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從1994年誕生到成為商業巨擘,亞馬遜如何做到持續變大、變強的同時,還能長期保持活力?
21讀書
略微了解亞馬遜的人都知道,它獨到的公司管理與經營哲學,走在前列的創新産品模式……一直被很多大廠津津樂道,深入研究和效仿。
其中,最著名“day 1”(永葆創業精神)。
從1994年誕生到成為商業巨擘,創始人貝索斯用了哪些方法來保證它持續變大、變強的同時,還能長期保持活力?
1998-2020年,貝索斯每年都會給股東寫一封公開信。這些信充滿了智慧,是非常寶貴的、實戰級别的教科書,非常有啟示作用。
而關于亞馬遜如何堅守Day 1,貝索斯在多封信中都有探讨。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甯向東教授在《亞馬遜編年史》一書中,也進行了詳細的梳理與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貝索斯的商業思維與管理智慧,值得一讀。
01
公司大了,為什麼要永遠堅守創業第一天(Day 1)?
圖 / 圖蟲
2015年,亞馬遜的員工總數從2010 年的3萬名發展到23萬多名,已跻身為世界一流企業。
但在2016年的股東信中,貝索斯卻大講特講“大企業病”,希望亞馬遜繼續保持創業第一天(Day 1)的活力。
這封信從一個問題開始。
貝索斯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傑夫,第二天(Day 2)會是什麼樣子?”
貝索斯寫道:20年來,我一直要求公司保持在創業第一天的狀态。我經常思考怎樣做,才能幫公司保持住創業第一天的狀态。
在“第二天”的時代,業務停滞,大家都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接着要經曆難以忍受的、痛苦的業績下降階段,最後企業被拖垮。這也就是我們必須要堅守創業第一天狀态的原因。
我敢肯定,企業的衰敗會以一種非常緩慢的速度進行着。特别是對那些功成名就的公司,處于“第二天”狀态的日子可能會很長,但無論時間拖得多長,最後的命運終不可抗拒。
我一直在想關于抵禦“第二天”到來的好辦法。我們需要怎樣的技術,需要怎樣的技巧?一家大型組織,究竟該如何保持創業第一天的活力?
這些問題不會有簡單答案,因為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考慮很多因素,也有多種解決問題的路徑,當然也有很多“坑”。我雖然不知道全部答案,但有很多思考。
其實在信中,貝索斯從四個方面給出了他的思考,或者說就是他的答案。
第一,真正地癡迷于客戶;
第二,拒絕形式化;
第三,擁抱外部趨勢;
第四,高速決策。
02 客戶是完美和“貪婪”的,
滿足他們就要不斷去創造
圖 / 圖蟲
首先,還是“客戶至上”。
在亞馬遜的價值觀中,“客戶至上”排在第一位。在流行的看法裡,取悅客戶(delight customers)是大家都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在 1997 年的緻股東信中,貝索斯強調了一個新的說法:癡迷于客戶(obsess over customers)。
他寫到:從公司開張之日起,我們就全力盯準客戶,為客戶創造價值,并且讓他們感到這種價值是無可拒絕的。
在 1998 年的緻股東的信中,貝索斯再一次強調了他對于客戶重要性的認識。他認為亞馬遜要力圖成為全世界最以客戶為中心的公司。而客戶是有感知力的、聰明的,品牌必須名副其實, 不要和客戶耍滑頭。
同時,他不斷地提醒員工要心存敬畏,每天早上要誠惶誠恐地醒來—不是因為競争對手而惶恐,而是因為客戶。隻要沒有其他什麼人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務,客戶就會始終對亞馬遜保持忠誠。
而在2016年這封“盛世危言”的股東信中,關于“客戶至上”,貝索斯說的更多。
做好一個業務有很多方式:可以以競争對手為中心,可以以産品為中心,也可以以技術為中心,還可以以商業模式為中心,不一而足。但在我看來,把癡迷于客戶作為中心,才能對創業第一天的活力做出最大程度的保護。
為什麼這樣說呢?以客戶為中心的方法有很多優點,其中最大的優點是客戶總是完美的、奇妙的、不滿足的,即使在他們聲稱自己很高興而且生意看起來不錯的時候,也是一樣。他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在骨子裡總是希望得到更好的東西,于是,你想取悅客戶的願望就會驅使你從他們的角度出發去進行創造。
保持創業第一天的狀态,我們需要耐心試驗、接受失敗、培育新的種子業務,以及保護業務成長,當看到客戶滿意時要加倍投入。而癡迷于客戶的文化,能最大程度地創造條件,讓前面所說的一切都實現。
03 拒絕形式化管理:隻看數字和指标,很危險
圖 / 圖蟲
拒絕管理的形式化,是貝索斯保持創業第一天狀态的第二個答案。
當公司小的時候,組織管理會較多地依賴于領導者的直覺。因為公司小,很多東西憑借腦力都可以控制,所以,基于直覺和經驗的管理不僅在現實中可以做到,而且也可能高效。而當公司規模大了之後,業務和組織的複雜程度都增加了,客觀上公司就要靠制度,靠預算,靠計劃指标,靠指标考核。
貝索斯說,這些形式化的東西,包括靠數字、靠指标進行管理,很多時候是危險的,這也是“第二天”的标志。
他在信中寫道:流程是形式主義的好例子。
從道理上說,好的流程可以幫助員工,讓他們服務好客戶。但如果處理得不好,流程本身就會變成問題,在大型組織裡面,特别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流程喧賓奪主,成了我們想要的東西。大家都不看結果了,而是首先想着如何确保遵守流程,在流程上不犯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聽到年輕的領導者在為不好的結果辯解時說:“責任不在我們身上,我們是按照流程做事的。”這個時候對資深領導者來說,恰恰是研究流程和改善流程的機會。流程不是我們最終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有必要去經常想想:是流程為我們服務,還是我們為流程服務?公司處于“第二天”的狀态時,人通常是為流程服務的。
有人經常會說:數字不會欺騙你。仿佛這是個真理,但貝索斯卻不這樣看。
在2005年的股東信中,他談到如何看待數據分析:一方面,他大講亞馬遜是如何基于數據分析進行決策;另一方面,他也講到了要對數據分析進行超越,要善于用大的方向感和判斷力取代簡單的數據分析。
一句話,他認為數據分析是重要的,但數據并不能替代經營理念。
2016年的信中,他将自己的看法進一步深化:我并不反對使用調查和統計。但作為産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我們必須理解客戶,而且要有遠見,深愛着我們要給客戶提供的産品。調查和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盲點,但無與倫比的客戶認知是發端于心的,它來自直覺、好奇心、親曆、膽識,以及品味。這些東西都無法體現在調查統計之中。
來源 | 本文整理自《亞馬遜編年史(1994-2020)》甯向東、劉小華著
贈書福利
《亞馬遜編年史(1994-2020)》
作者:甯向東、劉小華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21年8月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在本期周末讀書下面留言,獲得的讀者将獲得贈書一本,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亞馬遜編年史(1994-2020)》一本。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隻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号、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我們将在本文留言區公布獲獎名單喲~獲得贈書的小夥伴記得按照時間留下你的地址,逾時不候喔~
小夥伴們,對于“管理”,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來和我們聊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