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謀事,不論遊走得再遠,心中也會留有一方空地,承載自己思念的家鄉。家是人成長的地方,縱使有着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也依舊會覺得溫馨無比。樹木踏着土地,鳥兒有自己的巢穴,而人也有自己燈火可親的小家。
家是人生的驿站,在疲憊不堪時也能稍作休息,補足精力再次向前。人們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們處于屋檐之下,也會有着數不盡的矛盾與争吵。但是如何能夠經營有方,使家業蒸蒸日上,和氣生财,成為人們自古以來的渴求。
對此,老祖宗也曾有言“家有三寶,富貴到老”,家中如果有這三件寶物,那将會助家業發展青雲直上。說到這三件寶物,其實很多家庭都有,隻不過被人們忽視,如果加以重視,也定能有所改善,因為這其中包含着老祖宗的大智慧。
家有醜妻,實乃一寶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人們對于這娶妻之道也常說“娶妻娶德不娶色”,這為人妻更重要的是德行,而不是如花似玉的美貌。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子在擇妻的時候,會為對方的美貌而傾倒,從此一步步陷入陷阱之中,但是生活是柴米油鹽,而莫非兩人的花前月下,随着光陰的流逝,美貌将會不值一提,唯有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人才能走到最後。
沉醉于一時的美色而娶妻回家,但莫不知若是這妻子品行不好,則會發生紅杏出牆的事情,甚至對自身的家業都有損害。在四大名著《水浒傳》中,宋江就曾娶貌美的閻婆惜為妻,可是宋江身為武夫不懂得生活情趣,于是家中的妻子就與旁人勾搭,甚至起了謀心要竊取家中的黃金财物,最終無奈之下,宋江将妻子殺害,而自己也被捕入獄。
可見宋江與妻子之間滿是隔閡,兩人本就不是同路人。在古代的社會中,兩個人在一起則很難分離,若是因為一時的貪圖美色,而導緻家中後患無窮,那真是後悔莫及。而醜妻雖然貌不如人,卻能夠安下心來好好和丈夫一起過日子,這樣長久下去,家業才會越來越興旺。
破棉襖,勤儉之道
在古時候的普通農戶,家中的錢财主要為了解決溫飽,其次才是這穿着,常常一件舊衣物“縫縫補補又三年”,而這破舊的棉襖,雖然看起來不美觀,但是卻能實實在在的起到保暖的作用,而不至于忍受寒冬臘月的涼風,所以這也是家中的寶物。
在生活中,人們常常喜新厭舊,但這樣的行為卻是鋪張浪費之舉。中華自古以來就注重勤儉節約的美德,開家訓之先風的顔之推就極力推崇孔子的勤儉觀念,“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簡單來說就是奢侈了就會顯得不恭順,而節儉會顯得破舊,但是與其不恭順,甯可破舊。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奢侈之風往往是從小事見端倪,在穿着上不考慮實用而注重攀比,這樣長久下去養成浪費的習慣,自會慢慢消耗自己的家業。即使家中錢财萬貫,那也不會傳出三代之久,所以為了家業的長遠考慮,還是要以勤儉節約為主,看似積少但也能成千萬。
三分薄地,維持生活
在古時候的農耕社會中推崇“士農工商”,如果不能步入仕途,那就要忙于農活,自食其力。“民以食為天”,不論生活多不順意,也總要滿足飽腹之欲,這是人生存的基礎。
在先秦時期就曾有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所以在古人的眼中,如果誰的家中有一畝三分地,那就算有了家業,至少不要為溫飽而發愁,這也是家中的寶物。
小結
古人曾說道的“家有三寶,富貴到老”,是古人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所得,但是時至今日這樣的“三寶”可能已經不再适用于當下,但是這其中所折射出來的生活理念卻依然熠熠生輝,值得人們去領悟。
在婚姻之中,擇妻當以品行為先,貌美并不能維系生活;在吃穿住行時,也要以勤儉為主,這樣才能使家業積少成多;在社會上立足,最首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自己的一日三餐,莫要好高骛遠。這樣三種家業的經營之道,是百年來人們所提取的智慧,人們切勿一味忽視,從而導緻“家中三寶”的流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