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3 11:34:01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1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保障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作者:廖永安(湘潭大學黨委副書記、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為專章論述、專門部署,充分體現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高度重視。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間的邏輯關系。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各項工作都必須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也必須圍繞這個奮鬥目标去謀劃。

1、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内在邏輯

法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表征。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世界文明發展的曆史潮流和趨勢。指出:“法治和人治問題是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一個基本問題,也是各國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沒有一個不是較好解決了法治和人治問題的。”法律是治國理政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依托。之所以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是因為法治是規則之治、程序之治、權利之治,法治的普遍性、公開性、不溯及既往性、穩定性等内在特征是保障人民權利、凝聚改革共識、彙聚法治力量的重要基礎。從邏輯關系上看,法治既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時也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條件。法治化與現代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邏輯關系,隻有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行,才能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各項事業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因此,強調:“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

法治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保障。西方學者薩缪爾·亨廷頓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性問題:“現代性孕育着穩定,而現代化過程卻滋生着動亂。産生秩序混亂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現代性,而在于為實現現代性所進行的努力。”簡言之,亨廷頓認為,經濟快速發展與政治社會穩定很難兩全。幾十年來,這個“現代化陷阱”被衆多發展中國家反複驗證。然而,西方世界驚訝地發現,中國并未墜入亨廷頓提出的“現代化陷阱”。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深入推進,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迹新篇章。強調:“一些國家雖然也一度實現快速發展,但并沒有順利邁進現代化的門檻,而是陷入這樣或那樣的‘陷阱’,出現經濟社會發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後一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與法治不彰有關。”因此,法治是一個國家保持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是走出“現代化陷阱”的關鍵所在。社會主義法治凝聚着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要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

2、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破除了“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文明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深刻指出,“走什麼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麼樣的法治體系,是由一個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的”“要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不能照搬别國模式和做法”。基于法治化與現代化的内在邏輯關系,我們必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中推進法治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決定了中國式法治現代化道路的本質要求,歸結起來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堅持黨的領導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保障。指出:“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是我國法治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法治最大的區别。”“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具體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我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唯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更好地把14億多人民組織起來、動員起來,駕駛中國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組建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這是黨的曆史上首次設立的機構,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領導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的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一方面,要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統籌依法治國各領域、各方面工作,确保黨的主張貫徹到依法治國的全過程;另一方面,要改進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不斷提高黨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堅持依法執政、依憲執政,确保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行穩緻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根本立場。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中國式現代化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也保證了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主體地位。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必須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就是要保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管理國家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項事業。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使法律及其實施充分體現人民意志。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題中之義。“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着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着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使命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必須積極回應共同富裕的法治需求,努力構建公平正義的收入分配秩序,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以着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社會主要矛盾。

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隻有實現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這五個方面的現代化,才能實現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标。必須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着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闆、強弱項,在法治軌道上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全面推動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3、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點任務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總體要求和重點工作等方面對法治中國建設進行了總體部署,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國,我們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确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标如期實現。

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統籌立改廢釋纂,增強立法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時效性。”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關鍵是突出立法的科學性,提高立法的質量。一方面,要突出立法重點,按照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的要求,加強國家安全、科技創新、公共衛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範風險等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數字經濟、互聯網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領域立法,并統籌推進國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強涉外領域立法,進一步完善反制裁、反幹涉、反制“長臂管轄”法律法規,推動我國法域外适用的法律體系建設。另一方面,要注重在立法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好基層立法聯系點,積極開展立法協商,健全吸納民意、彙集民智工作機制,使立法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努力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紮實推進依法行政。政府是執法主體,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對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建設具有示範帶動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實事求是地指出當前“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等問題嚴重存在”,必須“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法治政府建設要适應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要求,進一步嚴格執法,紮實推進依法行政,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其一,在理念上,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全面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不得法外設定權力,沒有法律法規依據不得作出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其義務的決定,恪守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其二,在體制上,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推進綜合執法,完善基層綜合執法體制機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其三,在工作上,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準,推進執法智能化建設,加大關系群衆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其四,在監督上,強化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約束和激勵行政執法人員自覺主動把“紙上的法律”變為“行動中的法律”。

嚴格公正司法。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緻命破壞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快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首先,要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加快構建科學合理、規範有序、權責一緻的司法權運行新機制。其次,要規範司法權力運行,健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制約的體制機制。最後,要強化對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全面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工作,全面準确落實司法責任制,确保司法活動的各環節、全過程都在有效的監督下進行,促進司法公正,讓人民群衆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加快建設法治社會。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隻有全體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引導全體人民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一方面,培育全社會法治信仰。提升全民普法效果,增強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使法治成為社會共識和基本原則。特别是要發揮領導幹部示範帶頭作用,推動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另一方面,推動全社會踐行法治。要深入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推進市域治理創新,深化城鄉社區依法治理,全面推進基層單位依法治理,廣泛開展行業依法治理,依法維護社會秩序、解決社會問題、協調利益關系、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努力培育全社會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光明日報》( 2022年11月17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