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這個特殊的存在,因為他們在高中沒有遇到這個職業,真的讓他們糊塗了,搞不清楚了。每次我都會解釋,說明。我告訴他們可以喊輔導員,可以喊老師,但盡量喊輔導員,喊老師就會有些生疏。如果更親切的,可以喊什麼哥或姐,主要是因為輔導員一般年齡都不大。當然,這是我的态度,不一定适用其他輔導員。
于是,大部分學生都喊輔導員,少部分還堅持喊老師,還有極個别喊導員的。我也不知道“導員”這是什麼稱呼,聽着怪怪的,糾正了幾次,還是那樣,就不管了,也許學生覺着親切呢!
輔導員主要職責就是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心理的輔助和疏導的人員,簡稱輔導員。而老師的稱呼就是對教職人員或對自己有傳道授業解惑的人的總體稱謂。他們的相同點,在學校而言就是對你學習教育有幫助的人員。
輔導員對你的不僅有學習的幫助,更主要還有生活與心理的幫助。而老師就是相對來說面比較窄,僅僅隻有學習的一面。還有往往現在在大學期間輔導員往往有比自己高階的學姐或學哥進行當輔導員,對于他(她)來說就是雙重身份一個就是輔導員,還是一名在校學生。總言而止二者,輔導員對你的負責更廣,老師對你的負責相對你更少。
一般大一的時候很多都是稱呼老師,然後其它老師都在一塊的時候,我們也是當面叫老師,因為這樣比較合适,但是後來人少或者和輔導員關系熟了以後,大家私底下都喜歡叫王哥、孫哥啊,劉姐什麼的,就顯得很親近,其實現在很多輔導員的都是90後了,基本大學或者碩士畢業以後來進高校當輔導員,其實年紀上和我們相差都不大,而且4年經常在一起相處,所以後來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哥姐這樣的稱呼來叫了。
但是我覺得最好不要叫輔導員,因為叫了之後在輔導員心裡總覺得比老師低一等,聽着心裡多少都會有些疙瘩,因為輔導員叫着太生硬了,還有一種比較經常用的稱呼就是姓 導,也算是一種簡稱,但聽着也要比輔導員好聽一些。
大部分專職輔導員都會兼課,必有的是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教育、毛概和大思修等思政公共課。還有的輔導員會兼一些專業課程。按照政策,輔導員是走專業技術崗,屬于教師序列。隻不過,有可能沒有給所帶班級上課,按傳統看法,隻有上課的,才是老師,所以在同學眼裡,就好像不是老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