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經常聽人說:“山東秀才不識字,念半邊。”或者“山東秀才念半邊”。關于這方面的傳說、笑話、故事很多,而讀别字并不是山東秀才的專利,各省各地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這樣的故事發生。
記得在電視劇《父母愛情》裡的江德福堅持把“纨绔子弟”念成“執誇子弟”,這也成為其家庭生活中的一個花絮。還有很多人把“别墅”讀成“别野”;把“水浒傳”讀成“水許傳”。
讀别字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單田芳老先生評書說的好,他讀錯的字也很多,但是沒有人和他計較的。相反,有些專家教授在公共場合讀錯字卻很難不被讀者吐槽,這都因為做學問是專家教授的本職,他們不踏實做學問,怎麼去教學生呢?所以,北大的校長,大學的網紅教授們一旦不認真備課或做學問,就要為他們的錯誤買單。
與公知被大張旗鼓的糾錯不同,某些手握大權的大佬反而會被穿上“皇帝的新裝”,他們即便讀錯了字也沒有誰敢給他指出來,這都是為了所謂的面子!領導怎麼會讀錯字呢?不會的!我記得有一位領導在某次招聘會上講話把“棘手”讀成“辣手”,全場沒有一個人表現出他讀錯了,似乎這個詞就應該讀“辣手”!
自己也經常犯類似的錯誤,以前經常把“蹉跎cuotuo歲月”讀成“tuotuo歲月”,以前自己讀“二十四孝”中的“齧指心痛”常讀成“齒指心痛”,這就純粹是粗心大意,一開始就把齧字左邊的“口”字給丢了,等昨天确認這個典故的時候,才知道自己已經把這個字錯讀了好多年。或許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隻是自己還沒有發現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