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毛筆行書偏旁部首之“舌字旁”。
今天,繼續分享行書偏旁部首:舌字旁。
舌,shé,常用字,又是漢字部首之一。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用舌作意符的字大多表示用舌的各種動作或滋味,如:舔、舐、甜等。
行書中的舌字旁:
首撇以斜切落筆,随即轉鋒向左快速提筆撇出,短促有力,角度略平;橫畫承接首撇的收筆筆勢,起筆左探,露鋒,稍帶彎度,左邊抗肩角度稍大,右部行筆勿長,略平,收筆稍下壓,略呈拱形;中豎位于首撇的正下方,略左斜;下面“口”字端莊平穩,與上部重心直對。左豎起筆與首撇的收筆平齊,右斜;橫折與左豎留有氣口,右豎左斜角度稍大,與左豎呈上寬下窄之态;底橫勢平,收筆托住右豎。
楷書中的舌字旁:
因行書具有較大的靈活性,所組合的偏旁因字形的不同往往有若幹種寫法,而并非一成不變,甚至連書寫筆順也會有所差異。通常以牽絲引帶、連筆呼應來提高其書寫的速度。
具體字例:
辭 cí
敵 dí
刮 guā
話 huà
活 huó
亂 luàn
舌 shé
舍 shè shě
恬 tián
鸹 guā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紅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