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資産理論素材

資産理論素材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8-19 07:15:56

這期串台四時有惑,和戴DEMO、蘇傑老師一起探讨什麼是「真的資産」,生活裡、職場中我們真正可以積累哪些有價值的東西。

百分百的睡後收入是極難的,關鍵在于認識自己和運用杠杆,在不同階段找到更合适自己、更輕松的從社會中換取價值的方式。

嘉賓|戴DEMO & 蘇傑

01 職場積累的經驗不一定能成為個人資産

02 把自己當成資産,更多的是增值創造

03 沒有完全的睡後收入,關鍵在于杠杆

04 寫作輸出是種打造資産的低成本杠杆

05 短内容成就平台,長内容成就作者

06 把自己作為資産,保持内在增值并匹配市場需求

07 人生并非有迹可循,沒有任何解法可以包治百病

01 職場積累的經驗不一定能成為個人資産

戴DEMO:對于年輕人來說,什麼是資産?

劉飛:我先抛磚引個玉。我有一個産品經理的朋友去了一家新加坡的外企,因為國内很多公司開始有一些組織内耗,上升通道也關閉了。去新加坡初期确實和 Ta 預期的一樣,有一定的空間和收益,但是很快這個收益又被組織卷起來了,導緻 Ta 整個人的狀态又變差了。後來 Ta 就在思考,我們這些産品經理其實是沒有資産的,說到底還是個無産階級,我們所做的事情是完成老闆分配的任務,所掌握的技能不能複用在其他的地方。

蘇傑:聽起來感覺是,Ta 覺得為公司打工做的事情都沉澱在了公司,而不是沉澱在了自己身上,所以認為這些東西不算資産。

劉飛:可能也是因為環境變化,早期産品經理的這些方法論在前十年是相對有用的,但是環境真的變得太快了,我們這些方法論也很難複用在其他行業,尤其是現在大家做得越來越細。

蘇傑:可能有點像物理上的搬磚,搬一天磚結一天錢,這些搬磚的能力其實談不上什麼資産,最後那棟大樓變成了資産,但跟你沒啥關系。

戴DEMO:是一個挺有共性的現象。我們這一代沒有身處窗口期的職場人,在公司裡會明顯感覺到越來越覺得積累不了什麼,尤其是在後期這種感覺很明顯,公司業務逐漸成熟之後個體崗位螺絲釘化。同時,還牽引出另外一個話題,我們在職場經曆中積累的東西哪些是資産,哪些不是,比如剛剛提到的某種階段性的知識可能就不一定是資産。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1

劉飛:對。這裡面涉及到的資産可能也分為兩類,一類是杠杆,你還是要付出勞動或者其他成本才能變成收益的;還有一類是能被動産生收益的。我們所謂的知識方法論肯定是前一種,現在更多人在追求後一種。因為方法論的複用性較低,所以慢慢的更不像資産了。

蘇傑:是不是和這幾年我們處在一個變化的過程中有關系,如果是在一個不太變化的行業環境或者社會環境的話,感覺會更容易沉澱一點。

劉飛:那麼如果是一個傳統行業,類似于外企或央企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往上爬的環境中,履曆算是資産嗎?

戴DEMO:在那個規則環境裡可能工齡就是一種資産。

劉飛:現在互聯網行業是不是越來越趨向于工齡是資産的行業了?

戴DEMO:在阿裡工齡某種程度上是負資産,除非你爬到一定的位置。工齡是資産的例子,比如老東北工業基地,在那個年代工齡在國企裡面很明顯是一個有加成的資産,代表着某種資曆。另外一類職業就是醫生、律師等等。

劉飛:這裡我覺得有一個很特殊的點,醫生和律師是靠手藝的,是強依賴知識或者經驗的。而對于一個外企或者央企職能部門的人來說,公司有嚴格的要求說多少年才能升一級,但實際上你早就看明白 20 年後你該做什麼,而且這個事你現在就能做,但是因為有嚴格的升遷體系,所以你要熬到這個工齡你才能往上升,它不依賴你的知識和經驗。這種情況下工齡的确是資産,但是你的方法和經驗不一定是資産。

蘇傑:所以什麼是資産,其實跟你所處的環境也有關系。

戴DEMO:舉個例子,如果在一個廠裡待了 20 年,你更了解廠裡的業務曆史,不一定意味着你能力強,但是你有足夠的聲譽,可能聲譽是更重要的底層資産。在更廣義的職場裡,我們可以理解成資産的底層是聲譽,聲譽拆解成你的作品。那作為産品經理,你做過什麼樣的産品?作為運營或業務人員,你拿下過什麼 case 等等。當然我們也可以寫一本書,像蘇老師影響了一代産品經理,這種作品和你的經曆共同構成了你的聲譽。聲譽這個資産最終是可以産生一部分被動收入的,還有一部分仍需自己努力,把它作為杠杆來撬動其他生意。

劉飛:這裡面還可以再分兩種,一種就是你做職業經理人的聲譽,你需要通過組織和平台這個杠杆去産生,你在這個公司裡做了一個好項目,所以别的公司需要你去給它再做一個好的項目。還有一種就是你有足夠的聲譽能自己做一些事情。這兩個我覺得還是差别挺大的。後者比如說你有人脈和資源,你之前是淘寶小二,現在出去做個淘客,自己能成立一家公司做一攤生意。前者你是要通過公司的杠杆把事做成的。我覺得這兩類是挺泾渭分明的。

蘇傑:有相似性但确實也有差異,可能要看你積累的資産或者能力對外部的依賴性有多強。如果你必須在一個大公司裡面做,就像宮廷裡的廚師隻會做調料,對環境依賴很強,宮廷裡的廚師和一個能直接自己開一家餐館的廚師就完全不一樣。

劉飛:對的,蘇傑老師這個總結是我想探讨的,相對安全的資産對環境的依賴性也較弱。

02 把自己當成資産,更多的是增值創造

劉飛:咱們接下來可以聊聊另一種可能更有價值的資産,也是《納瓦爾寶典》講的,用什麼杠杆能讓你有睡後收入?睡覺之後還能産生收入。

我認識很多做自媒體的朋友,他們會分成兩種,一種像我這種個體戶,自己做也是手停口停;另外有一些朋友我很佩服,他們是提前把這件事情流程化了,變成一個工作室的模式。他們慢慢退居幕後,把下面的整個流程和邏輯搭起來,讓工作室去做内容就行了。

蘇傑:這個有點像是打造出了一個資産。

戴DEMO把自己當成資産,更多的是增值創造。你要去創造更多東西,而不是被動的接活。在創造的過程中你會擁有自己的作品,這個作品不局限于形式。例如,我沒有寫書但不代表沒有作品,可能我參加的每一場直播、每一次播客,甚至我和蘇老師之間的每一次聊天。

蘇傑:我理解了,其實幹活有兩種,一種是純粹的輸出,啥也沒留下,純肢體勞動和時間去換得一些收益;另外一種就是創造一些東西。

戴DEMO:我舉個例子,一個基金經理被大家認可是經曆了什麼樣的曆程,是因為 Ta 持續地創造超額的回報,證明了自己投資能力,勝率比常人可能高 五個百分點,這五個百分點就足以撬動社會上的資源。如果有一個判斷失誤形成了大的回撤或波動,整體生意下降後,Ta 積蓄社會資源的能力就迅速下降。這是基金行業裡邊一個比較極端的案例。那回過頭來,現在如果我們是剛剛進入職場的新人,咱們能積累什麼資産?

劉飛:我現在給新入行朋友的建議都是你在大廠待的這幾年就是重要資産,認識職場、認識大平台運轉邏輯、認識一些人。我最早幾份工作認識的同事和前輩現在聯系還特别多,而且這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資源。我覺得這些可能是早期能積累的一些東西,反而早期的時候錢不是杠杆比較高的資産。我現在還記憶猶新,我剛工作第二年的時候,天天刷什麼值得買就想刷個優惠券便宜幾塊錢,我們合夥的學長就跟我說别把你的時間精力花在這。

戴DEMO:其實年輕的職場人在還沒有形成職業選擇的決策模型時,最大的抓手就是薪資。它其實有點像一個短期的證明,如果你把自己理解成資産,這個薪資是一個短期的波動。如果你真的了解投資,真的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資産,你應該知道這個短期的波動不代表你的真實的價值。而薪資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是由你所擁有的能力、你的聲譽、你的作品和你所處的這個崗位在市場上的機會成本共同作用決定的。

我們其實希望年輕一代的職場人能夠早一些建立自己的一套邏輯去理解在職場如何選擇該積累什麼。哪怕說你今天聽完隻是突然意識到不僅僅是薪資,還可以有其他權重項也挺好的,慢慢來找到屬于自己的決策模型。

蘇傑:所以把薪資比作各種金融資産的價格就更容易理解了。如果你一直去研究那個短期價格的話,你就會發現可能更長期和更重要的資産增值的要點沒有被你注意到。所以回應你剛才的總結,薪資很重要,但薪資不是唯一的因素。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2

03 沒有完全的睡後收入,關鍵在于杠杆

蘇傑:如果我們想把手停口停的資産變成可以躺賺的資産,有哪幾種方法?

劉飛:到底有哪些方法,每種之間是不是有轉化或者我們應該怎麼努力讓資産變得更有價值。

蘇傑:剛才劉飛舉了一個自媒體的例子,靠自己寫或者建一個小工作室形成一套流水線。這個工作室的主人其實隻要付出少量的時間精力去選題做一些指導,然後其他人就可以做工業化生産了。那這個其實就是一個轉變。另外,我剛才舉的一個更加通俗的例子,一個理發師開始收徒弟了,其實這也是一個轉變。

劉飛:對,這裡面觀念和意識的調整還挺重要的。

像我提到的做遊戲的朋友,Ta 現在的精力幾乎都不在 ToC 而在 ToB。因為它的商業化模式在于我怎麼跟遊戲廠商建立好關系,拿到他們的預算,隻要保證這個預算是給我的,剩下的就都好說了,初入行的員工可能很難意識到還有這種業态。

剛才提到的理發師也是一樣的,一個理發店的核心競争力不一定在你的手藝或者其他員工的手藝,反而可能在這個商業化模式上,在于你怎麼把你的商業模型做得更結構化。

蘇傑:最容易想到的躺賺方法可能是在你手停口停階段積累下來一些錢,然後拿一部分錢去做投資。

戴DEMO:還是挺難的。假如我現在掙了幾千萬,我做了一些配置,實際上市場的波動、我的再平衡、我的持有體驗還是在不斷消耗我的精力。

劉飛:隻是變了一個工種,成本不太一樣。

戴DEMO:我能想象的睡後收入就是寫書,如果有一天真的著作等身就什麼都不用幹了,版權收入不斷的來。除此之外,其他的事情你都要付出心力或其他成本,隻是付出的角度和方式不太一樣。有可能随着職業經曆的發展,你的時間自由度高一些,但心理上不一定。

蘇傑:如果這麼理解,那确實沒有完全可以躺賺的事情,其實版權也有一個很明顯的衰減期。可能我今年寫了一本書,明年我的收入是符合我的預期,後年可能就直接減半了,然後很快就衰減掉了。所以你還要再去寫下一本或者做一些其他動作。

劉飛: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成本和半衰期的。

蘇傑:嗯,關鍵應該是杠杆,你可以把錢當做杠杆,可以把團隊當做杠杆,也可以把産品或者作品當做杠杆。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3

04 寫作輸出是一種打造資産的低成本杠杆

蘇傑:職場中哪些是資産?舉個特别具體的例子,比如我剛做産品的時候會覺得當時整個公司其實沒有特别标準的規範,包括一些流程文檔。然後我在做産品的過程中,除了把我的事兒做好以外,我會漸漸地把我做的事情整理成文檔和模闆。先是團隊自己用然後别的團隊也接受了,之後變成公司統一的,最後再推廣到業界。這個模闆本身是帶着我的名字的,那我覺得這個是可以成為我的資産,相當于影響力。

戴DEMO:當年我在阿裡内網留下來做會員體系的經曆,現在還會有人看并且循着過來,包括外部的創業機會邀請我去幫忙參謀一下。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但是還在帶來收益。

蘇傑:包括我那個時候寫淘寶案例的那本書的時候,其實書裡有部分内容是在内網上連載的,我離職很多年以後,我發現還是不停的會有人回應。感覺像一個化石在那兒,雖然那個人沒有見過你,但它天然能形成一個信任和親近感,談什麼事你會感覺好像相對容易達成合作。

戴DEMO:對。咨詢公司有一個講法,它最大的核心競争力或者叫資産就是它的案例。所以咨詢公司特别挑客戶,你這客戶我救不了,我也不跟你合作,包括律師也是這樣。

另外,其實咱們仨很典型,咱們聊到職場積累資産的時候,最容易聯想的就是咱們都有寫作習慣,尤其是兩位。

劉飛:納瓦爾覺得當代最主要的兩個杠杆,一個是做内容寫東西,一個就是寫代碼。這兩種東西都是能持續産生價值的,即便有半衰期,它也是個非常長尾的東西。隻要有價值,就能通過互聯網被大家發現。

我經常跟别人舉例子,你如果去 social 跟人去咖啡館聊天,你一次能跟三個人對話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如果你寫東西,相當于異步的、跨時空的跟非常多人對話,你在跟成千上萬的人對話。

戴DEMO:我就是劉飛說的笨辦法,就我一次可能跟兩三個人交流。我也寫東西,但是沒有兩位寫得多。内容有一個天然篩選的過程,我是那種看了内網的好内容,我會主動去聯系和結交,很真誠地去請教一些問題。這個是很笨的篩選辦法,但是如果你持之以恒的做,你會發現同樣是在阿裡待一段時間,有些人就很垂直隻認識自己身邊的人,但我這種就會橫向認識幾乎所有部門的人,通過自己的宣講表達和主動地請教的方式過了一遍篩子。

蘇傑:其實除了我們剛才講的寫内容或以外,你所積累的這種真正的人脈其實也是資産。

戴DEMO:我其實個人并不是很喜歡“人脈”這個詞,所以我說的很少。

劉飛:有一個詞兒叫個人品牌。品牌就是這樣的,我想到一個東西時能聯想到你。

05 短内容成就平台,長内容成就作者

劉飛:我最近在思考,内容不一定能成為品牌,有的内容就是内容,有的内容代表的是品牌。比如短視頻,我覺得短視頻就沒有品牌,哪怕它的内容再好,也不能産生個人品牌。

戴DEMO:為什麼?

劉飛:如果這個内容很優質,大家會對抖音越來越認可,會對視頻号越來越認可,因為這是平台的内容。

蘇傑:平台的燃料。

劉飛:對,是平台内容分發得厲害。

蘇傑:挺有意思的,我一直覺得視頻内容很像平台燃料,感覺大家是在成就平台。但是文字内容好像更容易綁在作者身上。這個是為什麼?

劉飛:我覺得不是視頻和文字的區别,是長内容和短内容的區别。比如說微博短文字,最後成就的還是平台為主。長文字公衆号,那就是成就個人多一點。然後長視頻是成就 up 主多一點,短視頻是成就平台多一點。 雖然 B 站現在很窮,但是 B 站 up 主賺得盆滿缽滿。

我會覺得播客是一個做品牌的好地方,别人聽你的聲音聽了一個多小時,這得是一個多麼重的連接。有情感的表達,能聽出更立體的人格,比文字更加立體,所以更接近品牌。

我之前覺得抖音會替代掉所有的線下廣告,分衆可能會被抖音打趴下。後來和朋友聊覺得 Ta 說的很有道理,就是抖音裡廣告多到大家已經記不住廣告了,你一個忠實的短視頻平台用戶,刷兩個小時刷到二三十個廣告,你記不住的。

蘇傑:我偶爾刷抖音會刷那種幾分鐘說電影的,現在記不住任何一個說電影的 up 主。

劉飛:對,但是如果你在電梯裡看廣告,同一個廣告看一個星期多少會有點印象,因為你總看到。反而在這種情況下,分衆效果還好一點,它更接近品牌。

蘇傑:還是那個鍊接的方式、強弱和時間長短。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4

戴DEMO:我們家電梯裡面的廣告每換一次我都記得非常清楚,是誰哪個明星什麼品牌。你在那個封閉空間裡,從 5 樓到 1 樓沒事可幹就看廣告。

劉飛:對,所以你看内容它有兩種,一種是流量是曝光邏輯,一種是品牌是連接邏輯。其中曝光邏輯的帶貨效果很好,比如我最近在抖音給我家貓買了個寵物玩具,這個玩具品牌我之前完全不知道,但是它的内容拍的很好玩,我覺得這個挺有意思的,就順手下個單。這種基于内容的帶貨邏輯效率非常高,但是你可能根本記不住這個牌子。

蘇傑:這個是不是有點像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區别。

劉飛:是的,它很适合效果廣告,但品宣廣告其實在抖音裡效果不一定好。所以你會發現抖音的廣告慢慢地也變成那種很有噱頭的好玩的内容。

蘇傑:所以如果我們切回今天的話題,偏效果類的或者偏流量類的内容,它是一種資産。然後那個偏品牌類的是另一種資産。

劉飛:後者很明确的是你個人資産,但前者要分情況,前者如果你卷不過,那還是平台資産。按和菜頭的話說叫“賽博佃農”,你是給地主打工的,明天地主不給你分土地,你就沒有土地了。因為它是平台算法分發,你内容做得不好,我就開除你了。但是如果你變成一個工業化運作,你能持續生産不錯的内容,但這類例子現在越來越少。比較難看到說工業化生産内容流量還能保持一個很高昂的狀态。我刷抖音視頻号這些,我很少能看到一個創作者能持續的出現在我時間流裡,非常少。

戴DEMO:跟内容的需求端和内容生産的邏輯應該是有一些關系,如果你個人生産内容,不可能一直保持超強輸出,有波動很正常。很多作家和作曲家也都是會有波動。

劉飛:對,所以你個體戶必須走品牌邏輯,如果你有波動的時候,你的忠實受衆還不受太大影響,這樣最安全。

戴DEMO:你如果變成叫工業化的内容生産,内容水準穩定性好了,但是天花闆低了。我理解的内容産業無論是文字還是音樂,還是大文娛類的電影之類的,如果想工業化生産上限就是較低的,但是它的穩定性就會有保障,比如好萊塢的娛樂片。反過來,你很難想象那些絕對的、頂尖的藝術大作是被工業化生産,很少。

06 把自己作為資産,保持内在增值并匹配市場需求

蘇傑:那麼可以成為資産的有某些形式的内容,另外剛才 DEMO 說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網絡,劉飛總結成個人品牌。還有什麼呢?這些好像這個都是外在的,我想到一些内在的能力。

戴DEMO:韌性,皮實。

劉飛:我們說把自己作為資産,那這個肯定是算的,你保持自己是一個向上的狀态。

蘇傑:它很難量化,感覺我像剛才說的那個外顯的東西,好像更能夠想象出來。

劉飛:我覺得很難定性,但是其實是比較好檢驗的,你去對比半年前的自己有沒有成長或者變化。

戴DEMO:這個能力是不是比較難被市場定價。

劉飛:對,這也是我想說的,你自己保持内在增值不代表它是一個通俗意義上的資産。很有可能你在哲學上想得很通透了,它不代表這個可以變成一個對外部有收益的資産。

戴DEMO:可能還是要外顯出來,因為資産聽起來是要和别人去交易的東西。

劉飛:對,我舉個例子,我是真心覺得現在的年輕産品經理比我當年厲害的,他們得到的訓練和接觸到的方法論比我們更充分。

蘇傑:從知識、信息、認知和方法論 N 多層面上,他們的起步非常高。

劉飛:對,但是他們拿不到事。他們之所以能拿到這些信息,是因為這些平台都搭起來了,這些産品都做出來了,他們看到的是結果上的東西。

戴DEMO:内在的東西要轉化成外部資産才能被市場定價。

劉飛:說的功利世俗一點,最好是外部資産去牽引着你形成内部資産,當然你可以有一塊自己的精神家園。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5

戴DEMO:我想到一個定義,你内生的學習能力、韌性等等這些我都看不到。但你内生的這些東西轉化成外部的顯性的,無論是個人品牌還是你的作品還是别的什麼東西,隻要市場有需求,我通過這個來标識你,我認可這些東西我可以給你定價。定價高低取決于你這個東西的稀缺性,就是機會成本。

劉飛:這就相當于你在一個市場裡把自己當成一個資産。

戴DEMO:對,假如你賣東西大家是大家的強需求,又沒有什麼競争,價格就很高,這個資産就很值錢。

劉飛:對,我覺得這個視角挺好的,從供需視角先看市場需要什麼,另外就看自己有什麼,你去做匹配,匹配的過程之中提高杠杆。說到現在又說到經濟學原理的那幾個要素,研究明白供給、需求、交易成本。内容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交易的決策成本,别人跟你之間産生關系、連接的時候成本更低。内容和代碼這都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最後還是經濟學。

戴DEMO:對,因為我們談聊到資産,要通過這個市場變現的問題,那肯定離不開供需的基本原理。我們先确定了一點,想完全的撒手獲得睡後收入這個奔頭比較狹窄,極難的。更多的是在不同的階段,你轉化成一個讓自己更輕松、更合适、更匹配自己的一種從社會中換取價值的方式,利用好你的資産。

07 人生并非有迹可循,沒有任何解法可以包治百病

劉飛:我覺得還有一個挺值得讨論的話題,就是機會成本或者機會選擇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一樣。你不能追求同一種資産,不同人之間是不一樣的。我是很羨慕做工業化内容的,我很羨慕但是我做不了。我的内容形式和方式完全不一樣,如果你做流量就必須做大衆。這裡面和我之前掌握的一些技能完全不匹配,就不是一個技能樹。

蘇傑:我覺得這是兩種能力,可能一種是專業能力,還有一種是管理能力。有一些人是更具匠心的,樂于去鑽研手藝的。還有一些人是更善于經營的,就可以去用這種工業化的方式。

劉飛:這個也有一個說法,就是勞動力杠杆。不是你自己的勞動力,而是利用其他人的勞動力作為杠杆。這也是一種杠杆。我們可能把内容作為杠杆,讓内容持續地産生影響力。有些人的杠杆是一個團隊,把團隊帶起來,能讓團隊實現目标。

戴DEMO:這個組織就是 Ta 的作品。

劉飛:對。而且不光是管人,這中間你還要保證輸出結果或者你對内容的認知也很重要。如果做一個這種流量型自媒體,工業化生産的話還是挺複雜的,比想象中難很多。不是說你振臂一呼,大家願意來跟着你玩就完成了。同樣需要内容洞察,隻不過你自己不是輸出内容的人,你是判斷内容的人,你是攢局的人,你是管理流程的人,這是另一套技能樹。

戴DEMO:殊途同歸,根上都是一樣的東西。我跟蘇老師做顧問也是兩種形式,他一對多我一對一,他面向團隊我面向 CEO。但根上都是一方面提供專業技能方面的輔導,一方面提供情緒價值,都是要洞察需求和解決問題的,隻是解決問題的方式不一樣。包括你剛剛提到的攢局的那些人,隻是他們的手藝和傳統的做一把家具的手藝不一樣。我跟潘亂也聊過這個話題,就是有些人天生就擅長或者天賦就在于屠龍術,如果你要讓他去種個莊稼能餓死他,但是要讓他給一個大老闆當個師爺,能當得很好。

劉飛:時局,三國時期的那些人要是在和平時代是很麻煩的。我最近在看史實記載,劉備脾氣也不好的,但是在亂世的時候能稱帝。

戴DEMO:時也,命也。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6

劉飛:最後又會說到納瓦爾,我覺得納瓦爾已經把這個說得挺透了。你還是要找到自己的優勢或者說你自己能力上杠杆比别人高的地方。

蘇傑:到最後其實還是認識自己,自己哪方面更強,喜歡什麼,可以放棄什麼

劉飛:對,我覺得機會很重要,甚至我覺得内在的能力有時候都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關鍵。有可能大家覺得是我的性格内向外向決定了我能不能做這件事,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有可能就是因為你之前做了這些事,别人更認可你接下去做這個事,不然社會不可能給大家任何機會,你從新手重新開始做。

戴DEMO:順着劉飛剛剛講那個話題,回想起來我最早時候還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就因為一次熱心的幫忙攢了一個局,人家達成了很好的結果,可能跟你沒有半毛錢關系,你就是捎帶手的事,但是你得到很大的正反饋,這是不是一個機緣?如果那次我沒有得到正反饋,後續的成長道路就不一樣了。

蘇傑:對,這個真的是機緣。你說我當年入行的時候,我那個為什麼拿到 offer 然後給的那個崗位,後來進去以後實際幹的事兒其實都不是自己選的,其實都是被動的。然後我就一條路子往下走。

劉飛:有點曆史虛無了,但是我覺得确實還是個機會選擇的問題。很多人想象的是我接下來該學什麼或者該往哪條路走,每個人都有一個技能樹闆,我随便挑想成為法師還是刺客,但是實際上不是的,每個人的選擇面都不同,未來也是未知的。

蘇傑:對,大家想象中的都是明牌,但其實是暗牌。

戴DEMO:對,所以我其實也挺質疑經常聽到的一些言之鑿鑿的建議。所以我挺認可孟岩在做的事,他更多的是給輸出一些基本的底層的東西,具體的情況你自己去看你吃透到什麼程度。如果天天售賣我這萬能神藥,包治百病,反而我認為是有種賣大力丸的感覺,挺誤導聽衆的。所以我自己其實也挺謹慎的去給一些确定性的答案,所以聽上去聊了半天老戴在聊這個片湯話好像沒什麼用,但是有些人聽進去了會覺得有啟發。

劉飛:你就是說給一小撮人聽的。我覺得這點也很重要,就是你不要有妄念說你要說給所有人聽,如果你要說給所有人聽,你就得變成另一種說法了。

蘇傑:賣藥的才會說自己的藥包治百病,如果你是一個醫生的話,一定會有一個診療的過程的。

-END-

以上内容為本期播客的濃縮版。長按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收聽本期播客完整版本:

資産理論素材(資産資源杠杆)7

内容 Timeline

[00:02:15] 職場積累的經驗不一定能成為個人資産[00:21:03] 把自己當成資産,更多的是增值創造[00:30:16] 沒有完全的睡後收入,關鍵在于杠杆[00:42:54] 寫作輸出是一種打造資産的低成本杠杆[00:52:40] 短内容成就平台,長内容成就作者[00:61:22] 把自己作為資産,保持内在增值并匹配市場需求

[00:71:50] 人生并非有迹可循,沒有任何解法可以包治百病

相關音樂

片頭: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龜先生

片尾:I Want To Break Free - Queen

— Three Five Ring Road —

編輯:言盡海 & 耳朵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