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老街月餅“皮薄餡靓”
東莞陽光網訊中秋和家人團聚,一起欣賞月亮,吃一塊充滿家鄉味道的月餅,是中秋佳節的傳統習俗。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手工制作的月餅慢慢被機械化流水線的生産所取代,傳統的味道也逐漸在消失,讓人覺得十分可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茶山,尋找傳統手工月餅的味道。
制作月餅内餡前,需要加入花生油倒入蓮蓉中,用手揉至揉軟
在茶山老街愛國路,有一家有着幾十年曆史的老字号月餅店,其生産的“老街月餅”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深受街坊的青睐。據悉,老街月餅從1982年到現在一直堅持手工制作,至今已有35年曆史,陪伴着不少街坊的成長。
老街月餅的制作主要分為餅皮和内餡兩大部分,為了傳承不變的味道,制作餅皮的師傅從開店至今都是同一人。最“夠意思”的是650克一盒的蓮蓉雙黃月餅,光是蓮蓉餡就超過500克,名副其實的“皮薄餡靓”,透過餅皮甚至可以看見蛋黃和蓮蓉的顔色。
“制作月餅可是非常講究餡和皮的比例,如果是做650克,皮就是100克,那麼餡就要去到500克以上。而且純手工做出來的月餅口感比較軟膩,機器生産出來的月餅皮和餡都比較硬,所以純手工做出來的月餅會比機器生産出來的好吃。”袁師傅告訴記者。
未加入花生油之前的蓮蓉結塊并粘手
由于專注傳統,老街月餅連口味都是“傳統”的,任由歲月變遷,始終堅持制作傳統的廣式月餅。“現在制作的傳統月餅有以下幾個口味,包括五仁、豆沙,還有市場現在少有的叉燒,主要做茶山街坊、尤其是老街坊喜歡的口味。一般來買月餅的都是上了年紀的比較多,而年輕人大都是沖着月餅味道純正這點來買的。”老街月餅的總經理葉灼光說。
老街月餅記錄着中秋傳統的味道,也見證着這條老街的發展歲月。“我希望我做的月餅能夠陪伴更多街坊的成長。”袁師傅說,“但也希望有年輕人能夠繼承我的這份手藝,傳統的手藝不應該丢掉。”
看似簡單,可是需要“内力”才能讓蓮蓉充分吸收到花生油
加入花生油揉好的蓮蓉開始稱重制作
制作一盒650g的雙黃白蓮蓉月餅,需要500g以上的蓮蓉
老街月餅使用的稱至今已不多見了
将稱好的500g蓮蓉分成4份,并揉成團
在揉好的蓮蓉團中戳兩個“洞”,加入“雙黃”
把“雙黃”揉進蓮蓉團中
内餡制作完成
老街月餅的餅皮最講究,是傳統的廣式酥皮
餅皮加入了由人手熬煮超過3小時的糖漿,因此顔色顯得金黃
包餅皮
手技娴熟的人基本10秒鐘就可揉好一個“成品”
蛋黃隐約從餅皮中透出來
老家月餅唯一一個使用機器的環節——印餅
機器隻是負責“印”,還是需要人工在流水線盡頭“接住”印好的月餅
把印好的月餅揀到烤盤上
一盤月餅等待“上色”
進入烤箱前,為月餅“上色”塗蛋液
師傅要掌控溫度,檢查月餅的成色
新鮮出爐的月餅
放在鐵盆裡等待包裝
裝月餅的鐵盆已有20多年的曆史
金黃的月餅
印戳清晰可見
冷卻後的月餅裝盒進入包裝環節
最後放入鐵盒
開啟食用
皮薄餡靓
光叔就是這家月餅的“掌門人”,與專門負責制作餅皮的旺叔“合夥”35年
老街月餅隐藏在茶山愛國路的老街邊上,真正隻做街坊生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