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6 07:50:17

這是職業發展教練@頑石快語的第13篇頭條文章,本文全長3200字,閱讀完需要8分鐘。

前言

近期,B站在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後浪》爆紅,B站市值次日大漲40億。

雖然何冰在這段演講中給出了對年輕人滿滿的贊美和鼓勵,但似乎年輕人并不十分買賬,朋友圈裡轉發此演講最多的反倒是那些所謂的前浪們。

看全文,最打動前浪們的是什麼呢?大概是那一句“你們擁有了,我們曾經夢寐以求的權利——選擇的權利。”60、70後們受社會經濟環境和家庭條件的限制,比較少能随着自己的性子做出選擇。當這句話沖入眼簾的時候,會心動、激動甚至沖動。

而網絡上被年輕人所诟病的又是什麼呢?

是那些“自由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很多人,從小你們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于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看起來十分美好的句子。

他們說:“這是真的嗎?”

先不說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孩子在“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的教育觀下,是否真的能随着自己的天性自由選擇想做的事情。

中國還有着相當數量的家庭根本不足以支撐孩子自由探索興趣、自由的學習語言、手藝,去遙遠的地方旅行,這一切的背後都要用金錢來買單。

這些孩子們長大後面臨的則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的高房價,日子過得捉襟見肘,哪裡有詩歌這般美好。

正如在人民日報5月3日晚21點11分轉發B站視頻《後浪》的微博下面,有一個評論獲得了最高的點贊量:“可是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卻被綁在了一座座房子上,15年,30年……不敢去做想做的事,不敢再奢談曾經的理想,朝朝暮暮,循環往複,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截至5月6日,該條評論獲得超過8萬個贊,回複讨論超過1萬條。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管它什麼前浪和後浪)1

我在廈門曾厝垵附近住過幾年,那時候每天都喜歡去海邊的木棧道上走走。 有一段木棧道橫跨在海面上,下面是高高的岩石。

趕上漲潮的時候,看着浪花一浪比一浪高的拍過來,借着勢頭有些浪花都會越過岩石頂,拍到木棧道上來。 那個時刻,你根本分不清哪個是前浪哪個是後浪,明明就是一浪疊着一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與其說它們是前浪與後浪,倒不如說它們原本就是一汪海水,借着潮汐的能量一次又一次的向更高的地方發起沖擊。就像我們的生命,從生下來那天起,始終跌跌撞撞,卻從不停歇。

這就是我看完這個演講的第一個想法:

哪裡有什麼前浪後浪,人生原本就是一浪疊着一浪

馬雲,杭州邊上普普通通的一名英語老師,撂在人堆裡純粹路人甲的長相,将國外的ebay網購模式引入到中國,打造出淘寶平台。以此起家,支付寶、釘釘、菜鳥、微衆銀行,他一次又一次沖擊新的領域,持續奮鬥20年,成就了今天的阿裡商業帝國。

褚時健,15歲喪父,辍學、烤酒、種地,和母親撐起了全家生計;青年時求學卻遭遇戰争,扛過槍打過仗。51歲,擔任玉溪卷煙廠廠長,用17年将瀕臨倒閉的煙廠帶到了全國第一、世界第五,建立雲南紅塔山集團有限公司。68歲判刑入獄,74歲因病假釋,開啟第二次人生,打造褚橙品牌,年銷售額過億。

這樣的人,你無論在什麼時間看見他們,你會發現他們不是正在沖上頂峰或者正在沖上頂峰的路上。你敢說他們是前浪?如果他們算前浪,庸庸衆生都算不得是浪了。

前些年,王寶強出演的電視劇《士兵突擊》爆紅,裡面的一句“不抛棄、不放棄”到現在還被人們用在各種場合,表達勇于堅持的信念。

小說裡的主人公許三多,一個極其普通甚至稱得上愚笨的農村娃,來到部隊,曆經挫折。但他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挫折,始終嚴守紀律,堅持訓練。

他從不随波逐流,也不不放縱自己,憑着一股子憨勁兒,将每一項練習心無旁骛地做到極緻,最終走到兵王的位置。

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正是我在工作上有些迷茫的時候,許三多的故事對我産生了深刻的影響。

到現在我還記得他對于人生的看法:“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做很多很多有意義的事。““日子就是問題疊着問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迎接這些問題。”

無論何時,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挫折,都不要輕易言敗,也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以前浪後浪之類的說法給自己偷懶的理由和借口。

老不驕矜,少不輕狂,人生原本就是一浪疊着一浪,生命不息,浪花不止。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管它什麼前浪和後浪)2

從來都沒有絕對的選擇自由,相對的選擇權卻從來都有

不管時代發展到什麼樣的階段,每個個體的情況都各不相同,受到的局限也不盡相同。哪裡會有什麼絕對的自由選擇?

任何一項選擇,都是有限的資源下做出的效益最大化的決策,而我們眼下的生活則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堆積出來的結果。

當年,我二姐大學畢業的時候,原本可以留在省城工作。因為我們當時家境不富裕,二姐希望能夠回到家裡照顧家庭,義無反顧的做出了她的選擇,放棄了留在省城工作的機會。 我問過她後悔嗎?她說從來沒有。

到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也可以留在省城工作。但當時我母親因為中風偏癱在床上,作為家中的老幺,我想回家照顧母親,陪伴她最後一程,我又義無反顧的回了家。你問我後悔嗎?不後悔,如果我當時選擇了不回去,我可能真的會後悔。

這樣的情況今天的孩子會遇到嗎?當然會。 去年我部門的一個小女生,入職三個月提出辭職。 原因是母親得了不治之症,她要回去照顧。

類似這樣的限制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都會遇到,親情、金錢、環境,甚至是社會文化,都可能成為我們決策時的限制。

雖然我當時因為家庭的原因回了老家工作,而今天我已經走過了四個城市,兩年前來到了我喜歡的城市上海工作。 你看,形成你整個人生的并不隻是一次選擇,而是很多次的選擇疊加而成。隻要你認準方向,在新的拐點抓住機會,不斷校正,你終将走到想要去的地方。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管它什麼前浪和後浪)3

成功沒有标準答案,一個真正富足與文明的社會足以容納多更元的人生觀

我家孩子在德國留學。頭一年他住在一個德國人的家裡,那個家裡有兩個孩子。兒子去上大學,女兒高中畢業後休了一年學,去非洲當志願者養大象。剛聽到這件事我真覺得不可思議,高中畢業不去上大學,居然休學去養大學,理由居然是喜歡大象。

後來,他結識了一些在德國成了家的中國人。 其中有一個嫁給了德國人的女士,因為他倆家住得比較近,有時候那個女士會找我兒子拿些中國調料之類的東西,一來二去就熟了。 這位女士有個女兒上大學二年級,去年停了學去學跳舞,說發現跳舞才是她真正熱愛的東西。那位女士作為一個在中國長大的人,萬般不理解這孩子怎麼會這樣。 無奈爸爸支持孩子的選擇,她也隻好作罷。

聽過房東家孩子養大象的故事,再聽到這個跳舞的故事時,我已經不是特别的驚訝了。 我想這是因為德國整個社會對個人的成功有着更加多元的認識,在他們的認知裡,成功不可一概而論,因個體的選擇而不同。

而且他們還有一個情況與我們有比較大的不同。在中國的家庭裡子女承擔着光宗耀祖的責任,父母會因為孩子在社會上的成功感覺很長臉,也會因為孩子的不成功而感覺丢臉,所以父母與孩子之間恨不得都是終身負責制,彼此很多的牽絆。

但在德國,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似乎更加的清爽,孩子12歲以前父母在養育和教育方面會投入比較大的精力,12歲以後基本放手,對孩子的選擇不會幹預太多。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不會因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感到丢臉,孩子也不會背上這種莫名的負擔,影響他們選擇自己更加熱愛的東西。

頭兩年,我跟兒子聊天的時候,偶爾還會說“兒子啊,你以後如果有成就的話,媽媽就會覺得很驕傲。但是你要是搞不出什麼名堂,我就會有種挫敗感。”這時候,他就會笑笑回我一句:“老媽,你這是産品經理思維。可是,我并不是你的産品。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你為什麼要以我的成就來衡量你的人生呢?”

想想也對,孩子的确不是我的産品。這孩子雖然是我生出來的,但他是一個有着獨立意志的個體。父母可以去影響他,但絕不可以去替代他。 同樣,父母應該成就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将全部的期待投射在孩子的身上,讓他不堪重負。

前浪後浪隻有浪打浪(管它什麼前浪和後浪)4

總結一下,關于現象級演講《後浪》,我的三點看法是:

1.哪裡有什麼前浪後浪,人生原本就是一浪疊着一浪。

2.從來都沒有絕對的選擇自由,相對的選擇權卻從來都有。

3.成功沒有标準答案,一個真正富足與文明的社會足以容納多更元的人生觀。

讓我們每個人像浪花一樣奔騰不息,直到生命的盡頭。

謝謝你閱讀到這裡,我是職業發展教練@頑石快語,歡迎關注和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