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說到,隋軍大舉南下,想一舉收複江南。
南陳荊州刺史陳惠紀,作為陳武帝陳霸先的侄孫,面對殺氣騰騰的隋軍,此時沒有絲毫退卻,為了更好策應都督巴、峽軍事的周羅睺,他委派大将呂忠肅屯兵在岐亭守住巫峽。呂忠肅到任後,利用地形在長江北岸鑿通山岩,打造出三條鐵索橫截江面,想以此阻止隋軍船隻經過。
這麼重要的軍事部署在史書上隻是這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我們很難想象為了讓這些鐵鎖起到作用,陳軍花費的人力物力有多巨大。也不得不感歎江山社稷一方面是萬千百姓用性命與鮮血澆築而成,另一方面在權貴們眼中,比起目下自己的縱情享樂,背後即便是洪水滔天又能怎樣?!
所幸今朝有酒今朝醉,索性沉浸在當前的翠巾紅袖。
雖說陳叔寶腐化昏庸,但他的手下并非全是飯桶。我們後文會提到,被他戴了綠帽子的蕭摩诃,為他盡忠到最後的魯廣達,多次進谏希望他能接受正确意見的袁憲,哪個不是能征慣戰、老成謀國之人。隻是時運不佳,所遇非明主罷了。
現在用盡心思想阻擊隋軍的呂忠肅也是踏實做事的臣子,為了激勵将士的鬥志,呂忠肅竭盡私财,把自己的個人财産都拿了出來充作軍用。将士們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尚且不畏死,且能同自己同甘共苦,一時之間士氣可用,多次擊敗楊素、劉仁恩的進攻。
重賞之下的士卒們為了能夠獲得呂忠肅的厚賞,對于交戰中被打敗的隋軍一律采取了割掉鼻子的辦法,這反而起到了激起隋軍奮起反抗的相反效果。
反其道而行之的楊素,這個時候采取了較為高明的通過多次釋放被俘陳朝士兵的寬大政策。幾番争鬥下來,隋軍雖然損兵折将未占上風,但因對待陳軍采取了較為寬大的政策,對于南陳士兵的心理産生了微妙變化。很多陳軍漸漸意識到和他們交戰的隋軍,并沒有那麼恐怖和不堪,相反自己所擁護的這個朝廷,倒是未必有多值得自己這麼賣命。
随着戰事的膠着,隋軍逐步增兵,呂忠肅隻得棄栅而走,楊素見機命令士卒,步步為營,除去呂忠肅布下的攔江鐵索,在這個曆史時刻,昔日王濬樓船下益州,渡江收複東吳的曆史,在數百年後再次上演。
呂忠肅退守荊門延洲打算依靠險要地勢再次阻擊隋軍。都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如果天時和人和都站到了楊素這一邊,徒有地形優勢的呂忠肅又能怎樣呢?
面對呂忠肅的頑強抵抗,善于用兵的楊素充分利用了軍中善于水戰的巴延士卒,派出千人隊伍駕駛四艘五牙戰船,在交戰中,這些勇敢的巴延水兵用船上的拍杆擊碎了陳軍戰船十餘艘,并且俘獲了兩千多人,這對于楊素實在是一個驚喜。面對這樣的戰果,呂忠肅隻道難以再堅守下去,隻得再次敗退。
此時駐守在長江南岸安蜀城的陳朝信州刺史顧覺知道大勢已去,索性棄城逃跑。兵荒馬亂的時節,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長江上遊此時漸為隋軍控制,巴陵以東的陳朝各關隘,聽聞這些不幸的消息後,再無鬥志和勇氣,一時之間棄城逃跑竟成為不約而同的共同舉動。
屯守在公安(湖北公安西)的陳惠紀見形勢越來越不利,燒掉城中糧草儲蓄,率領麾下三萬人乘坐戰船千艘,一路順流東撤,打算前往建康城勤王,可惜這番舉動再次化作泡影,楊俊得到周法尚的支援後,加上楊素在上遊對陳惠紀造成的巨大壓力,一時之間陳惠紀的軍隊被楊俊的軍隊阻止在漢口附近。
這個時候我們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陳後主的弟弟晉熙王陳叔文,史載性情輕佻險惡,愛慕浮華,經曆過内讧的陳叔寶在即位後,對自己的這幾個兄弟都不太放心。見陳叔文在湘州刺任上待的時間夠久,漸漸也有一幫人成為他的心腹擁趸,害怕出現第二個陳叔陵,就打算讓自己信任的施文慶前去接替湘州刺史。
陳惠紀的軍隊這時就遇到了從湘州還朝的陳叔文。
陳叔文的到來加速了戰事的演進。在到達巴州後,陳惠紀等人推舉陳叔文作為盟主,打算共同抵禦隋軍。孰料想陳叔文早已派出巴州刺史畢寶等人請降。在給楊俊的請降書裡,陳叔文寫道: “天無二日,晦明之序不差,士無二王,尊卑之位乃别。今車書混一,文軌大同,敢披丹款,申其屈膝。”
見到陳叔文的請降書後,楊俊立即派人前往納降。這事過後不久,建康城就被楊廣麾下大軍拿下,陳叔寶成為了亡國之君,為減少不必要的鬥争,楊廣命令陳叔寶速速寫下招降書,派出樊毅前往見周羅睺,陳惠紀之子陳正業前往說服陳惠紀。
接到陳叔寶的招降手書後,知道大陳已然向隋投降後,這些大陳朝最後的孤臣于是在陳叔文的帶領下,不得已才自己的敵人投降。在蕲春的王世積此時也得知了陳朝覆亡的消息,于是傳書告谕江南諸郡,很快局勢為之一變,很快州郡紛紛向王世積請降。
那麼陳叔寶的招降手書怎麼突然之間就到來了呢?
在楊素等人率軍苦戰的同時,楊廣統帥的賀若弼、韓擒虎也沒有閑着,比起上遊的艱苦卓絕,楊廣統帥下的軍隊相對打得順利些,順利到能夠沒費多少力氣就生擒了陳後主陳叔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