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以後都有哪些不良反應?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一年多,疫苗千呼萬喚終于盼來了,國内也開始了全民接種然而一些人看到互聯網上關于疫苗接種後異常反應的報道,以及一些道聽途說,對是否接種猶豫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疫苗接種以後都有哪些不良反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一年多,疫苗千呼萬喚終于盼來了,國内也開始了全民接種。然而一些人看到互聯網上關于疫苗接種後異常反應的報道,以及一些道聽途說,對是否接種猶豫了。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預防接種的不良反應。
先介紹一下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的概念,因為萬一出現接種後異常反應,需要給接種者補償時,兩類疫苗補償方不同。第一類疫苗由當地政府予以補償,第二類疫苗補償費用由疫苗生産企業承擔。第一類疫苗指政府免費提供,公民應該依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例如新生兒出生後規定要接種的11種疫苗就屬于這一類;第二類是指公民自費并自願接種的疫苗。從這個定義看,目前的新冠疫苗屬于第一類疫苗,按照規定大家必須接種的,而不是自願接種的。試想一下,如果兒童拒絕接種第一類疫苗會發生什麼,那麼幼兒園或者小學入學都會有問題了。
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分為一般反應、異常反應、偶合疾病、事故、心因性反應以及原因不明反應幾種。接種後24小時内發生的局部紅、腫、熱、痛等反應就屬于一般反應,無需處理,往往2~3天就會自行消失。由于部分反應與免疫應答有關,不能完全避免,但也不是說反應愈大産生的免疫效果越好。随着疫苗質量的改進,這類反應也越來越少。
疫苗接種後的異常反應指如暈厥、過敏性休克、血管神經性血腫等較嚴重病變,大家比較擔心的主要是這一類不良反應。90%以上的異常反應都是過敏反應,它是指機體之前接觸過某些物質産生了抗體,當機體再次接觸這些物質時産生強烈的免疫反應,導緻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其特點是來得快,反應強烈,但去得也快,一般不會留下明顯的後遺症。但如處理不及時,有時也會導緻嚴重的後果。易于發生過敏反應的人往往具有過敏體質,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異常,這往往由遺傳而來。
具有過敏體質的人首次接觸緻敏原時,并不會産生過敏的症狀,但是體内的B細胞會産生相應的抗體,當再次接觸到這種抗原時,特異性抗體便會與其結合,并導緻機體釋放一系列可以導緻過敏症狀的物質,如白三烯、組胺、血小闆活化因子等,引起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等。有文獻記載的過敏原有近2萬種,接種疫苗導緻的過敏反應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一是疫苗生産過程中含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物質,如小牛血清、傳代細胞、疫苗穩定劑等,在制造後期如果不能去除幹淨,就可能導緻過敏反應。二是患者往往有過敏體質,或者患有某些禁忌症,如自體免疫性疾病、癫痫、血小闆減少症等。這些患者在接種疫苗後,容易發生異常反應。
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過敏反應,多在接種數分鐘至30分鐘内發生,患者出現廣泛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升高,循環血量急劇減少。患者往往首先出現眩暈,全身廣泛紅疹,随即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現喉頭水腫、支氣管哮喘、血壓下降、昏迷等嚴重症狀,病情嚴重者可能在短時間内緻命。發現此類患者有條件者就地搶救,或緊急送往醫院搶救。此病發生率雖然很低,但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保證安全,目前新冠疫苗接種時,接種點皆配有專業醫生攜帶特效搶救藥物和搶救器械,随時準備對發生異常反應的患者進行及時的醫療處置。
預防接種的偶合疾病則是指接種時患者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接種後發病,其與疫苗接種沒有因果關系,隻是巧合而已。由于目前新冠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接種後發生偶合疾病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一些人在疫苗接種後發生了其它疾病,都懷疑與疫苗接種有關,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還有個别接種者接種疫苗後,因精神緊張呼吸急促導緻過度換氣,二氧化碳排出過多,造成呼吸性堿中毒,稱為換氣過度綜合征。患者可出現眩暈,胸悶等症狀,但發作持續半小時左右往往自行緩解。這是一種接種後心因性反應。
最近英國制造的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在歐洲接種時,發生了非常罕見的伴有血小闆減少的異常血栓症狀。中國生産的新冠疫苗為傳統的病毒滅活疫苗,生産技術成熟,安全性好。雖然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發生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但是作為人類戰勝新冠病毒的唯一手段,積極進行主動群體免疫仍然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健康人群更應該積極主動的接種疫苗,為那些體弱多病,不宜接種的患者建立起堅實的免疫屏障。
本文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松江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醫師王學敏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