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紅,隻是想給朋友個參考。”
近日,浙江嘉興的潘女士自制了一個“618大促式理财購買清單”文檔,發布個人朋友圈。結果一不小心,這份文檔一夜之間傳遍了各個微信群和朋友圈,引發了10萬人在線抄作業,還外溢到了社交平台上。
618能省錢還能理财?這份文檔除了分享湊滿減方式外,還梳理出了大促保值商品清單,下單囤貨再轉手可能還能賺錢。
潘女士去年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目前是有一個1歲孩子的新手媽媽。她是親戚口中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連購物也是。她平常喜歡逛淘寶,但從不沖動消費,每買一件東西都有理有據且實用。
朋友給她封了個外号叫“跟買不吃虧”。“他們非常相信我,都說我推薦的産品非常實用,而且價格往往都是近期最便宜的。”潘女士說。
去年雙11,潘女士就研究出了一套大促理财經,囤貨後在閑魚等二手平台出售小樣,或按原價出售貨品,每次大促都能回血超過40%,一次就能掙出了一部新手機的錢。
今年天貓的618滿減達到滿300-50,88VIP還額外有滿5000-400和滿1500-120兩張大額滿減券,這讓很多人心動。但對于多數人而言,一到618、雙11就容易犯選擇困難症:不買可惜,買什麼又眼花缭亂不知如何下手。
“每天都有很多朋友和親人來問我今年618有什麼值得買的,最好哪些順帶可以掙些錢的,一天最多有十多個人。”潘女士向記者表示,“既然大家都有需要,與其一件件來推薦,還不如直接做一個購物清單,來讓有需要的朋友直接照單購買就好。”
于是,潘女士用了一周的時間,梳理了今年618的各種優惠券、滿減活動并搭配組合,做了一份低價囤貨的實用清單。她還根據一些二手交易市場的動向,指導大家利用大促和正常售賣的價差,來賺取一點“回血”錢。
這份300多行的表格清單裡,包含了10多條大促購物省錢秘籍,并把性價比最高的商品,做成了 “好價表”、“吉芬好物”、“投喂全家”、“帶娃不慌”“必囤家用”等9個詳細分類清單,直接解決“該買啥”的問題。
啥是“吉芬好物”?潘女士介紹,購買大促商品不僅僅是一種消費行為,也是一種多維的經濟行為。從賺取價差的角度考慮,商品的市場價是不容易變動的,會在一定時間内保持穩定。當這些商品出現“大促價”時,成功購買之後在後期就會獲得較大的利差空間,這些值得購買的的商品就叫吉芬好物。
是否已經有同類産品進行分類,再到是否好用、是否需要換代、是否有複購的必要、是否還有存貨、是否低價等等……這些困擾消費決策的問題,最終通過一份清單,就能輕松決定“現在買還是不買”。網友們感歎“被打敗了”:女博士果然是女博士,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