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8-18 09:33:07

現代人工作時間長,下班後已經累得沒力氣說話,更遑論要再犧牲睡眠時間運動,因此,上班族總把“睡都睡不飽了,哪有時間運動”挂在嘴邊,當成推託的說詞,放任身材、體檢報告失控。其實,長時間缺少運動,對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遠超乎想象。

下面,亮健好藥網上藥店推薦一種運動,能讓現代人在忙碌之餘,也可以快速輕松起到鍛煉的效果。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強度不足會變散步)1

慢跑在近年是非常熱門的運動之一,但對于膝蓋不好的民衆來說,就不一定适合,因此,有許多人轉往較為和緩的健走。健走是一種低投入、高産出的有氧運動,運動強度介于散步和競走之間,主要是通過大步向前,快速行走,提高肢體的平衡性能。

健走能提升骨密度、預防失智、減少中風、乳癌等,國外也有研究指出,健走比慢跑更能降低血壓、血糖和膽固醇,可說是老少鹹宜,造成運動傷害的風險也相對低。不過,專家提醒,健走需要達到一定強度才有效,如果健走變成「散步」,就等于白忙一場。

出現以下幾種迹象,就證明你的健走白走了

1、邊走還能邊說話

在進行健走運動時,若還能一邊走、一邊和同行朋友聊天講話,而不會感到氣喘虛虛,那就表示強度不足,必須加快健走速度。如果無法維持快走,健身教練提醒可以改成1分鐘快走、2分鐘慢走的節奏交錯進行,可以消耗更多熱量。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強度不足會變散步)2

2、沒有流汗

在健走30分鐘的時間内,至少要有10至15分鐘最大心率75到80%,因此,如果在健走的過程中衣服沒有汗濕、甚至沒有流汗,那麼就健走無效,并未達到運動效能。

3、運動成效不明顯

如果在進行一段時間的健走、并搭配飲食控制後,體重或運動成效仍差強人意,不妨改變既有的鍛練方式,可以将一天一次的健走,拆成早晚各一段,拉長消耗熱量的效益。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強度不足會變散步)3

4、沒感覺到累、腿也不痠

正常來說,即便是在平地健走,結束運動後肌肉也應該要感到疲乏,才表示運動有效,因此,若是每次健走完都沒有疲累感,并不是你的肌肉強健,而是健走太輕松,沒有達到運動效果,建議可改走有坡度的路段,增加心律。

正确的健走方法

1、手臂保持一定高度

在健走時,可能會出現因為肩關節過于受力導緻肩關節受傷,建議在健走時,手臂前後擺動時要有一定高度,例如往前不要超過肩膀,往後不超過腰部。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強度不足會變散步)4

2、健走的速度

健走不是散步,健走必須要有一點速度速度,一般是每分鐘走90-120步,每小時走4.8-6.3公裡,但是速度要保持好,也要防止跌倒的發生。

3、健走姿勢

健走姿勢一般是擡頭挺胸向前走,不可以彎腰駝背,否則會容易造成腰酸;腳步不要跨太大,保持膝蓋的彈性。另外,健走時是腳跟先着地,腳掌後着地。

4、健走前的準備

和很多運動一樣,先進行熱身運動,做些伸展運動與暖身運動。穿上運動鞋,如果有條件也可以配備護膝與護踝等,帶水杯,适當補充水分。

一周健走幾次合理(強度不足會變散步)5

隻要運用正确的健走方法才能起到鍛煉的效果,注意避免誤區,掌握了正确健走的方法後,可以約上親朋好友一起健走,既不會比跑步累,又比散步的鍛煉效果好,何樂而不為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