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汗青”這個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屢見不鮮,最讓人熟知的是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其中的“汗青”是什麼意思呢,有很多人有着疑問。文天祥是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學家、民族英雄,其著名的詩文《過零丁洋》表明了他的志向,讓人十分感動和敬佩。下面具體來說一說。
一、“汗青”的含義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第一個含義是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以火烤竹去濕,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書寫和防蛀,稱為汗青。這個含義是直接含義。第二個含義是指史冊,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汗青就是指史冊。第三個含義是指著作完成。
二、演變的過程
在紙張發明之前,古人記載事情通常是用竹簡。竹簡的制作,是使用上好的竹片,削成長方形,然後再用火烘烤。在烘烤的過程中,原本是新鮮的竹子,就會出現類似于汗珠的水珠,就是“汗青”了。後來汗青漸漸的成為了竹簡的代名詞。後來,短的竹簡常用來書寫曆史傳記,慢慢的汗青也代指史冊了。
三、用到“汗青”的文學作品
最有名的是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也有其他的文學作品用到過“汗青”。比如說,朱熹《答嚴時亭書》:“當時若得時亭諸友在近相助,當亦汗青有期也。”再比如說,唐孫華《葉忠節公挽詩》:“芳名垂汗青,千載永不滅。”
四、類似的詞彙
類似于“汗青”的詞彙,還有“杏林”和“桃李”等等。“杏林”指的是中醫學界,而醫生常常稱自己是杏林中人。“桃李”指得是所教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就是指的所教學生很多,遍布天下。
小結:漢語是博大精深的,一個詞彙後面所代表和蘊含的知識,是值得我們熟知的。而這些詩文和詞彙後面的精神和事迹,更值得我們熟知和傳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詩句中文天祥在山河破碎之際,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舍生取義的精神一直感動着後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