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申梨 川觀新聞記者 曹凘源
中航寶勝(四川)電纜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
2021年,綿竹市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246.17億元,占地區生産總值的65.3%;民營經濟貢獻稅收67.8億元,占全市稅收總額的96.3%;民營經濟吸納就業人數占就業登記總人數的90.7%。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96.2%,科技型中小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
在6月26日舉行的綿竹市2022年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記者獲悉了這樣一組數據,和往年一樣,民營經濟依舊占據綿竹全市GDP的半壁江山,而随着數據一起出台的還有37條“頂配”的穩住經濟增長措施,真金白銀支持民營企業走向更為廣闊的舞台。
作為我省縣域經濟傳統強縣,綿竹自1998年以來,連續24年舉辦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時間的積澱下,2021年中國西部縣域經濟百強縣榜單中,綿竹取得了第46位的成績。立足新發展階段,如何繼續突圍,實現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記者借着大會的“餘熱”,對綿竹市民營經濟發展進行了實地探訪。
出台“解渴”政策 為民營經濟“輸血造血”壯實力
四川潤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正在觀測酶解蛋白産品數據。
疫情反複、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過去的兩年裡,四川潤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孔凡勇覺得各類挑戰不小。作為潤格生物的“掌門人”之一,他深切感受到國内外經濟形勢變化對民營企業發展帶來的一些陣痛。
如何打破桎梏?這個問題一直持續到6月26日,綿竹市2022年民營經濟發展大會召開才有了眉目。
“市委、市政府不僅表彰了民營企業增長十強、民營企業十強、優秀個體工商戶、特别貢獻金融機構,還拿出真金白銀對符合本地獎補政策的475家企業兌現了獎補資金。”孔凡勇介紹,大會現場發布的《綿竹市關于紮實穩住經濟增長若幹政策措施》,再次釋放出市委、市政府鼎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烈信号,讓企業家充分感受到了“溫暖”。
記者注意到,《綿竹市關于紮實穩住經濟增長若幹政策措施》包括8個方面、37條具體舉措,與前不久德陽市出台的穩住經濟增長措施如出一轍。特别是“全面落實增值稅留底退稅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穩定産業鍊供應鍊”等方面的政策備受企業關注,為民營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當下,民營企業正面臨重重挑戰,相信有了黨和政府做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強後盾,全市民營企業一定能在一次次淬煉中變得越發堅韌。”孔凡勇說。
當好“娘家人” 助力民營企業輕裝上陣逐鹿市場
6月29日,德陽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锂電新能源材料項目建設現場,高溫之下,工人們分秒必争搶進度,施工機械的轟鳴聲、施工工具的捶打聲交織在一起,不斷為項目建設提速。
“自3月22日項目動工以來,項目建設一天一個樣。”在德陽川發龍蟒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田有洪看來,要“突破”,更要“進擊”,锂電新能源材料項目作為省重點項目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德陽、綿竹兩級政府把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插在工地上,抽調黨員骨幹和産業助理當好企業“娘家人”,全程參與、實時跟進,随時解決項目中的保障要素,推動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不僅如此,結合本地實際,在民營企業家沙龍、民營企業纾困解難懇談會、銀企對接等系列活動中,市委書記、市長與企業家一起,共同謀劃發展大計,指導企業用好、用足、用活扶持政策,進一步當好消除企業發展桎梏的“服務員”、傾聽發展的“知心人”、解決問題的“幫扶人”。
四川瑞馳拓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一線技工正加工超細研磨設備零配件。
同時,為支持園區企業瑞馳拓維擴能增産,四川綿竹高發投資有限公司今年還投資3700萬元,打造綿竹高新區孵化基地高端裝備制造基礎設施擴建工程項目,解決了瑞馳拓維近12000餘平方米的廠房需求,幫助企業輕裝上陣逐鹿市場。
科技創新“領航” 書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答卷”
劍南春集團公司的大唐國酒生态園釀酒工程項目建設現場。
走進劍南春集團公司裡,不論是釀造車間還是包裝車間,都呈現出滿負荷生産狀态,工人們開足馬力忙生産,力求每一筆訂單都能以最佳的質量、最快的速度送達市場一線。與此同時,大唐國酒生态園二期釀酒工程項目已經完成投資1.5億元,谷殼蒸煮車間土建工程已完成主體建築的80%以上,3号、4号釀酒車間正在進行地基施工,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我們一邊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優質原酒産能不足、市場競争壓力持續加大等不利因素影響,一邊抓市場拓展和技改擴能,訂單量不斷飄紅,呈現産銷兩旺的良好勢頭。”劍南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鄧曉春介紹,在綿竹市委市政府的強力支持下,2021年,劍南春集團公司實現工業總産值216.37億元,同比增長33.36%;實現營業收入166.08億元,同比增長30.08%;上繳稅金53億元,同比增長32.43%,取得了曆史最好成績。
白酒産業,是綿竹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縱觀綿竹市白酒産業跌宕起伏的成長曆程,不難發現,重創新優驅動、抓項目增後勁、拓市場強機制、惠員工保穩定,成為劍南春集團等各梯隊白酒企業成功突困的制勝法寶。
這樣的發展思路同樣根植于其他的企業中——四川思特瑞锂業有限公司僅用了5年時間,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成長為業内知名的、擁有領先技術能力的綜合性新能源锂電基礎材料制造企業;四川綿竹鑫坤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注重自主創新,成為國際汽車賽車曲軸連杆供應商;中航寶勝(四川)電纜有限公司在特高壓電纜方面成績顯著,成為西南地區線纜行業标杆性企業……
中航寶勝(四川)電纜有限公司的換位導線設備。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企業開展自主研發和産學研合作,全力推進成果轉化,在綿竹,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先進制造類企業走上“高精尖特”發展道路。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