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濕隔着玻璃曬太陽出汗好嗎?海都全媒體記者 林寶珍,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脾濕隔着玻璃曬太陽出汗好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海都全媒體記者 林寶珍
近日,廣州一名小夥子為“祛濕氣”在天台曬背部,把皮膚曬成了醬油色,被鄰居阿姨拍照發圈後,上了熱搜。無獨有偶,“健身達人”康康也有類似的經曆,前陣子,他覺得口苦、身體沉,便拉着康夫人去做“日光浴”,雖然抹了防曬霜,“毒”太陽還是把兩人曬脫了皮,康康的背上起了很多水疱。
對此,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鄒穎表示,曬背能否去濕氣不得而知,可以明确的是,暴曬易傷皮膚,對一些人群來說,還增加了皮膚癌的風險。如果要“曬太陽”,得講究方式方法。
神操作:
曬太陽“祛濕” ,曬出一背水疱
康康:最近老感覺口苦,身體疲乏、沉重。
康夫人:都說“桑拿天”,濕氣比較重。
康康:有朋友推薦曬背祛濕。說是不少經脈和穴位都在後背,曬背可以溫補人體陽氣,特别适合冬天手足寒涼怕冷的人群。三伏灸就是這個原理。
康夫人:這麼大的太陽光着膀子曬,皮膚都曬脫了。看,背上都起水疱了。快去找醫生塗藥!
鄒穎:您這是典型的日曬傷了。
康康:我們抹了防曬霜,怎麼還是曬傷了呢?
鄒穎:曬太陽有講究。夏天的話,建議避開上午10點至下午4點這個時段,而在這個時段之外的日曬也有時長限制,建議不超過1小時,同時還要做好防護措施。
醫點通:
三伏天曬背,皮膚很受傷
“曬背能否去濕氣,這個問題要請教有經驗的中醫大夫。從皮膚健康角度來說,我們不提倡三伏天曬背這個行為。”鄒穎說,三伏天紫外線強烈,皮膚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可以引起急性和慢性的損傷。急性損傷就是常說的日曬傷,而慢性皮膚改變輕則皮膚老化,嚴重的可引起皮膚癌等病變。
“曬傷的次數越多,造成的損傷越嚴重。”鄒穎說,一般情況下,人體的細胞損傷後會自身修複,但反複曬傷,皮膚失去了修複能力或修複能力不強,就有可能發生病變,尤其可能發生在老年人身上。有遺傳性皮膚病的人也更要小心,例如患有着色幹皮病的人,曬傷後,機體就不能自然修複,反複、累加曬傷會患上皮膚癌、惡性黑色素瘤等。
曬太陽有講究, 防曬霜要足量
适當曬太陽的确可強身健體,特别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多曬太陽有助于鈣質的吸收,延緩骨質疏松的發生;陽光還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心情愉悅,對心理健康也有幫助。但是“曬太陽有講究。”鄒穎說,夏天陽光比較強烈,可選擇早上七八點或下午5點以後,每次日曬時間以20分鐘到1小時為宜;不可曬到大汗淋漓,精神煩躁。還要做好防曬措施,如塗抹防曬霜,注意頭、面、眼部防護,戴上遮陽帽、太陽鏡,穿淺色長袖薄款衣物,曬前曬後要适量喝水,補充體液消耗。一些食品和藥物可引起光毒反應,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為何塗了防曬霜還會被曬傷?陽光中的紫外線分為三種長波(UVA)、中波(UVB)、短波(UVC)。其中,長波UVA是皮膚曬黑的最主要原因;中波UVB是引起皮膚炎症、紅斑等症狀的元兇,是紫外線的最主要波段。防曬霜的塗抹要足量、多次,比如,面部的用量須達到一個硬币大小,每3小時要補塗一次。
小貼士:
皮膚被曬傷了怎麼辦?
鄒穎醫生介紹,如果是急性的曬傷,皮膚有紅腫、脫皮并伴随有灼痛感,首先要盡快離開陽光下;其次要用大量清水沖洗降溫,可以拿一些冰水或冰塊濕敷在曬傷的區域。在之後的幾天恢複期内,皮膚可能會因曬傷出現發黑的情況,這時可以适當的塗抹一些溫和、無香精的護膚品來幫助皮膚過渡這段比較脆弱的時間。但如果曬傷的程度太嚴重,建議不要自行處理,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文為海峽都市報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
編輯:白彩惠
實習生:賴姝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