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我們來說說蕨類植物吧。
其實我之前是很不擅長養蕨類植物的,因為他們往往要求很高的濕度,而且總覺得隻能在熱帶存活,而坐标在上海的我,又非常擔心冬天低溫的問題,但是我這個死馬當做活馬醫的組合盆栽實驗居然異常地成功并且易于打理,所以今天就分享給大家。
實際照片沒有網上那麼fancy
因為我經常出去玩一個禮拜不澆水
當然也側面反映了這個模式易于管理
需要材質隻需要這兩個:淺底大口陶盆,輕質砵底石。
其實當初是想買一個荷花盆,後來發現盆太淺了根本沒法種荷花,索性就改造一下。
為了解決排水的問題,我在盆底加了一層大概2公分厚的缽底石。
因為石頭本身有縫隙,方便排水,同時也可以積蓄一點點水分和水蒸氣,為盆底提供相應的空氣濕度。這樣植物的根就不至于被水泡爛。
除了中間有一盆葉子枯萎之外
其他小蕨在我的放任管理下堅強的活了2年
另外,陶盆本身也是透氣性最好的花盆材質了。
鋪好石頭之後,直接講買來的蕨類植物小苗(包括盆)一起放進去,堆出造型即可。
要注意的是,植物盡量密植,這樣植物與植物之間間隙較小,有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就像下圖這樣。
第一批入駐的植物是狼尾蕨,鈕扣蕨,波士頓蕨,鳥巢蕨,鳳尾蕨和鐵線蕨,除了鐵線蕨死了之外,其他都成功過過了上海的春假秋冬。
目前兩年過去了,除了因為我懶得澆水有些枯萎之外,生長良好。
其實蕨類植物本身葉形很豐富,所以組合盆栽就很好看。我個人很鼓勵大家去試一試盡量多的蕨類組合在一起。
但是如果有一些别的植物搭配, 會很好看一些,形态也更加豐富。
第一優選就礬根。選擇礬根的原因是他們顔色很豐富,而且好打理,最重要的是,抗造。
當然,也可以選擇其他喜濕喜陰的植物搭配,例如玉簪:
或者玉簪礬根一起來,他們本來就是好盆友:
如果沒看錯這是露薇花?
或者一些對濕度不是特别敏感的草花,也是非常适合搭配:我覺得甚至可以穿插着加一些小小的食蟲植物在裡面,控制不好濕度的話,可以先不用把盆子拿掉。
當然,如果你掌握好空氣濕度的終極奧義,可以試試和蘭花混種,當然了我也隻是看看,目前水平和精力都達不到這個水平,可是真的太好看了。
總之,這一盆非常非常簡單的組合盆栽就誕生了,非常符合之前我總結的組合盆栽标準:高低錯落(礬根在春天花季會長很高,以及有很高的花穗)、不露土、習性相近(半陽植物)。
梅雨季節就要來了,現在入手養的話,是非常适合需要高濕度的蕨類生長的。
另外,為了防止細菌黴菌爆發,種下的時候可以噴一次多菌靈。
希望大家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