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波市奉化區有一個藏于山岙的古村,因為風光秀麗,成為周邊遊客旅遊、徒步的熱門首選地,尤其是秋冬時節,這裡色彩斑斓,景色如畫,吸引了大批的遊客前來遊玩。這個古村有一個很詩意的名字——栖霞坑,傳說是鳳凰栖息的地方,現在被評為第二批甯波市曆史文化名村,并入選第三批“國家傳統村落”。
栖霞坑村的名字中帶一個“坑”字,實際上它并不是在“坑”裡,而是在山岙之中,四面環山,村中繞溪,可謂山清水秀。唐朝末年,書聖王羲之的一支後裔看中了這裡的風景,于是搬來居住,形成村落。
栖霞坑村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有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人文古迹。村子裡現存的景觀有長壽橋、式谷堂、顯應廟、長安廊橋、永濟橋、王氏宗祠、筠溪、油竹坪古道和栖霞古道等。
村子居于山谷,僅有一條溪水與外界相通。這條溪水名為筠溪,它發源于村西的山林,穿村而過,注入亭下湖。筠溪是栖霞坑村最美麗的風景之一,村子裡的民居都沿溪而建,村中的風景也都分布在溪水兩側,因此來這裡遊玩也很簡單,隻要溯溪而上就可以了。
筠溪上有三座古橋,自東向西分别為長壽橋、長安橋和永濟橋,它們皆為美麗的風景。
長壽橋建于明清時期,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身全部由大小不一的石塊砌成,橋面微拱,鋪着細碎的鵝卵石。橋北有一座寺廟,名為長安庵。橋下清溪流淌,溪中有很多大塊的石頭。這些石頭比較平滑,因為被橋身遮擋,橋下比較清涼,成為遊客休閑和乘涼的佳地,經常有遊客帶着炊具在這裡野炊。
長安橋是一座廊橋,始建于明代,現存的橋梁是清朝同治初年重建的,微拱的橋面鋪着鵝卵石,橋邊設置有廟堂,供奉着三位神像,是村民們常來燒香祭拜的地方。這座廊橋橫跨溪上,古色古香,成為一處風景。它同時還是一處很好的觀景台,站在廊下觀望,筠溪上的風光和四周錯落的古建築盡收眼底。
永濟橋位于筠溪的最西面,也是栖霞坑村最西面的橋,跨過橋面再往西就是栖霞古道了。永濟橋也是始建于明代,但原橋已經摧毀,現橋是清朝乾隆初年重建的。這座橋也是一座拱橋,它的四面除了青山翠竹以外沒有其它建築,視野比較開闊,是一處休閑和拍照勝地。
永濟橋的北側有一條便道,彎彎曲曲通往山林之中。這條便道就是栖霞古道。栖霞古道開鑿于唐代,通往餘姚唐田村,全長約6公裡,路面由石塊筆鵝卵石鋪成,沿途溪水潺潺、鳥鳴山幽,風光秀麗。據說唐朝時期有400多位詩人先後走過這條古道,因此它成為古時唐詩之路的一部分。這條古道一年四季皆有美景,成為徒步愛好者們登山賞景的帶來之地。
長壽橋和永濟橋之間長約一公裡長的溪段兩側排布着鱗次栉比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或青磚黛瓦,或黃牆木門,背倚青山,面對清溪,古樸而甯靜。陰雨天時山谷雲霧升起,缭繞在這些古建築之間,如詩畫一般美麗。
在這些古建築之間還有一個地方值得說道,它就是村東的顯應廟。這座被修繕一新的紅牆式建築建于清朝雍正年間,但它始建于明朝時期,曆史相當悠久。顯應廟是整個村子裡王、周、何、孫四姓的宗廟,也是村子裡除小橋流水之外,最為醒目的景觀。
如今的栖霞坑村已經成為甯波知名的旅遊鄉村,村子裡有許多民房被改建成民宿和農家樂。一年四季來這裡休閑、觀光和徒步的遊客從來沒有斷過。
旅遊小貼士:
1.門票信息:免費
2.地理位置:浙江省甯波市奉化區溪口鎮
3.自駕導航:用導航軟件搜索“栖霞坑村”,按照導航的指引前往即可。
4.公共交通:高速車(火車)——甯波站——乘坐988/987路——公交溪口站轉乘571路公交車,在栖霞坑村站下車。
這裡是楚語樂遊記,推介優美風景,記述旅途風情,每日更文,歡迎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