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裡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樹,更因為國人對茶葉的喜歡與重視。
茶是一門功夫。
茶原本隻是一片神奇的東方樹葉,卻能在勞動人民的手中變成六種風味截然不同的茶類。
茶葉因為加工工藝的不同、發酵程度不同被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紅茶,青茶(烏龍茶)。
《2》
一、綠茶篇
綠茶是最為普遍,并熟知的一種茶。
綠茶指的是采用茶樹的新葉或芽,不經過發酵,隻通過殺青,整形、烘幹、等工藝制成的茶。
它所具有的特點是:鮮葉采摘後,直接采用高溫迅速滅掉茶葉中酶類,抑制茶葉中的茶多酚氧化。
所以綠茶有着“三綠”的特征:幹茶綠,茶湯綠,沖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
綠茶的沖泡方法:在瓷杯或者玻璃杯中,放茶葉後直接倒85度左右的熱水,不蓋蓋子。
小提示:水溫最好控制在80℃~90℃左右,可以選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沖泡時不要蓋蓋子。
最适合喝的人:适合工作忙碌、用電腦較多的青年;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飲用;
但是!綠茶對腸胃刺激較大,所以過敏體質、脾胃虛寒者不适合;神經虛弱者、易失眠者晚上也不能喝。
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等。
《3》
二、白茶篇
白茶由于營養價值高,制作工藝簡單,滋味鮮美,保存時間久,所以白茶已然跻身于訪親走友送禮的最佳選擇。
白茶指的是一種采摘後,不經殺青或揉撚,隻經過曬或文火幹燥後加工的微發酵茶。
它所具有特點是:制作工藝簡單,外形芽毫完整,滿身披毫,毫香清鮮,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
最突出的特征好就是,白茶的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像一座白雪皚皚的小山,所以取名為白茶。
白茶的沖泡方法:采用120ml白瓷蓋碗,投入5g的幹茶,注入100℃沸水,出水後即可飲用。
在沖泡不同的茶類時,也有一些小訣竅,如白毫銀針和白牡丹這類比較嬌嫩的茶也,在沖泡的時候,不可直接将沸水沖泡銀針上,而是要采用環壁注水或者是定點注水的方式。
最适合喝的人:适合精神緊張、壓力大者;少年兒童喝白茶有利于保護眼睛。以及中老年人因為白茶營養價值高,還有控制三高,消脂減肥助消化、保護肝髒、抗氧化、抗病毒的功效。
名茶: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4》
三、黃茶篇
黃茶的特點:會燒菜的人都知道青菜悶在鍋裡就會變黃,黃茶也是這樣的,黃茶在像綠茶一樣殺青之後,通過濕熱和幹熱兩種方式讓茶葉變黃。
黃茶的特征::按鮮葉老嫩芽葉大小又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屬于輕發酵茶。
黃茶的沖泡方法:采用玻璃杯或蓋碗,尤以玻璃杯為佳。
投茶量按泡茶具容量置入四分之一茶葉。水溫85℃。沖泡時間第一泡:三十秒;第二泡:六十秒;第三泡:二分鐘。
最适合喝的人: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名茶:君山銀針、霍山黃芽等。
《5》
四、青茶(烏龍茶)篇
說青茶可能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是什麼茶,但是如果提到烏龍茶就會有一個概念了,所以青茶又叫烏龍茶。
烏龍茶中還有一種非常出名的茶類,名為武夷岩茶。
烏龍茶的特點:是經過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撚、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烏龍茶的特征:屬于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
青茶的沖泡方法:泡烏龍茶可以選用蓋碗,用100℃的沸水沖泡,沖泡後要加蓋。
小提示:每一次沖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湯倒幹淨才不會影響下一泡的滋味。
最适合喝的人:适宜人群廣,尤其适合需要減肥、吃得過飽、心情急躁的人。
名茶: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台灣凍頂烏龍等
《6》
五、紅茶篇
喜歡喝奶茶的人,應該會比較了解紅茶,因為紅茶經常被用來泡成奶茶。
紅茶的特點:是以适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是經萎凋、揉撚(切)、發酵、幹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制而成的茶
紅茶的特征: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全發酵,且茶湯紅亮,有光澤。
紅茶的沖泡方法:泡紅茶最好用剛煮沸的水,沖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
小提示:紅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個月後飲用。
最适合喝的人:最适合身體較虛、脾胃功能差、手腳發涼者飲用者,紅茶是調飲的最佳選擇。
名茶:祁門紅茶、正山小種、滇紅等。
《7》
六、黑茶篇
黑茶相比于其他茶不同,它的工藝較為複雜,原料也較為粗糙發酵時間較長。
黑茶的特點:采用的黑毛茶為原料,葉色油黑或黑褐所以稱為黑茶。
黑茶的特征:以殺青、揉撚、渥堆和幹燥四道工序,屬于後發酵茶。
黑茶和紅茶的不同在于:紅茶的酶促反應動力來自茶葉自身的酶,而黑茶來自微生物産生的酶。
喝法: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沖泡喝。
最适合喝的人:因為黑茶可以促進消化和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等,所以适合去脂解膩效果強,适合肥胖、血糖高、血脂高、抽煙喝酒、便秘的人。
名茶:雲南普洱、安化黑茶等。
《8》
六大茶類怎麼劃分,是不是覺得漲知識了。
“茶”字拆開是人在草木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福氣。
所以我們做一個喝茶,懂茶,愛茶的人。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