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不糾,當下不雜,未來不憂。
作者:洞見·李思圓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項實驗:
他要求實驗者把未來一周的煩惱寫下來,投入一個“煩惱箱”中。
一周後,他和實驗者一起打開箱子,結果發現,90%的煩惱都沒發生。
接着,他讓實驗者把還未解決的煩惱再一次寫進了“煩惱箱”中,尋求解決之道。
一周後他們再次打開箱子,大部分實驗者驚喜地表示,過去那些煩惱,已經不複存在了。
仔細想想,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呢?
你是否常常因為還未發生的事情,憂心忡忡;
你是否常常沉溺于一件小事,無法自拔。
《平凡的世界》裡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别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有時候不是煩惱選擇了人,而是人主動選擇了煩惱。
人生在世,與其心有千千結,不如順其自然,随遇而安。
01
王家衛導演曾說過一句話:“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性太好。”
許多時候,我們總拿過去的遺憾和不甘,不停地去折磨自己。
但很多事情都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快樂生活的秘訣隻在于,你是否有一顆能夠想得開的心。
作家蔡瀾,常常以樂觀的姿态出現在大衆面前,仿佛從未有過任何煩惱和痛苦,每一天都過得無憂無慮。
在接受《十三邀》節目采訪時,他提到了一段往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蔡瀾在著名的邵氏電影公司擔任監制,當時他在邵氏,做得風生水起,為邵氏電影賺了很多錢。
可是,有藝術夢想、崇尚自由的蔡瀾一直想拍一部文藝片。
他把這個想法和老闆說了,老闆卻以不賺錢為由拒絕了。
一直拍商業電影的他,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感覺自己就像是一台沒有自由的賺錢機器。
不難看出,即便樂觀如蔡瀾,在人生道路上,也會有痛苦和迷茫的時候。
但後來記者問他,當時那個過程痛不痛苦時,他卻雲淡風輕地說,不講了,也不去想了。
言簡意赅的四個字——不去想了,道出了他的智慧。
或許,每個人都曾在生活的泥淖裡,有過不愉快的感受和經曆。
越鑽牛角尖,就越會情緒失控,越胡思亂想,越容易陷入深淵。
蔡瀾最智慧的地方,恰恰就是他懂得及時止損,能看得開,也能想得開。
後來為了給自己解壓,蔡瀾開始了環遊世界之旅,也因此找到了自己喜歡并樂意付出一生的事業。
美國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說過這麼一句話:
“沉溺于往事并不能讓過去的傷痕愈合,隻有活在當下才能撫平昨日的傷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憂傷和煩惱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隻有學會看輕看淡,将煩惱和憂愁視作無物,明媚的陽光才會照亮人生。
02
在古語裡有一句話:“人心好靜而欲牽之,若能遣其欲而心自靜。”
當雜念太多,我們就容易打亂節奏,擾亂思緒,甚至失去方寸。
隻有專注在當下,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顧慮,以更好的狀态去面對困難和挑戰。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瓦爾達心态”。
瓦爾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絲的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回憶說,我知道他這一次一定會出事,因為他在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
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隻想着走鋼絲這件事本身,而不去想其他任何事。
有時候,越想做好一件事,越做不好。
因為當你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取勝和穩赢時,就很容易分心和失誤。
《人物》雜志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2014年,李娜第九次參加澳網。
在她打第三輪比賽這一天,幾乎集齊了所有失敗的可能,比如痛經,疲憊,遇到了對手的賽點,乃至球鞋脫膠。
更可怕的是,她要帶着這種種的不順利,在四十六度的高溫下,完成長達兩個小時的比賽。
幾無勝算的可能。
但最終李娜卻扛下了所有的壓力,取得了比賽的勝利,驚豔了所有人。
提起取勝的原因,李娜說,她當時也沒想太多,隻是告訴自己,隻顧全力以赴去打球。
“我已經不記得當時的球是怎麼打的,隻記得那一天中午一點的太陽打在胳膊上,像是在着火,我不停揮拍,一次次把球打回去。直到擰開龍頭沖到冷水,才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赢了。”
有一句話說:“成功不是想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當你越患得患失,越容易給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
當你越退縮和猶豫,就越容易喪失最寶貴的底氣和士氣。
隻有心無旁骛地,把焦點放在當下和眼前,才會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獲。
03
- 過好今天,不憂未來。
羅曼·羅蘭曾說過一句話:“人生煩惱迷惑,隻因看得太近,而又想得太多。”
我們總是容易憂慮明天,擔心未來。
飯是一口一口吃的,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所有的壓力和困難,也需要一天天去承擔。
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個鐵匠,家裡非常貧困。
于是鐵匠經常擔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麼辦?如果我掙的錢不夠花了怎麼辦?
結果這一連串的擔心像沉重的包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他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身體越來越差。
有一天鐵匠上街去買東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個醫學博士路過。
博士在詢問了情況後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條金項鍊并對他說: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千萬别賣掉它。”
鐵匠拿了這條金項鍊高興地回家了。
從此之後,他經常地想着這條項鍊,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實在沒錢了,我就賣掉這條項鍊。”
這樣他白天踏實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覺,逐漸地又恢複了健康。
後來他的小兒子也長大成人,鐵匠家的經濟也寬裕了。
後來,他把那條金項鍊拿到首飾店裡估價,老闆告訴他這條項鍊是銅的,隻值一元錢。
鐵匠這才恍然大悟:“博士給我的不是一條項鍊,而是治病的方法。”
作家林清玄曾說過一段話:
“今天掃完今天的落葉,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落下來,不要為明天煩惱,要努力地活在今天這一刻。”
生活中,大多數煩惱,就是因為想得太多。
明明是别人不經意的一個眼神,明明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偏要杞人憂天,陷入無盡的遐想。
結果想着想着,就陷入了負面情緒中,難以釋懷。
正所謂,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生活本不易,何必自尋煩惱。
心大一點,少想一些,才能活得輕松,過得自在。
▽
有一個研究表明,在一天中,每個人平均會有上萬個意念,盤旋在腦海中。
許多時刻,我們覺得活得太累,皆因想太多。
就如一句話說:“病是吃出來的,健康是走出來的,禍是說出來的,煩惱是想出來的。”
過去不糾,當下不雜,未來不憂,才能讓自己活得更輕松和自在。
與朋友們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