诏寵榮歡裡舍,豈徒斑白與垂髫〞。

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由江南道(治州在越州)分出江南東道臨時監察區(治所在蘇州)。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撤銷江南東道臨時監察區,設置浙江東道節度使(治所在越州)、浙江西道節度使(治所在潤州)和福建道觀察使。浙江西道的治所起初為潤州,後來又經曆了蘇州、南京(昇州)、宣州、潤州的數度變更。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不但經曆了節度使與觀察使的數次整改,還經曆了數度分合。如建中二年(781年)兩浙合并為節度使,建号鎮海軍。同年六月,韓滉改任檢校禮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潤州刺史、鎮海軍節度使、浙江東西道觀察等使。

浙江東道的治所一直在越州(今浙江紹興),也有筆記小說記載,李紳在出任浙江東道觀察使的當年(833年)冬天,便在蘇州買邸建新樓,據此時寫的《新樓詩二十首》,内有杜鵑樓、滿桂樓、海榴亭、東武亭等樓台亭閣,其中的杜鵑樓作為歌舞飲宴之所。其序雲:“(大和)七年冬所造,自西軒延駕城隅,樓前植其杜鵑,因以為名,宴遊多在其上”。

此時,劉禹錫正在蘇州刺史的任期之内,李紳在蘇州宴請當地政要,在834年劉禹錫離任蘇州刺史之前,兩人完全有可能見面。劉禹錫在834年之後,又出任了汝州(離洛陽很近)刺史和同州(離長安很近)刺史,于836年回到洛陽擔任太子賓客。李紳也于836年回到洛陽,出任河南尹,劉李兩人于這一年在洛陽會有短暫的交集。出任河南尹後不久,李紳又改任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宋亳汴颍觀察使。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4

有的網絡資料上顯示:劉禹錫寫《贈李司空妓》這首詩時,劉禹錫為蘇州刺史(832年到任),李紳為揚州節度使。經過前面的闡述,劉禹錫擔任蘇州刺史時,李紳擔任的是浙東觀察使。後來,李紳曾兩度出任淮南節度使,淮南道的治所在揚州。大曆八年(773年),浙江東道觀察使陳少遊調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任淮南節度使。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牛僧孺出任檢校右仆射、同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兼淮南節度使。

通過以上兩個例證,我們看到:在李紳之前,擔任過浙東觀察使的人,後來也擔任了淮南節度使。擔任淮南節度使的人,往往兼任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公元840年,李紳曾出任淮南節度使,不久就被調回朝中出任宰相,劉禹錫(842年卒)的生命已接近尾聲,再也沒有被外調地方。李紳第二次出鎮淮南加檢校司空是在會昌四年(844年)閏七月壬戌日,此時劉禹錫已不在人世。李紳846年卒于揚州,被追贈太尉。

會昌四年七月,以淮南節度使、檢校司空杜悰守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仍判度支,充鹽鐵轉運等使。又制銀青光祿大夫、守尚書右仆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修國史、上柱國、趙郡開園公、食邑二千戶李紳可檢校司空、平章事、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淮南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舊唐書·武宗紀》

除了前面提到的李紳和李師道兩位〝李司空〞之外,這一時期還存在多位〝李司空〞。張祜《投太原李司空》中的〝李司空〞是指李光顔(826年卒),他曾出任過河東節度使。張籍《送李司空鎮襄陽》和《使回留别襄陽李司空》,這位李司空指李愬(821年卒),他曾短暫出任襄州刺史、山南東道節度使,山南東道的治所在襄陽。張祜《觀徐州李司空獵》的這位李司空,一說疑指李願(825年卒),他曾出任徐州刺史、武甯軍節度使。另一說疑指李愬,因為他在離任山南東道節度使後,也曾出任徐州刺史、武甯軍節度使。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5

我們看到以上三位李司空,在劉禹錫回到洛陽之前便全部嗚呼哀哉了!當然這一時期還存在其他李司空,那麼孟棨《本事詩》中〝司空見慣〞的這位〝李司空〞,到底指誰呢?他并不是宋代《太平廣記》中所說的李紳,滿足《本事詩》中所有條件的李司空的确有一位,他就是李绛。李紳的曾祖父李敬玄,自稱是趙郡李氏南祖房之後,李绛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李绛生于764年,李紳與劉禹錫都生于772年。早在元和六年(811年),李绛就升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李绛的仕途履曆,比起李紳和劉禹錫要驚豔得太多了。

我們看一下828年這一年,劉禹錫與李绛可能在長安相見嗎?寶曆二年(826年)九月,李绛改授為太子少師,分司東都。寶曆二年十二月,李绛被召回京任太常卿。第二年(827年)7月,李绛進封魏國公。早在長慶二年(822年),李绛就曾出任兖州刺史、兖海節度觀察等使。長慶四年(824年),于洛陽被加授為檢校司空。此時的李绛,完全符合《本事詩》中〝李司空罷鎮在京〞的說法。

劉禹錫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初回到長安,他的詩作《再遊玄都觀》的創作時間――時大和二年三月。李绛與劉禹錫、白居易、庾承宣、楊嗣複等人寫有《花下醉中聯句》,不僅如此,李绛與劉禹錫、白居易、崔群還寫有《杏園聯句》,首聯是崔群所作,我們注意一下〝群上司空〞的〝司空〞指李绛。颔聯〝老态忽忘絲管裡,衰顔宜解酒杯中〞是李绛所作,與〝司空見慣〞故事中的排場倒是有幾分相通之處。

尾聯〝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叢〞是劉禹錫所作。前面提到過從805年到827年,劉禹錫稱自己〝二十三年棄置身〞,那麼〝二十四年流落者〞的〝二十四年〞,顯然是指從805年到828年。劉禹錫與李绛在828年曾有過短暫交集,于是便發生了〝司空見慣〞的故事。沒過多久,還是在828年這一年,李绛以檢校司空銜出任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李绛最終在830年卒于山南西道的兵亂中。

司空與司徒地位對比(太平廣記搞錯了)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