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

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22:09:46

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來源: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謠言:兒童發熱,捂一捂,出出汗就好了,不用吃退熱藥 ,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兒童發熱捂一捂)1

6歲寶寶發燒捂出汗能退燒嗎

來源: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

謠言:兒童發熱,捂一捂,出出汗就好了,不用吃退熱藥。

辟謠:

什麼是發熱?

發熱是指機體在緻熱原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發生功能障礙,導緻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即體溫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臨床上,通常将肛溫≥38℃或腋溫≥37.5℃定義為發熱。發熱是由于炎性細胞因子和前列腺素共同作用下的中樞性反應,可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發熱可影響機體的物質代謝、生理功能及防禦功能。雖然中等程度的發熱可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對病原體或腫瘤的防禦能力,但持續高熱可引發細胞變性壞死,甚至發熱相關的細胞因子風暴,危及生命。因此,恰當使用解熱鎮痛藥是必要的。

捂一捂就能退熱嗎?

老一輩人認為,發熱捂一捂,隻要汗發出來,體溫就能降下來了。一般來說,人體持續發熱時,體溫中樞會發出降溫指令,這時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呼吸加快,促使身體散熱,并開始大量出汗。

但是低齡兒童體溫調節機制較弱,汗腺發育不完全,如果再穿上厚厚的衣服或裹上厚厚的被,則可能因為無法正常散熱而越捂越熱,導緻體溫升高不退,進而引起呼吸困難,出現高熱驚厥甚至休克等危險。

而且,如果孩子大量出汗,可能造成大量電解質丢失,引起電解質紊亂,還有導緻脫水的風險。而大量的脫水也會造成血液濃縮,有效血容量減少,嚴重地影響散熱,腎功能受損。

因此,孩子發熱必須及時做相應的處理,千萬不能在孩子發熱的時候捂汗。

兒童如何退熱?

兒童退熱治療的主要目标是減輕發熱所緻的不适,即改善舒适度,而非單純恢複正常體溫。

孩子發燒後,如果精神狀态尚可,可先采用物理降溫的方式,如降低室内的溫度(大約在24℃)、減少穿着衣物等,同時應讓孩子補充飲水,并用溫毛巾敷頸動脈、腹股溝、腋窩、額頭、背部等,促進散熱。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共識及臨床研究均認為,2月齡以下的嬰兒、新生兒應禁用解熱鎮痛藥,2月齡以上兒童體溫≥38.2℃或因發熱出現了不舒适或情緒低落時,可采用退熱劑,推薦應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需要強調的是,兩者雖然都是非甾體抗炎藥物,但是對乙酰氨基酚沒有抗炎作用,隻有鎮痛、解熱的作用,而布洛芬具有抗炎、鎮痛、解熱的作用。對乙酰氨基酚可用于2個月以上的孩子,布洛芬隻能用于6個月以上的孩子,而且不要給頻繁嘔吐、脫水的孩子使用,以免産生腎損害。用藥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良反應的發生,如肝損傷、皮疹、胃腸道反應等。注意兩種藥最好不要混合服用,退熱藥物多在30~60分鐘後起效,不宜短期内重複使用,應間隔4小時以上,一天用藥不要超過4次。如果用藥後體溫沒有下降的趨勢,則需及時就醫。

劃重點

兒童發熱捂一捂,出出汗,不用退熱藥的說法,沒有臨床證據支持,且潛在的并發症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建議及時選用物理退熱方法,或在兒童體溫高于38.5℃時擇機應用退熱藥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