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挺多關于家裝弱電布線的讨論。正好我手頭上這個弱電項目也進行的差不多了。
線纜方面共使用六類線12箱:共計3660米;75-5同軸線共計500米;322芯音箱線共計200米;100芯音箱線700米。
接口方面一共布置了59個網絡端口,預留了16個AP位,以及17個監控位。拿出來給大家獻獻醜。
本文打算從四方面來探讨一下家裝弱電
一:用戶的實際需求
二:線路的布置與規劃
三:線材、設備的挑選
四:設備的部署與實際應用
一.用戶對弱電,網絡的實際需求
自身的需求是整個系統規劃的關鍵。
需求最終決定了網絡布置的形式,設備采購的标準及設備專注的方向。
以我自身舉例,規劃了以下幾點需求
1、有線網絡覆蓋
2、無線網絡覆蓋
3、監控
4、常規同軸有線電視覆蓋
5、背景音樂
6、影音室
7、NAS
(這回我們主要講家庭網絡線路的布置。其他細項有機會再開新帖跟大家聊)
二:線路的布置與規劃(重點)(重點)(重點)說三遍
1、有線覆蓋
網絡覆蓋方面我本着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思路,簡單的進行了點位規劃。具體線路就先不畫了。(畫上去非常醜...其實就是嫌麻煩)
嫌看不清的朋友可以點擊打開大圖
看完圖想必大家都會有很多疑問,下面就一點點為大家來解答。
首先以放置電視,或可能放置電視的位置作為關鍵節點
客廳類的為主,卧室類的為輔。
客廳類電視位均布置4條線路,卧室類電視位布置3條線路。
同時客廳的茶幾位,卧室的床頭位輔以單獨一條線路。
使用雙絞線布線,端口面闆采用複用接口,在解決固話線路這一雞肋需求的基礎上,也最大限度的保證了日常使用的靈活性。
解決了家中大部分區域的有線覆蓋,還要考慮到某些特殊位置的特殊需求
例如書房,書房是未來的主要戰鬥位置。 書桌旁布置了六路雙絞線,
為彙聚及多設備應用打下紮實的基礎,同時也布置了監控位及AP位。
影音室是另外一個設備聚集的區域,可能是除設備間外所需網絡設備最多的地方,在這我預留了八路線路。
2、無線覆蓋
看完了點位圖的同學可能會發現,預留的AP位奇多,并且預留位置并不是最理想的AP位。
那這裡就要延展開兩個很多同學經常犯的錯誤觀念了。
首先千萬不能指望一個AP能覆蓋多大面積,能夠穿多少牆,這種錯誤的觀點也催生了各種奇葩的“穿牆王”産品
無線電的特質決定了AP的覆蓋要遵循哪裡沒有布哪裡的特質。
預留足夠多的AP位可以保證全域覆蓋無死角,同時也能讓後期的調試保留更大的可能性。
其次AP位的選擇:家裝不像商業項目,家裝對外觀有着比較高的要求。
此次采用了吸頂AP的方案。所有AP都将放置在吊頂之上,同時配合空調的回風檢修口,保證後期的調試及維護。在外面不會看到任何網絡設備以及設備的燈光。
86面闆式的AP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可惜市場上現存的設備并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不過并不能掩蓋其發展前途,很多廠商也都在積極推出跟好外觀及更好性能的面闆設備。
按照我自己的估算,實際使用5-6個AP即可室内外完全覆蓋,個别重點區域可單獨增強覆蓋。
3、監控
監控方面主要是點位(也就是監控範圍,以達到無死角覆蓋為最佳)的選擇,以及設備的選擇(家用需要考慮美觀度,特别是室内應用,不能太過突兀)。
設備上我們選擇了網絡機,從攝像頭至錄像機全程采用的雙絞線。室内由POE供電(室外複用220V電源,提高可靠性),方便我們整體線材采購及後期布置。也是當前比較主流的監控網絡方案。實際的存儲功能有NAS承擔,減少硬盤的重複投資,提高設備的利用率。
4、常規同軸有線電視覆蓋
同軸線其實沒什麼可以講的。每個電視位預留一條,對衛星電視有興趣的可以每個電視位預留兩條線路,同時在需要放置衛星鍋的地點預留一至兩條線路。
5、背景音樂
背景音樂主要是設備方面的選擇,是選擇有線方案還是無線方案?需要幾個分區?本來對sonos的産品很感興趣,不過sonos的産品還是比較适合使用面積比較小的情況。大空間多分區上匹配的并不是很好。而且價格偏高。最終是選擇了泊聲的解決方案。所有音源也由NAS儲存,同時整個背景音樂可以由任意手持終端來進行控制。
6、影音室
影音室本身也是個比較大的話題,從基礎弱電,到設備的選擇搭配,軟裝、聲學裝修。有很多細項可以鑽研。這裡我們着簡單一下我這裡比較特殊的兩點。
1、影音室的牆面軟裝我采用了模塊化的設計,所有的牆面軟包都是可重複拆裝的。2、所有線路都采用的線槽,而非線管,後期可以随時打開線槽進行更換或維護。
7、NAS
NAS是整個弱電項目裡很關鍵的一點,它承擔了家中所有的存儲任務。監控存儲是由NAS來承擔的,所有電腦的存儲也是由NAS來承擔,書房的大奶機準備好了端口彙聚,未來電腦隻需配置系統盤即可。背景音樂的資源存儲、影音室的資源存儲同樣是由NAS來承擔的,可以說這台NAS是聯通各系統的關鍵節點。
三:線材、設備的挑選。
1、物資采購
首要的一個注意點就是采購渠道。采購渠道不可靠即便是再好的東西也沒有保障,同時良好的售後也是保障一次優良購物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弱電線材的采購均在二手東完成。設備均在各大品牌授權經銷商處采購。
2、線材選購
線材方面的選擇首先應該選擇正規廠家的國标産品。相對應的很多非标産品采用銅包鋁,鍍銅,鍍鐵等材質,并且線徑也經常達不到标準,性能就更别說了。像網線這種埋于牆内,更換困難的基礎線路,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在此基礎上請選擇線徑更粗,用料更好的線材。這遠比盲目的信任某些“高端”品牌要來的靠譜。即便是一個廣受好評的品牌,根據渠道不同,産品系列不同,依舊會有一些比較差的産品出現。所以切勿盲目尊崇“品牌”。
本次項目所采用的網線為山澤(SAMZHE)SZ-6305 工程級六類高速網線;購自京東。
購買時正好活動,約7折入手,折合1米1.834元。
京東
山澤(SAMZHE)SZ-6305 工程級六類高速網線 305米
799元 去購買
講到這裡很多朋友還會有一個問題,是買五類線呢?還是超五類?亦或是六類線?我的回答是:一律采用六類線!
原因有二:
一:從價格方面考慮,六類線并不比低類别的線貴多少,特别是大部分普通家裝用線量其實非常上,即便是比較大的家裝,在整個家裝中占比非常的小。
二:從性能方面考慮,很多朋友會說我五類,超五類一樣跑全千兆。的确如此,但是家裝用料不像普通跳線,線路埋入牆中面臨的是3-5年甚至十幾年的漫長使用期。并且中途換線可能性跟可行性非常的小。同時線路的老化,氧化以及日常使用中會受到各種幹擾,即便是完全不考慮未來能夠支持更高的帶寬,給未來的複雜情況留下更多的安全冗餘也是非常值得跟必要的。
3、網絡附件
這次采用了端口---配線架---網絡設備。網絡附件方面選用了配線架、六類模塊、六類水晶頭、跳線等配件。
這些小配件首先需要滿足你所采用的網絡等級,不要出現六類線配五類模塊的情況,其次個人建議購買網線同品牌的配件,提高相互間的兼容性。這次也一并采用了山澤的産品。
配線架
京東
山澤(SAMZHE) WAN-26 六類 高端工程鍍金版 48口網絡配線架
599元 去購買
六類模塊
京東
山澤(SAMZHE) WAN-06 六類高端工程鍍金版 千兆網絡信息模塊(五隻優惠裝
59.9元 去購買
六類水晶頭
京東
山澤(SAMZHE)SJ-P6100 工程級六類千兆網絡屏蔽水晶頭 100個/盒 RJ45網
119元 去購買
六類機制跳線
京東
安普(AMP)1859247-5 六類非屏蔽跳線 藍色 1.5米
39元 去購買
跳線個人建議還是選用機制線,傳統雙絞線,線徑夠才是王道。
什麼扁平線除非特殊環境需要,一般情況我是不會采用的。
至于所謂的“七類線”“超七類線”在當下的環境中,我是把他們當做幾千塊一米的音箱線一樣看待的,然并卵。
4、AP的選擇
本次的無線AP選擇了UBNT的UAP-AC-LITE。
UAP-AC-LITE是UBNT2015年發布的新品。其售價比較适中,無需布置實體ac控制器、對多AP布置較為友好、擁有較好的穩定性,并且支持POE供電、同時也能夠提供相對不錯的無線速率。在我看來還是非常适合作為家用或者較輕量的企業應用、店鋪應用。
同系列還有不同的型号以适應不同的使用環境。
5、交換機
由于未到設備實際安裝階段,并且預計安裝完畢後設備負載其實相對來說非常的低,同價位的交換機普遍都能滿足使用要求,我反而陷入了困惑。
現階段的預選方案有三:
方案1:UBNT EdgeSwitch系列的ES-48-LITE
EdgeSwitch系列的48口非POE交換機,供有線端口及相關設備使用;Switch系列的US-24-250W,24口POE交換機供AP等POE設備使用。
自家的一攬子解決方案自然是好的,我的強迫症都給治好了。
方案2:華為S1700-52GFR-4P-AC
方案3:思科SG200-50(SLM2048T)
思科跟華為的方案也隻能選擇中低端産品線,一是滿足規劃要求,二是考慮實際性價比。雖然一定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但是總覺得哪裡缺點什麼,這也是我頭疼的地方。不知各位有何好的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