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26 13:36:33

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1

三國諸葛亮深通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隻“觀其大略”。

諸葛亮隐居荊州隆中之時,與穎州石廣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師遊學。石廣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讀書學習“務于精熟”。曾經“走馬薦諸葛”的徐庶則折節學問,“卑躬早起,常獨掃除,動靜先意,聽習經業”,目的為求得“義理精熟”。

而諸葛亮讀書卻與諸生不同,他是“獨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概,撷取精華,掌握其實質。

諸葛亮讀書也沒有到廢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他對好友們說:“你們幾位從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問諸葛亮“仕途”如何,諸葛亮“笑而不答”。

後來事實證明,讀書務求“精熟”的石廣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隻做到刺史、郡守,而讀書務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諸葛亮則成為一代賢相。

2.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2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他在《無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着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别字句。

3.蘇轼:“八面受敵”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3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轼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并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

蘇轼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内容豐富。

那麼,讀一本好書可以每次隻帶着一個目标去讀,或隻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時涉及其它的目标或問題。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它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蘇轼自己就是這樣來讀《漢書》的,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數遍之後,蘇轼對《漢書》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識了。

4.陳善:“入書出書”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4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話》,他在書中寫道:“讀書須知出入法。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讀書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内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處”,也就是說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學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說,思想被書本束縛住,成了書奴、書呆子。隻有懂得入又懂得出,這才是讀書的好方法。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出入讀書法,實際上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既要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将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5.鄭闆橋:“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闆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實際上,鄭闆橋并不反對博覽群書,隻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内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系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

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裡去,抓住要領,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與“研”,因為書中的“微言精義”所包含的豐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窮”。在精讀中,鄭闆橋還比較注意“問”。

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隻是一條鈍漢爾”。他提倡讀書好問,才會使“疑窦釋然,精理迹露”。

6.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曆歸納而成。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每天背誦150字,隻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确,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7.董遇“三餘”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5

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用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

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與我們現代社會的生活環境和節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種善于抓緊一切空餘時間的精神,對于今天來說仍然是适用的。

8.張溥:“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并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

他的讀書法分為三步:

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

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

第三步,朗讀後将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裡燒掉。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這樣反複地進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讀十幾遍,直至徹底理解、背熟為止。

張溥藉此苦讀成名,給自己書齋取名為“七焚齋”,也叫“七錄齋”。

9.顧炎武:“三讀”讀書法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6

明末清初學者顧炎武很會讀書,也很講究讀書方法。他的“三讀”讀書法即“複讀法”“抄讀法”“遊戲法”。

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别複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複習,把閱讀和複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

在每次複習時,他面前放一本書,請别人也朗讀同樣一本書,他邊聽邊默記。如果發現自己默記的同朗讀的有出入,馬上查書,立即糾正,再複讀幾遍。

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7

關于“讀書”是詩詞

《勸學詩》

【唐】顔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五代】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

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尋。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8

《神童詩•天子重英豪》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9

《和董傳留别》

【宋】 蘇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随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诏黃新濕字如鴉。

《勵學篇》

【宋】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随,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顔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10

《讀書》

【宋】陸九淵

讀書切忌在慌忙,

涵泳工夫興味長。

未曉不妨權放過,

切身須要急思量。

《四時讀書樂·春》

【元】翁森

山光拂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

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關于古人讀書的名言名句(人生唯有讀書好)11

《觀書》

【明】于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随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别有春。

《讀書有所見作》

【清】蕭掄謂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清爽。

◎ 來源:涵欣微課堂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