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簡稱“國考”,是選拔優秀人才加入公職隊伍的重要考試,目前招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24日18:00之前均可報名。
很多考生已經順利報考,并在緊張的複習之中。不過公務員考試的出題模式和範圍,跟升學考試有着諸多不同,除了相關理論還包括一些常識性内容,涉及面較廣。今天我們分享一個很容易被答錯的例題,不僅國考的考生可以注意,其他朋友也可以增加知識。
在我們的印象中,學術水平高的人通常是“博士”,有些同學可能也在影視劇、新聞裡聽說過“博士後”的名稱,所以當被問及最高學曆是什麼,它們出現的頻率最高。
首先,博士後肯定是不對的,它代表的是一種工作職務,性質上與文憑無關,是博士畢業後,進入研究機構或“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相關科研工作的人員。
一些大學生對此還是有了解的,所以不少同學誤以為最高學曆是博士,實際上也錯了。我國的學曆隻從小學排到研究生,因此正确答案是“研究生”。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會誤解,是因為沒有分清楚學曆與學位的區别。舉個比較直接的例子,同樣是讀完大學,專科生隻有畢業證,本科生有畢業證和學士學位證。
前者是證明學生完成了學業并獲得了基本的學習、符合畢業标準,後者則是對學術水平的一種衡量。研究生是學曆,而碩士和博士屬于學位的名稱。
所以它們的全稱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研究生學曆隻是學位層次不同。想要答對這道題,既要有相關常識又要注意認真審題别混淆概念。
我們知道幾乎所有用人單位都是擇優錄取的原則,而國家公務員考試、事業編考試等報名熱度那麼高,其中不乏很多高學曆、高才能的考生。
前幾天曾有粉絲在評論區提問,自己沒能拿到學位,去某國企應聘可以嗎。實際上即使單位沒有明确在招聘中要求學位,這種情況一般也不會予以錄用。
本科及以上學曆的大學生,學位是标配,如果沒能拿到多半是因為成績太低或違反過學校紀律。體制外的普通企業,在招聘文職和技術崗位時尚且會有要求。
而像公務員等行業,就對學曆和學位更重視了,所以大學生想要畢業後有個好出路,必須重視平時學習成績和個人行為規範,确保自己能順利拿到應有的學位。
大學生想考公務員,需要重視學曆但不要把它過度誇大,不要覺得現在有很多碩士、博士等高知人才報名,本科生或畢業院校普通的同學就少有機會。
我們之前提到,國考題型跟普通考試不大一樣,有的學生高考、研究生考試成績普通,但知識儲備非常适合公務員考試,反而實現了順利上岸,有興趣的同學不妨試試。
除了筆試成績要好,面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筆試排名在前面不能代表“穩了”。公務員考試中的面試環節不是在走形式,有多名考官和監督員同時參與。
負責提問的考官,也并不是随随便便地與考生交談,提出的問題是經過專門篩選的,有自己的一套評估流程,來給考生打分。大學生本身面試經驗少,國考又比較特殊。
所以同學們既要重視筆試,複習過程中多做題訓練,補充自己的知識盲區;同時又要有意識地了解面試流程,多看往屆考生總結的經驗和教訓,提高上岸概率。
【寫在最後】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大部分崗位,屬于基層崗。在确保考生基本學曆水平的基礎上,對各種常識類的内容也會有覆蓋。考生備考時不要忘了那些很常見但又容易被誤解的知識。希望同學們可以認真備考,争取實現願望。
話題:你認為公務員考試風格有哪些特點呢?(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可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