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醫院裡就接待了一位54歲的劉女士,稱自己在一個月前一次戶外活動後,便開始出現腰背部酸痛的症狀。雖然在平躺時疼痛會得到緩解,也沒有出現胸悶氣急、惡心暈眩等伴随症狀,因此一開始并沒有引起重視,但是一月以來在服用一些藥物後還是沒有本質改善。
在進行體格檢查以及x線片的輔助檢查後,劉女士被初步确診為胸腰椎急性壓縮性骨折以及骨質疏松症。這結果讓劉女士及其家人大吃一驚,劉女士也才五十出頭,并不算是步入老年,怎麼就患上了骨質疏松症呢?
從醫學定義上說,骨質疏松症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千百年來骨質疏松一直肆虐着大批人群,但是這其中的絕大多數人對骨質疏松症并不了解,甚至認為“木成變朽,人老骨脆”是天經地義的事,而對其聽之任之。
從中醫上說,骨質疏松症多歸屬于“骨痿”“骨痹”等的範疇。而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強身健骨自然需要後天脾的滋養,脾虛則運化失司,氣血生化無源,骨骼得到不精微物質的灌溉則骨痿,因此不僅是鈣類物質的缺少,脾虛也是引發骨質疏松的一大因素。
通常來說,若按照病發原因來進行分類,其可分為最為常見的原發性骨質疏松症、較為罕見的特發性骨質疏松症和由于疾病或服用某些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及某些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繼發性骨質疏松症這三大類。
據調查,骨質疏松症的男女患病比例為1:1.9,而其中女性患者的平均年齡為70歲左右。這種I型骨質疏松症多見于50~70歲的絕經婦女,由于婦女絕經,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明顯減少,從而誘發了此類骨質疏松症。
在有機基質中沉澱為鈣鹽前,骨組織形成的主框架成分是蛋白質,因為絕經而導緻雌性激素明顯減少,因此骨量的形成也相應減少。
不僅如此,雌性激素的減少還會導緻甲狀旁腺與骨組織的關聯更為密切,使骨組織更容易将鈣從中釋放出來,日積月累下,骨質便慢慢疏松。而這位劉女士會在五十歲後患上骨質疏松就是這種絕經後骨質疏松症,而也正是這種病症的普發性導緻如今越來越多的半百女性患上骨質疏松症。
原發性骨質疏松中的II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症的發病率在男女中的比例就相對平衡,因其是器官老化導緻的器官功能衰退而引發的,腎髒内1α-羟化酶的減少,這使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的維生素D3的量減少,而活性維生素D3的減少,會影響腸道對鈣吸收的減少,再加上老年人攝食量少,從食品中攝入鈣的量也随之減少。
這兩種病症的主要表現皆為腰酸背痛,I型可能還會導緻身高縮短以及駝背。
二、如何判斷是否骨質疏松了呢?包括這位劉女士在内的很多人以為隻有年紀大了才會換上骨質疏松症,其實不然。由于這位劉女士常年久坐辦公室,且步入了絕經階段,平日裡也幾乎沒有出去運動過,這正是這個年紀的女性最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症的關鍵因素。女性過了五十歲後患上骨質疏松症最明顯的症狀表現為疼痛,其次是身高縮短、駝背、骨折以及肺部受壓而發生呼吸功能的障礙。
但是,猶如其他疾病,骨質疏松也有早期、中期和後期之分。如果我們對此病的認識有個全面提升,采取措施把疾病控制在萌芽階段,我們就有可能避免出現病人晚期的痛苦。因此,女性懂得骨質疏松症早期的症狀對于自身健康和保護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是從生活中的蛛絲馬迹來發現。可以先看自己是否有出虛汗、腰背酸痛、腳抽筋和牙齒松動的情況,是否有骨質疏松的家族史,是否有某些疾病史和用了某些藥物的曆史等。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最為方便且相對科學的辦法就是定期測量一下老人的身高并與年輕時候進行對比,如果出現明顯的縮短,那一定要提高警惕,盡早來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
但是據國外某報道,一些老年女性的身高從55歲到75歲可以下降6~12厘米,因此這個方法雖然簡單,還是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
第二,可以選擇做骨密度測定。但是由于受條件和經濟上的限制,并非到處都能做骨密度測定。
最後,可以選擇定期來醫院做系統的體檢,不僅可以測定骨密度,更可以預防和盡早發現并治療某些疾病。
三、吃鈣片可以補鈣嗎?大多數的人都知道預防以及治療骨質疏松症少不了“鈣”的幫助,那到底要怎麼補鈣呢?喝補鈣奶粉,吃鈣片,吃保健品等等真的有用嗎?實際上,補鈣并不僅僅像看上去那麼簡單。
要研究何種鈣劑最佳,就包括了劑型、純度、酸堿度、服用劑量等等各項指标;鈣與其它成分之間的相互影響、甚至是服用者當前所處的生命階段都會對鈣劑的選擇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在追求完營養價值和醫學價值後,考慮到經濟狀況,還要探究鈣劑的性價比等等。以碳酸鈣為首,乳酸鈣、葡萄糖酸鈣這三種是臨床上的補鈣的劑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
實際上,鈣片的作用原理很簡單,就是幫助人體更好的形成鈣離子,并幫助骨質更優地吸收鈣離子。因此在自行選擇補鈣産品時,不能隻聽廣告講的有多天花亂墜,最重要的是先看該産品是否有合法批準文号,是否是正規廠家生産的。接着就要看鈣制的含鈣量。
一個負責任的鈣制劑廠家和鈣保健品廠家都會在産品的說明書上标明其鈣含量。不論其标注的是鈣化合物的量或為鈣元素的量,我們都可以通過計算來推斷是否合适。
那選對了鈣劑又該在什麼時候吃最為合适呢?答案便是在晚上臨睡前。從清晨到傍晚,人體會不斷地進食,而食物中的鈣含量也不可小觑,根據實驗數據顯示,人體一天單靠進食可以攝入的鈣含量可達300至400毫克甚至更多。因此,毋庸置疑,臨睡前便是一天之中人體消化完成度最高的時刻,人體在夜間也幾乎不再進食及攝入鈣,但是鈣卻依然會随着身體的新陳代謝随尿液排出。這樣入不敷出的循環會導緻骨髓中的鈣“離家出走”來随尿液排出而不斷減少。
不僅如此,人體在夜間的各激素分泌水平也普遍低于白天,即夜間人體可刺激産生的鈣要遠小于白天。因此臨睡前補鈣無疑是不二之選還,甚至還有能幫助人體鎮靜,有助于睡眠。
四、其他補鈣以及預防骨質疏松的辦法補鈣除了吃鈣片,從方法上講其實不勝枚舉,例如:食補、藥補、運動補、保健品補等等這些都是治療的良方。
女性步入絕經期,更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的一大原因就是缺乏運動,因此合理的運動鍛煉不僅能有效緩解骨質疏松更能科學預防骨質疏松。對于年輕人來說,承重和對骨骼作用較強的運動(如跑步、足球、籃球、舉重和其他劇烈的運動)對于骨量的增加效果都非常好。
對于還未絕經的女性來說,隻要月經期保持正常,體操、跳舞、溜冰對于塑造強壯的骨骼也是非常有益的。對于已步入中老年時期以及一些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症的人,若發現骨密度降低明顯,特别是脊柱和髋骨的密度降低明顯,則應該預防避免強度過大或者容易造成跌跤的活動。步行或爬樓梯的運動強度雖然不大,但是,這些活動對于延緩骨質流失也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可以長期安全堅持下來。
由于骨質疏松症導緻的骨折多發生在腰椎、股骨上端等處,因此,相應的肌肉鍛煉也應以四肢和腰背部為重點。較為推薦的便是四肢訓練和腰背練習,通俗來說便是一些負重的動作訓練。
出于對劉女士狀況的分析,其家族中并未有人出現過類似的骨質疏松症的症狀,而如今她的症狀也并非十分嚴重,再輔以藥物膏藥的治療下,可以每天為自己定下一個步行目标,拒絕久坐,每隔半個小時可以站起來活動一下,甚至可以預防一些勁椎病的發生。
切記,定期鍛煉有諸多好處。其不僅可以維持骨髓強度,防止骨質疏松症,而且,通過提高身體的協調、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減少跌跤的機會,同時,也可以增強心肺機能,提高精力。
四、總結
随着時代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都在不斷改變與進步,但是也正是因為人的壽命大大地延長了,骨質疏松症就随着年齡的增長而呈現出同步上升的趨勢。不僅如此,機械化、信息化的時代裡,人們的體力活動愈來愈少,随之骨骼受到的鍛煉也愈來愈少,人類缺少了肌肉對骨骼的牽引,骨質疏松症的發病率就愈來愈多了。
現代生活在帶給人們舒适的同時也帶來了對健康的威脅。因此我們在享受現代的先進時也不要忘了勤于鍛煉,保持自己健康的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