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核算養老金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過渡性養老金。但是,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卻沒有這部分錢的,這是為什麼呢?哪些退休人員有過渡性養老金,哪些沒有,怎麼算的?
一、什麼是過渡性養老金?
所謂過渡性養老金,也稱附加養老金。是在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為特殊群體,額外發放的養老金。
二、哪些人有過渡性養老?從計算公式來看:過渡性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1 平均繳費指數)/2*(視同繳費年限 折算年限)*1.1~1.4% 。
過渡性養老金與當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個人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折算年限等因素有關。通過計算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養老金計發基數和個人繳費指數,相對來說是存在的數值,不可能為0。
但是,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年限就不好說了。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年限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人退休時,有過渡性養老金,有的人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最直接的原因。
簡言之:退休時,有視同繳費年限、折算年限的人,就有過渡性養老金。反之,則沒有。
舉個例子:
沈陽市,1992年10月開始建立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那麼,對于1992年10月以前參加工作的群體、有過知青、參軍經曆的群體,就會有視同繳費年限。對于1992年10月以前,有過特殊工種工作經曆的群體,就會有折算工齡。
簡言之:在當地建立社保繳費制度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知青、複員軍人、特殊工種,退休時,經工齡認定以後,就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另外,很多事業單位的職工,過去是不繳納養老保險的。2014年10月,養老金并軌,事業單位職工也開始繳納養老保險費用。對于在2014年10月以前的工齡,也可以作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也會有過渡性養老金。
三、如何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1.什麼是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個人繳費基數/當年全口徑平均工資,也就是說,個人繳費基數越高,繳費指數越高。如果選擇按照全口徑平均工資的80%參保繳費,則當年的繳費指數為0.8。
由此可知,在大部分地區,繳費指數最低為0.6,最高為3.0。在個别地區,按照兩年的全口徑平均工資的算數平均數的60%作為當年的最低繳費基數,這樣的話,就導緻當地最低的繳費指數在0.55~0.6左右。
2.如何計算視同繳費年限?
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與當地建立養老保險繳費制度的時間有關。
比如:沈陽某工人,1987年6月參加工作,通過《沈陽市視同繳費年限對照表》可知,該員工的視同繳費年限為5.3333年。
上面提到,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下面我們就來簡單測算一下。
舉個例子
沈陽市2021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為7530元,王大爺2021年12月退休,視同繳費年限10年,個人養老保險繳費指數0.8,退休時,王大爺的過渡性養老金是多少?
王大爺的過渡性養老金:7530*(1 0.8)/2*10*1.4%=948.78元。
寫在最後:1.過渡性養老金,是對特殊時期、特殊群體,額外發放的一種附加養老金。
2.一般來說,在建立社保繳費制度以前,參加工作的職工、知青、複員軍人、特殊工種等群體,涉及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折算工齡。另外,2014年10月以前的事業單位職工,也涉及視同繳費年限的計算。上述幾類人員,退休時,有過渡性養老金。
3.在建立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以後,個人主要按照實際繳費年限,核算養老金。對于那些不涉及視同繳費年限和折算工齡的人員來說,自然就沒有過渡性養老金了。
關于養老金計算等有關問題,歡迎留言!
我是@人事通,每天分享你最關心的職場和社保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