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名言100句?《存韓》,出自《韓非子》,是韓非給秦王嬴政的上書韓非是韓國宗室公子,不希望韓國被秦所滅,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韓非子名言100句?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存韓》,出自《韓非子》,是韓非給秦王嬴政的上書。韓非是韓國宗室公子,不希望韓國被秦所滅。
在《存韓》一文裡,韓非明确反對李斯等人提出的滅韓主張,認為秦國應該讨伐趙國,而不是弱小的韓國。另外,文章還記錄了李斯給韓王的上書,勸說後者不要背叛秦國。
本文選取《存韓》經典名言10句,附上譯文和點評,以飨讀者。
韓事秦三十餘年,出則為扞蔽,入則為席薦。
韓國已經侍奉秦國三十多年了,
在外,它如屏障般庇護着秦國;
在内,它如坐席般供秦國使用。
點評:「韓」即戰國七雄之一韓國,國土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禹州),滅鄭後遷新鄭。韓昭侯在位時,韓國國力最強。韓國四面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因而發展空間有限。不僅國土面積是七國中最小的,而且國力也是最弱的。
「扞」即臂衣,射箭時戴在左手臂上的皮制袖套。「蔽」即車帷,古代車上用來遮擋風塵的絲織品。「扞蔽」合起來就是屏障的意思。
韓非雖有口吃的毛病,但卻是一流的作家。秦王嬴政愛惜奇才,派使者将他請到秦國,想委以重任。韓非聽說,秦國準備滅掉韓國。于是,就上書秦王,勸說其不要滅韓。
這幾句是文章的開頭。韓非說,韓國自知國家弱小,無力對抗強秦,所以,才小心謹慎地侍奉秦國,長達三十餘年。
夫趙氏聚士卒,養從徒,欲贅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則諸侯必滅宗廟,欲西面行其意,非一日之計也。
那個趙國聚集了大量的士兵,
豢養了一夥鼓吹抗秦的說客;
又想聯合其他諸侯國的軍隊,
宣揚不削弱秦國則宗廟将覆。
想聯合諸侯國向西攻打秦國,
已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點評:「趙氏」即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自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之後,國力迅速提升。先後滅掉了中山國、西北的林胡、樓煩,開辟雲中、雁門、代三郡。趙武靈王又重用廉頗、趙奢等名将屢次打敗秦國,大有滅秦之勢。
然而,因趙武靈王在繼承人問題上猶豫不決,導緻自己被活活餓死,趙國陷入動蕩。而秦國卻在此時變法革新,國力超越了趙國。
前260年,趙孝成王讓紙上談兵的趙括接替老将廉頗,指揮趙軍抵抗秦國。結果,在長平之戰中被秦軍打敗,四十萬趙國士卒被坑殺。經此役後,趙國國力衰微,隻能聯合其他諸侯國,一同對付秦國。
兵者,兇器也。不可不審用也。
兵事,
是不吉祥的器具,
一定要謹慎使用。
點評:在韓非看來,一旦秦國對韓國動武,那麼,趙國、魏國、齊國便會聯合起來救援韓國。到時候,秦國未必能赢。而趙國的實力與秦國相當,若秦國輸了,反而是壯大了趙國。
所以,韓非對秦王說:對于攻打韓國這事,您一定要慎重考慮啊!
計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計謀,
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
所以,不能不慎重考慮。
點評:秦王嬴政在鏟除了嫪毐、呂不韋兩大勢力後,開始了他統一六國的戰争計劃。他首先要從六國中最弱小的韓國開刀。聞知此事的韓非,苦勸秦王再慎重地考慮下,不要攻打韓國,要視韓國為心腹。
夫韓雖臣于秦,未嘗不為秦病,今若有卒報之事,韓不可信也。
韓國雖然已經向秦國稱臣,
但不一定不是秦國的心病。
現在如果遇到緊急的事情,
韓國仍然是不可信任的啊。
點評:秦王将韓非的上書下達給丞相李斯看。李斯不贊同韓非的主張,認為雖然韓國臣服秦國多年,貌似忠于大秦。然而,韓國就像人心腹中的大病竈,一旦遇到危急時刻,便會拔腿就跑,不再侍奉秦國了。
非之來也,未必不以其能存韓也,為重于韓也。
韓非之所以來秦國
是想通過保存韓國,
而求得韓王的重用。
點評:雖然韓非文筆很好,但卻口辯之才。導緻他雖貴為韓國宗室,也不能被委以重任。李斯抓住這一點,攻擊韓非是為了想得到韓王的重用,才向秦王上書的。等于說是,韓非隻會忠于韓王,不會接受秦王的任用的。
荊人不動,魏不足患也,則諸侯可蠶食而盡。
楚國人不敢行動了,魏國就不必擔心。
而諸侯國就能如蠶吃桑葉一樣被消滅。
點評:李斯對秦王說,韓國是六國中的最弱小的,所以,可以讓韓王來秦國朝見您。然後,将其扣留不讓他回去。到時候,再與韓國人談判,戰就能得到大量的土地。随後,您再命令将軍蒙武陳兵邊境,不對外說明去處。各諸侯國将會因恐懼而讨好秦國,最終形成有利于統一六國的局面。
昔秦、韓戮力一意,以不相侵,天下莫敢犯,如此者數世矣。
從前秦、韓兩國同心協力,
使天下各國都不敢來侵犯,
已經平安度過了很長時間。
點評:李斯的謀劃雖好,但是,等他來到韓國,卻吃了閉門羹。韓王不接見他。無奈之下,李斯也寫了一封上書,獻給韓王。
李斯開篇寫道,秦國、韓國戮力同心,互不侵犯,使得其他諸侯國都不敢來進犯他們,這樣的平安日子已經很長時間了。
韓居中國,地不能滿千裡,而所以得與諸侯班位于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秦之力也。
韓國地處中原,
土地不滿千裡。
之所以能與諸侯國并列天下,
而且君臣上下能夠得以保全。
憑的是世代侍奉秦國的結果。
點評:李斯對韓王說,韓國國土面積小、勢力弱,之所以能夠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是因為恭敬侍奉秦國的結果。如今,您不接見我,是不是變心了?
今使臣不通,則韓之信未可知也。
如今作為使臣的我,卻無法與您通報;
那麼,韓國是否忠誠已無法讓人知道。
點評:李斯吃了閉門羹,内心苦楚。于是就對韓王說,您不接見我不要緊,但是,這卻讓秦國丢了面子。秦王盛怒之下,必然會先滅韓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