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天下第二行書”顔真卿《祭侄文稿》,被台北故宮博物院出借給日本博物館進行展出。雖然海峽兩岸争議聲不斷,1月15日,展覽開幕式還是在東京如期舉行。
顔真卿真迹吸引了大批觀衆
以上三圖由上海覺群書畫院院長樂震文拍攝
但是,在現場的網友發現,博物館制作的若幹相關文創真的令人生氣又無語!
其中有款醬油碟,
選取了集文稿中“愛”“心”兩字。
截圖自梨視頻文化的秒拍視頻
還有文稿中飽含着血淚裡的16個字:
“賊臣不救,孤城圍逼,
父陷子死,巢傾卵覆。”
竟被印在仙貝的包裝紙上!
圖自網友@傑尼龜廚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
安祿山兵變
顔真卿的兄、侄顔杲卿和顔季明為抗擊叛軍罹難
顔氏一門死于刀鋸者三十餘人
顔真卿遍尋顔杲卿父子的遺骸,
卻隻找到顔杲卿的一足和顔季明的頭顱
悲憤莫名之際
揮淚寫下《祭侄文稿》
這飽含血淚的文字
真的适合做成零食的包裝袋嗎?
網友喊話: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你們根本沒懂“祭”字
更沒懂血淚之文的精神内涵!
還有網友在痛心擔憂:
隻想知道國寶什麼時候完好回家?
顔真卿《祭侄文稿》簡介
《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書法家顔真卿所書,被譽為“在世顔書第一”“天下行書第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蘇轼《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法帖”。但是《蘭亭》僅剩摹本,《祭侄文稿》卻是實實在在的真迹。
《祭侄文稿》全文共計23行,234字,中間塗改有30餘字。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可以說是一件保存至今且十分難得的唐代書法真迹。
在這篇遲來的祭文一開始,他叙述個人的身份和侄子生前狀況,文字節奏平緩,筆墨也比較清淡,轉入祭文正題之後,他的字形變大、筆畫變粗,用墨也開始濃了起來。
他寫道,侄子從小就很出衆,正期望着做個好官。可誰想安祿山起兵造反,他們兄弟極力抗敵奪回土門,急挫叛賊的威風,可是卻因為賊臣擁兵不救,讓常山成為孤城。
“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通篇作品,顔真卿在“父陷子死”四個字筆墨最重。他質問蒼天:“是誰制造了這場災難讓你遭遇如此殘害,再多的軀體哪能贖回你的真身!”
“攜爾首榇,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顔。”他寫到亡侄的“首榇”(放頭骨的棺)在三年後才被收得歸葬,短短幾行裡改了又改,“嗚呼哀哉”,都是用草書連寫。
最後,他告慰亡侄“再等一個好的日子,再選擇一塊好的墓地埋葬你,你的靈魂如果還能知道這一切,請不要埋怨在這裡長久做客。”文字如江河一般傾瀉而下。
《祭侄文稿》一共23行,234字。由于情感激越,這些文字時疏時密,墨色有重有輕,甚至有“枯筆”的痕迹。顔真卿長期積累的書法功力在悲壯的情緒下揮灑而出,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這張薄薄的紙片最珍貴之處在于是極其罕見的唐代書法真迹。
《祭侄文稿》寫于公元758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曆史。在中國,宋元以前保留的書畫真迹不多,曆經戰亂還能流傳至今的書畫基本上都是稀世之珍。
由于書畫都是在紙或者絹上繪制的,所謂“紙壽千年、絹壽八百”,相比玉器等耐儲存的文物,書畫的生命極脆弱,光線、空氣潮濕度、微生物等都可能帶來一定的損壞。
也正是這種珍貴性,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現存最早西晉書法作品《平複帖》,以及黃庭堅《諸上座》卷和米芾《苕溪詩》等,都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1984年起,台北故宮博物院陸續精選出70件名作列為限展品,規定每次最多僅能展出42天,展後須休息三年以上,《祭侄文稿》也在其中。它上一次展出還是在2008年的“晉唐書法展”。
(綜合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網、梨視頻、新浪微博、@傑尼龜廚)
(來源:北京晚報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