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繳納過社保的人應該都知道,社保中有些是分為用人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的,這是通常受聘于用人單位後的繳納方式。那麼如果勞動者沒有參加任何用人單位,能否自己購買社保?自己購買社保和參加工作後用人單位購買社保時繳納的比例是否相同?以下小編帶您一起去具體了解下個人繳納社保的相關内容。
不參加工作的人是可以自己購買社保的。雖然普通情況是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社保,但是如果勞動者沒有參加工作或想自己購買社保,那麼也是可以的,隻是在繳納的比例上會有一些不同。
一、個人購買社保和用人單位購買社保的不同:
1、個人購買社保時繳納的比例要不同于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購買的社保比例。
在用人單位工作過的人應該知道,社保中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是分為兩部分來繳納的,分别是用人單位繳納的部分和個人繳納的部分。如果是由個人自己購買社保,那麼在社保繳納時就少了用人單位繳納的一部分。
2、個人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很明顯是發生工傷時才能享受的賠償,而個人購買社保,一般是因為沒有參加工作,那麼這種情況下就無法申請工傷認定,無法享受工傷賠償。
3、個人購買無法獲得失業保險。
同工傷保險同樣的原理,沒有參加工作也不可能會有失業的可能,因此個人購買社保往往是無法獲得失業保險的。
4、個人購買社保無法獲得生育津貼。
用人單位為單位的女員工購買生育津貼,女員工在相應的懷孕生育期間可以享受一定的生育津貼。如果個人購買社保,那麼女員工在懷孕生育期間是沒有生育津貼的。
5、限制不同。
個人繳納社保,一般要求是當地人,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則不論是本地還是異地了,隻要是全日制的勞動者即可。
二、個人繳納社保的标準
個人繳納社保基本和用人單位繳納社保所享有的待遇基本是一樣的,但是如果是個人繳納社保,那麼同比參加工作由用人單位來繳納社保的情況而言,由用人單位負擔的繳納比例将會全部由個人來承擔。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水平的不同,各地社保繳納的标準也各不相同,因此個人在繳納社保時,社保繳納的标準可以咨詢當地的社保局,根據當地的社保繳納标準來進行繳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