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誰不想有一個聰明寶寶,隻靠遺傳來決定孩子的智力發展的話,可能就會平白的錯過很多“潛力股”。除卻遺傳因素,其實孩子的智力發展在後天階段依舊可以有很大的提高,隻是很多家長都不甚在意。
就比如孩子年齡非常小,不懂事,還沒有明顯的智力發展特征時,家長都意識不到需要進行一些智力訓練,來促進啟蒙發展達到更好的高度。等到孩子懂事了,和同齡人相比較起來,發現有一些差距,這個時候再想進行硬件上的趕超,就有些困難了。
所以,孩子的智力啟蒙隻能是宜早不宜晚,并且要趕在一個關鍵時期内,太早了效果達不到,錯過了又無法彌補。所以關鍵時段對于孩子非常重要,這給家長帶來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養孩子的問題上,最重要的是做對,而不是做的多且雜還沒到點子上。
智力發展不誇大遺傳作用的同時, 要客觀積極的對待後天的培養提高,對于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段”,錯過就難在發展,家長要及時抓住。
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段”
心理學理論中把人生初期分為六個階段,0到1歲是乳兒期;1到3歲是嬰兒期;3到6歲是幼兒期;7到12歲是童年期。
那麼根據醫生理論來講,在嬰兒還沒有出生時,在媽媽肚子裡到降生的這一時間段,其實就已經完成了大腦細胞的數量生成,這才是第一個黃金時段。那麼等到孩子出生後到三歲之前,這期間要經過第一次自我意識的萌發,大腦高速發展,這是第二個黃金時段。孩子三歲往後在六歲往前,是各種習慣和認知養成的重要階段,這是第三個黃金時段。
并且從孩子大腦發育速度來看,剛出生時大腦隻有成年人的百分之二十五,到三歲的時候就能飛速發展到百分之八十,這個速度是成倍增長的。到了六歲至八歲的年齡,孩子大腦關鍵發育基本結束。
這也就對應了“三歲看大,八歲看老”的說法,也隻有這兩個時段是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并培養提高的。尤其是孩子的三歲前的大腦發育高峰時段,可以說錯過了這個飛速發展的時期,那對孩子的損失是非常之大的。
孩子在3歲前的“黃金時段”大腦會如何發展?
首先,自我意識的萌生。孩子剛出生不久時,家長的撫養任務更像是一個保姆,隻要管理好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以及适當給予安慰。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在快速發育,其實跟個小動物沒什麼差别,完全是自身本能的一些需求,對外界的認知基本為零。
但是孩子慢慢成長,兩歲期間就會有一次發展期,雖然表現方式比較激烈,常常表示的對外界不滿,但這恰恰是孩子在打破之前的既定認知,開始不滿足于一直的生活狀态。有了首次的對外界的反抗,想要從被動者變為主動者,初步有了自我意識的發展,産生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其次,創造渴望的增加。三歲左右的孩子因為行動力被受到太多限制,無法進行太多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但這時期又剛好是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發展的活躍時期。對外部世界的初步了解以及自我大腦思維的高速運轉,使得孩子創造意識的渴望不斷加深。
然後,實踐探索的積極。在孩子初步認識世界之後,所有的事物印象在孩子眼中都是新鮮的。因此,孩子會顯得對什麼事物都變得很好奇,喜歡摸一摸,碰一碰。家長說“不許”“不要”這些話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反而會更加重孩子的好奇心,這是孩子對世界的主動探索。隻聽大人說是無法滿足孩子内心的渴望,隻有動手實踐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黃金時段”,家長如何做?
1、鼓勵孩子多嘗試,多動手
由于孩子年齡小,家長顧忌孩子的安全,常常會過度保護。但是這個時期孩子必須要親自去認識世界,多動手,才會有切實的體驗。不要總是做孩子探索新事物路上的阻礙,孩子願意去探索就是證明了自己的興趣,如果貿然切斷孩子的興趣,隻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體驗。并且阻止孩子探索,其實就是局限了孩子的思維拓展。
試想一下,孩子的思維正在活躍階段,就像是開發解鎖不同領域一樣,在這個圈子裡孩子充分掌握了,就想去另一個新的沒見過的圈子裡看看,但是被阻止了。那麼孩子就隻能待在家長給創造的舒适圈,同時也局限了本該拓展變寬的思維發展和智力提高。
2、不說否定的話語,降低孩子積極性
在孩子發展的時期,家長不要提早想着用什麼“挫折”“打擊”教育,孩子剛對世界有初步的認識,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如果總是給孩子否定的答案或者建議,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的大腦高速發展期,是需要家長在旁協助引導的,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阻礙者。
孩子探索新事物,不免要遇到難題,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從旁鼓勵協助,并适當提供意見和思路。而不是孩子詢問時,總給出一些“這個肯定做不到的”“沒有可能的”之類的否定回答。家長的共同協助是幫孩子激活大腦,讓孩子有更積極的思考主動性,如果總是否定或者消極的回答,孩子的動腦積極性也相應的降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