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都要做君子?“君子”是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範“君子”的本義是指“君王之子”,是就社會地位而言的,廣泛見于先秦典籍當中,用來泛指貴族後來随着時代的變遷和貴族的衰落,“君子”一詞開始具有道德品質的屬性,人們将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稱為“君子”君子人格的養成和君子文化的形成,離不開“君子之學”的潛移默化“君子之學”蘊含着極其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價值把握“君子之學”的精髓,傳承“君子之學”的學風,對于當今世人讀書治學、修身處世具有重要借鑒意義,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什麼人都要做君子?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君子”是我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範。“君子”的本義是指“君王之子”,是就社會地位而言的,廣泛見于先秦典籍當中,用來泛指貴族。後來随着時代的變遷和貴族的衰落,“君子”一詞開始具有道德品質的屬性,人們将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稱為“君子”。君子人格的養成和君子文化的形成,離不開“君子之學”的潛移默化。“君子之學”蘊含着極其豐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價值。把握“君子之學”的精髓,傳承“君子之學”的學風,對于當今世人讀書治學、修身處世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修身養德,正心誠意
此乃“君子之學”之動機。讀書治學很難完全排斥功利性,文化的社會功能決定了讀書治學必然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是“君子之學”不以博虛名、謀私利作為讀書治學的動機。孔子教育學生說:“芷蘭生于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知禍福終始而心不惑也。”《荀子·勸學篇》雲:“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荀子認為君子之學不僅入耳、入心,而且入體、入形,能夠修養品德,完善自我。而小人之學耳進口出,不過是為嘩衆取寵,取悅于人,無法達到修身養德的目的。所以王陽明在《書王嘉秀請益卷》中指出,“君子之學,為己之學也。為己故必克己,克己則無己。無己者,無我也”。進而提出“聖人之學,以無我為本,而勇以成之”。由此可知,君子求學讀書,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則可以去“正人”,正心誠意是做學問的立場和出發點。
勤學好問,“學”“問”結合
此乃“君子之學”之方法。古人以問為美德。《尚書·仲虺之诰》雲:“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好問則裕,自用則小。”意思是說勤學好問,學到的東西就多;驕傲自大,學到的東西就少。《論語·述而》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公冶長》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均強調了虛心向人請教的重要性。曾子則将孔子的好問思想發揚光大,把好問當成攻克疑難的必經步驟,提出“不能則學,疑則問,欲行則比賢,雖有險道,循行達矣”,并且給出問的策略:“問而不決,承閑觀色而複之,雖不說,亦不強争也。”意思是說如果問了沒弄明白,就抓住時機觀察老師的臉色再問。清朝桐城派散文家劉開專門著有《問說》一文,闡述了“問”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緻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人非生而知之,怎能沒有困惑?隻有善于提問、敢于提問、勤于提問,才能不斷提高學識水平,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所謂“學問”,就是“學”與“問”的結合,“學”與“問”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明朝心學的奠基者陳獻章則提出了著名的“學貴知疑”的教育理論,強調“提出問題”對于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意義,認為“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
日新日進,貴在堅持
此乃“君子之學”之态度。持之以恒是古往今來人們普遍推崇的一種讀書治學态度。《荀子·勸學篇》告誡人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講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道理。北宋理學的奠基者程颢、程頤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中寫道:“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儒學集大成者朱熹也曾說過:“居敬持志,為讀書之本;循序緻精,為讀書之法”“君子之學,不為則已,為則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漢代建安七子之一徐幹《中論·治學》有言,“君子之于學也,其不懈,猶上天之動,猶日月之行,終身亹亹,沒而後已”。意思是說君子對于學習,就好比是上天的運動、日月的運行一樣,始終不停歇,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旨在強調君子之學貴在堅持不懈。
經世緻用,知行合一
此乃“君子之學”之理想。傳統儒學本身就是一種“入世哲學”,具有強烈的經世傳統,《禮記·大學》中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便是這種傳統的高度概括。這種經世緻用思想逐漸成為士人、君子一脈相承的理想抱負,使他們自覺地擔負起關心國事、針砭時弊、經世濟民甚至救國于危難之中的曆史使命。北宋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更是點明了為學的精髓,概括了儒學的價值,為曆代傳頌不衰。王陽明則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強調知與行是一體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号稱“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将學與行、治學與經世合而為一,提倡經世緻用,主張到實踐中求真知,即理論聯系實際。顧炎武指出:“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詩文而已,所謂雕蟲篆刻,亦何益哉!”君子做學問是為了明道救世,空談詩文義理對于治世毫無益處。“知行合一”“經世緻用”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體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求真務實的價值追求以及“以天下為己任”的家國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