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朗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家務可不是普通的體力勞動,尤其是對于孩子們來說,做家務還可以鍛煉孩子們的四肢協調能力,不要把做家務想得太低級,讓孩子适當做家務,會收獲很多,同時使得家庭更和諧。
前幾天社區舉行了一個創意大賽,就是在相應的區域裡,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尋找社區裡的垃圾并且加以利用成一個工藝品。
我和孩子一開始就決定尋找礦泉水瓶,用這個水瓶做成一個大的假花,可是孩子在尋找水瓶的時候就開始喊累,到比賽後期,孩子更是沒有動力再繼續堅持下去。
和孩子截然不同的一個組,那個組的孩子比我家孩子年紀還小,可是在這個比賽中不管是做出來的東西還是所運用的時間都非常高效。
後來在聊天中了解到,這個孩子的家長帶着孩子每天都做家務,所以孩子才形成動手能力強的好習慣。
所以不要小瞧家務的力量,孩子在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收獲到很多。
1、動手能力
很多人知道如何去做家務,但是這些人始終在自己的嘴上說說,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行動,最後四肢逐漸退化,到需要真正做家務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進行。
所以孩子們在做家務的過程中,不僅是大腦需要思考如何去做,還需要孩子們多動手,通過自己的力量去提升動手能力。
2、愛護環境
當孩子通過做家務,才能夠珍惜别人的勞動成功。孩子拖地打掃衛生的過程中,就會知道把地闆弄髒會給打掃衛生的人添加負擔,所以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外面孩子都能夠養成一個愛護環境的好習慣。
3、家庭參與感
我們平時和孩子的互動不僅僅停留在溝通層面,在實際行動上也需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孩子通過和家人一起勞動,在做家務的時候會對促進整個家庭的氛圍,從而使孩子變得愛家庭。
家長們不要忽視家務的力量,這不僅能夠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所以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
二、家長如何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1、用遊戲的形式
我們不可否認孩子們愛玩和懶惰的天性,所以我們如果強制去要求孩子去做家務,會使孩子産生逆反心理,甚至讓孩子們對家務的認識更加負面。
家長想要讓孩子們參與到家務中來,不妨可以利用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對家務感興趣,平時可以通過“撿紙團”、“拖地下棋”等形式去讓孩子對做家務不再排斥,甚至會主動開始做家務。
當孩子遊戲的過程中,一定要享受到獎勵機制,通過遊戲獎勵會加強孩子的這種行為從而使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
2、讓孩子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都會産生一種錯誤的認識:“勞動是低級的,做家務會讓自己變得同樣低級”。因此很多人都會非常排斥家務,并且還會對做家務的人抱以不尊重的态度。
其實這些觀念都來自于父母的教育,在父母引導孩子認識家務的過程中,家長沒有讓孩子形成一種“勞動最光榮”的觀念,所以才會使得孩子們開始排斥家務。
想要讓孩子改變現狀,就得從思想上開始,讓孩子們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做家務和工作一樣,都是一種行為,并沒有高低之分,我們要尊重這些勞動并且加入到這些勞動中去,通過這樣的形式才會讓孩子們主動加入家庭的家務工作中去。
3、多重層面去鼓勵
一個人如果對一件事情沒有激情,那麼這個人最後根本不會去接觸這件事,而要激發對這件事的激情,就離不開别人的鼓勵。
孩子們在有家務的行為和意識時,我們一定要及時鼓勵,讓孩子了解到這樣的做法是正确的,并且讓孩子們對做家務感受到更多的激情。
很多時候孩子們思想觀念都離不開家長的引導,鼓勵就是引導的一種,在鼓勵的過程中會刺激孩子們對家務的看法,從而對做家務這件事變得更加積極。
多層面去鼓勵孩子就是不僅要通過口頭鼓勵,還需要通過物質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從而使得孩子們強化這類行為。
要知道,讓孩子加入家務的勞動中對孩子有很多好處,但如何讓孩子主動加入,這需要家長們平時的努力,讓孩子變得更積極。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這裡是小朗育兒日記,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