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風靡的筆仙碟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你們知道它們隻是扶乩的簡化版嗎?
扶乩,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蔔方法,又稱扶箕、擡箕、扶鸾、揮鸾、降筆、請仙、蔔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為鸾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鸾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迹,以傳達神明的想法。扶乩的最早紀錄見于我國東晉時期,唐時傳入日本,由日本傳入荷蘭,再由荷蘭傳入歐美各國,在日本叫做“靈子術”,西方國家稱扶乩的闆為“維吉闆”,研究扶乩的組織叫“靈學會”,能夠組織扶乩和與神交流的人稱“神媒”或“靈媒”。美國前總統威爾遜生前笃信扶乩,有一次乩盤上寫出了許多古代希伯來文,當時在場的人都不認識;英國著名生物學家查理·達爾文的哥哥伊拉斯馬斯·達爾文堅信扶乩,經常在自己家裡組織扶乩會,達爾文曾經參加了一次扶乩會,但中途退場了,達爾文的好朋友、著名生物學家赫胥黎對扶乩雖然持懷疑态度,但經常參加扶乩會,而達爾文的另一位好友、著名科學家華萊士卻是扶乩的堅決擁護者。
扶乩,其實是扶褉。扶乩要準備帶有細沙的木盤,沒有細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筆插在一個筲箕上,有的地區是用一個竹圈或鐵圈,圈上固定一支乩筆。扶乩時乩人拿着乩筆不停地在沙盤上寫字,口中念某某神靈附降在身。術士制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頂部懸錐下垂。架放在沙盤上,由兩人各以食指分扶橫木兩端,依法請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畫成文字,作為神的啟示,或與人唱和,或示人吉兇,或與人處方。舊時民間常于農曆正月十五夜迎紫姑扶乩。
史書上也有多處有關扶乩的記載:據《青瑣高議》載:杭州知府遇一對“雪消獅子瘦”對不出,遍請飽學之士也無對,于是請教扶乩大師沈延年,須臾,沈延年對出下聯“月滿兔兒肥”,對仗工整,令人歎服。
《紅樓夢》第九四回:“我在南邊聞妙玉能扶乩,何不煩他問一問?” 清 昭連 《嘯亭續錄·彭氏科目之盛》:“餘素惡扶乩之事,以為假鬼神以惑衆。”
魯迅 《花邊文學·偶感》:“五四時代,陳大齊先生曾作論揭發過扶乩的騙人,隔了十六年, 白同先生卻用碟子證明了扶乩的合理,這真叫人從那裡說起。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文化遺産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就消失在曆史長河裡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