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第26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
海客 攝
一年一度,世界讀書日。每到這個日子,首先想起的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和西班牙小說家塞萬提斯。其次,會看到各種電商平台,出版社、書店的公衆号,發布花樣繁多的“4·23”購書廣告。再次,我們還能讀到許多諸如“讀書日,你讀書了沒?”“讀書節,我們來說說讀書的好處”等文章。反正4月23日前後,閱讀仿佛瞬間成了人人關注的焦點。想來也正常,人們總喜歡說些應時應節的話,做些應時應節的事。我難以免俗,也想在第26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說點個人關于“讀書”的陋見。
很多朋友知道我喜歡看書,于是常問我:“你看那麼多書,記得住嗎?”我老實回答:“記不住啊,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怎麼記得住?”然後他們會凝視我幾秒鐘,露出一種“既然記不住,那你還看”的疑惑神情。說實話,我也很想問問他們:“看書是單純為了記憶嗎?”閱讀能夠培養智識,它是了解别人依靠思維能力,分析、理解、思辨問題,進而得出結論的過程。我們讀書,真正的收益便是在這樣一種循序漸進的日積月累中所形成的。不過,這些提問者倒也首先承認了一點,即:書籍是知識的載體,讀書能夠增長知識。可惜此種理解實是陷入了對學齡兒童的要求之中——隻有小孩子才通過反複閱讀來背誦課文和記住公式呢,成人的閱讀絕非如此。況且,我們這個時代,已有了各類電子儲存設備和簡易檢索工具,人腦在這方面無法也無需與之抗衡。當然,人腦也具備很強的記憶能力,且這種能力有着突出的選擇性。如果我們看了一本好書,看過之後沒有記住什麼内容,那麼第一,可能是沒看懂,說明你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與此書尚不匹配;第二,可能是不夠用心,心有旁骛,自然就記不住了;第三,也是最常見的情況,可能隻記住了裡面特别精彩、特别能和我們的個體經驗、理念相契合的内容。上述種種,皆屬正常。
也有人問我:“紙質書會不會被電子書徹底代替?”對此,我大概算得上是個樂觀主義者。紙質書有它不可替代的諸多優點。回憶一下吧,我們從童年時代接觸書籍開始,首先接受的其實都是紙面“圖像”,這種“圖像”是指經過了排版的文字與插圖的組合。當目光觸及“圖像”後,我們才會逐字逐句地去閱讀具體内容。科技進步帶來了能夠容納上百成千本書籍的電子閱讀器。看的時候,用手指在顯示屏右下角一點,它就會自動“翻頁”,有的閱讀器還會模拟出翻頁的動作與聲音。可看完作品後,你想要從中尋找某段内容,便有點困難了。紙質書則不然,它提供給讀者的是更為自然、親切、實際的感受,你會記得要查找的内容是在書頁的左邊還是右邊,約莫第幾行的位置,旁邊是否有插圖……一切都有形象感。況且,紙質書翻着多舒服!裝幀精美,書香沁人。尤其時下,春日爛漫,一茶一書,負暄閱讀,真乃人間快事!
我們還會相對比較尊重那些有知識有文化的人。這裡涉及一個“知識”和“文化”的區别問題。大多數人隻知道此二者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卻說不清楚其間差别。簡而言之,知識是可以解釋的,便于掌握的,在現實生活中能發揮實用性的。而文化是抽象的,即便你努力去解釋,聽者也不一定能立即明白。它是一種需要理解者自己去内化的東西。讀書可以增知,可讀書多的人不見得就有“文化”。什麼是文化?筆者比較認同作家梁曉聲的解釋:“那是根植于内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别人着想的善良。”生活當中,我見過不少樸素的勞動者,他們讀書不多,但卻符合上述四條标準。
在“世界讀書日”裡,我不想苦口婆心地勸大家都去閱讀。讀書這件事,從來就不在于一日一時,而在于細水長流。我也不想勸大家務必要堅持閱讀,因為堅持,便說明并非出于自覺自願,而是仗着意志力在持續下去。作為成年人,真不想讀書,又何必勉為其難?不過,若是願意閱讀,隻是不善閱讀,那就不妨從感興趣的書籍入手,懸疑小說、科幻故事、詩歌作品……皆可。再退一步講,我無論如何也讀不進書,可怎麼辦?不怎麼辦!認真努力積極地生活,去讀懂“生活”這本大書即可。總之一句話,閱讀是美好的,也是自由的!
來源: 甯波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