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江湖,快意恩仇:嘯聚山林,替天行道。《水浒傳》之所以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正是因為崇敬英雄好漢們的那種豪氣幹雲和義薄雲天,中國式的“複仇者聯盟”,就是水泊梁山上聚義的這群人。但是若說梁山一百單八将,真的都是英雄嗎?其實不然,水浒中有兩類人,一類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好漢,另一類則屬于被吼的那一群人。
初看水浒,熱血沸騰中往往忽略了一些細節。李逵能夠當幾天假縣令,幫百姓聲張正義,也能為了逼朱仝上山,害了無辜的小衙内。武松景陽岡上打虎,為民除害,但是血濺鴛鴦樓時又“無差别”攻擊,波及了無辜的家丁丫鬟。更不說像朱武、穆弘、孫二娘分别對應了舊社會的土匪、惡霸、奸商。108個好漢,哪個沒有點黑曆史,義字當頭,卻模糊了善惡。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英雄标準,水浒裡其實隻要一個好漢,那就是魯智深。很多人會說,魯智深就沒有黑曆史嗎?魯智深有,并且很多。他被迫上了五台山為僧,卻沒遵守過一天戒律清規。酒醉大鬧五台山,擾得佛門淨地不得安生,是個标準的刺頭。但這一段搗蛋的破壞行為,反而讓這個人物更加真實,人無完人,小錯不傷大雅。魯智深的過是所有人都有的過,但他的義,卻是獨一無二的。
江湖道義,行俠仗義,幾人願意不計自我得失大多數人心裡的英雄,就是路見不平事,就出手相助,事了拂袖而去,深藏功與名。但這卻太過于理想化了,哪怕在當今這個法治社會,很多人連老人都不敢扶,為什麼?因為怕一心善意卻引火燒身。在書中也是如此,林沖隻圖安穩,夫人受到高衙内欺淩都不敢做聲。楊志被牛二這惡霸欺辱,也是忍到了最後才被迫出手。自身的不平尚不敢仗義,無非是心中有懼,讓正義打了折扣。
魯智深則不同,他是渭州提轄,安穩的政府工作。卻在潘家樓聽說金翠蓮的不平事後,三拳打死強娶棄妻的鎮關西,做了逃犯,當了和尚。最後在東京大相國寺好不容易謀了個落腳的地方,結識了林沖。知道林沖夫人受辱,林沖不敢得罪權貴,魯智深又要自己找高衙内讨說法,隻是被攔了下來。這兩件事其實也看出,魯智深在打抱不平時,一心隻有道義,全無個人憂患顧慮。最難得,你可以說他出手是腦子一熱,但他又偏偏沒有後悔過,更沒有主動提出索要任何報酬,這是真英雄,真豪傑。
朋友道義,舍身相護,得此知己夫複何求别看梁山上全是一口哥哥的稱呼,但是隻能稱得上是江湖義氣,并不是真正的朋友。水浒中真實人緣最好的,怕也就是魯智深。魯智深朋友多,得益于他愛打架,跟史進打,跟林沖打,跟楊志打,打完之後呵呵一笑,朋友高姓啊?不打不相識的道理被魯智深诠釋到了極緻。
但魯智深也确實是朋友的完美模闆。林沖刺配滄州,魯智深一路暗中保護,這才是生死之交。林沖要殺被俘的高俅,一衆兄弟全攔着,隻有魯智深是提着禅杖跟來的。朋友分兩種,一種是在你沖動時勸你,跟你講道理的。一種是在你沖動時陪着你的。前者常有,而後者難求。
國家道義,恩怨分明,不圖功名甯折不彎什麼叫是非,什麼是正邪?你說魯智深莽撞吧,他卻能區分這很多人都辨不明的道理。魯智深愛交朋友,卻也看不起強搶民女,“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吝”的李忠、周通。他看不慣朝廷魑魅魍魉橫行,反對招安,卻在宋江執意招安後,南征北戰,報效國家,毫無怨言。
梁山招安分兩種心态,一種是宋江、盧俊義,為了自身和兄弟們的前程。另一種則是魯智深這種,單純地為國讨賊,甚至可以說隻是成全宋江等人的心願。在征讨方臘大勝而還時,魯智深選擇留在六和寺出家,不願接受封官。宋江一心報國,想要澄清玉宇?又為何屢次對高俅、童貫等點頭哈腰、委曲求全。是非善惡,哪有什麼厚積薄發的隐忍,隻有甯折不彎的氣節罷了。
所以說魯智深的一生,其實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推崇的那種真英雄最好的诠釋,或者說是标準的模闆,除了魯智深外,幾乎沒有第二個人。為正義,不顧自身得失;為朋友,傾其所有,患難與共;為國家,征讨四方,卻恥于與奸佞為伍。從仗義為民的提轄官,到流落四海的花和尚,魯智深除了一把禅杖,一聲大笑,别無其他。六和寺聽潮圓寂,也為自己僧人的生涯畫上了一個妥善的句号,“俗願了時終證果,眼前争奈沒知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