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龍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雖然它的曆史很短,但卻一路乘風破浪,把比它曆史早遠得多的上龍類趕盡殺絕,是海陸兩栖動物。
影片《侏羅紀世界》中的滄龍
它生活于白垩紀的馬斯特裡赫特階(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海洋中,分布于世界各地。
第一具化石于18世紀末期在荷蘭默茲河附近的白垩岩層中被發現。曾經被歸類于鳄形超目的卡普林鳄,也是滄龍屬的一個次異名。
頂級掠食者進化之路
這種海洋掠食王者的祖先來自陸地,隻是一種小型蜥蜴——崖蜥。它們的進化曆程一直是個謎,直到1989年達拉斯蜥蜴化石的發現,使得滄龍與其祖先之間失落的演化環節得以合理連接。
古海岸蜥生存于距今約9500萬年前,一直面臨陸地上的恐龍的威脅,于是它們逃入海洋。300萬年後演化成達拉斯蜥蜴。漫長的演化過程中,它們的腳趾變成蹼足,所以再不能在陸地上行動了。600萬年的時間,又使他們從1米長的小蜥蜴,變成了19.8米的巨大滄龍。
海洋猛獸的食物來源
滄龍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颚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鳍狀肢的鳄魚。
海洋中食物充沛,但是競争激烈。滄龍最主要的食物有蛇齒龍、金廚鲨、海龜、薄片龍等。金廚鲨是遠古鲨魚的一種,體長可達到8米,是兼具速度與耐力的中型掠食者。滄龍的體型在演化中逐漸變得龐大,性格愈發兇猛,科學家推測,一隻成年滄龍可以對抗幾隻金廚鲨。在8200萬年前,金廚鲨滅絕。
目前已知最小的滄龍類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長3到3.5米,可能生活于岸邊的淺海,用它的球根狀牙齒捕抓軟體動物與海膽為食。體型較大的滄龍類是霍夫曼滄龍,極限體長21米,重33噸左右。
晚期最後的進化
在滄龍進化的最後階段,它們顯示了一種有趣的進化趨勢。原始的滄龍身體修長,遊動起來像鳗魚,然而一段時間後,他們的身體變得強壯了,漸漸地隻靠擺動尾巴遊動,像一隻鲨了。這個過程在帕克索龍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這種龍是科學家們知道的最晚的滄龍,作為趨同進化的一個實例,它們的身體很接近于魚龍了。
在白垩紀晚期,滄龍、蛇頸龍和上龍在生物大滅絕中和恐龍一起消失了。這些巨大的海生爬行動物位于一長串食物鍊的最頂端,但這條食物鍊在6500萬年前斷裂了,于是再也沒有充足的食物供它們繼續存在下去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