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19:51:07

《說文解字》之十天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第十講:癸

今天,我們講的兩個話題是:

第一個:現如今人們的思維層次不高的原因;

第二個:解讀十天幹的第十位:癸。


第一個話題:現如今人們的思維層次不高的原因;

我們可曾想過以下這些問題:

  • 為什麼先秦以前中國人的思想如此的睿智深刻,生命内在似乎充滿了活力,以至于百家争鳴、諸子并出?
  • 為什麼秦漢以後就少了呢?
  • 為什麼到了今天就更不行了呢?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1

我們的思想似乎禁固住了,沒有了創造性。有位老師曾經說:三代(夏、商、周)以前的學問是“淌”出來的;三代的學問是“長”出來的;漢唐的學問是“嚷”出來的;宋、明的學問是“想”出來的;清以後的學問是“仿”出來的;建國以後的學問是“裝”出來的。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2

學問能自然流淌出來,是因為積澱深厚;能一嗓子嚷出來,是因為金戈鐵馬、内力強盛冥思苦想出來的也還不錯;但到了裝出來這一階段,真學問也就出不來了

通過對漢字的研究之後,對于現如今漢字的“簡化”我還是有些擔心的,需要認真的思考與面對。簡化字固然有它便于認讀、記憶、書寫的優點,但會不是因為“簡化”而丢了更為重要的“内涵”呢?而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恰恰都保存在這些“内涵”之中。我不是提倡複古,而是講“尋根”尋找我們近代因為物質文明的落後,而被丢失的民族的文化之根。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3

漢字的字形,在過去的幾千年當中,經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真(楷)、草、隸等等的變化,其中根本性的、大的改變隻有兩次。

  • 第一次是在秦漢時期,漢字由篆變隸,脫圓為方,變成方塊字。大篆是圓體字,用的是弧形的曲線;小篆雖然趨近方形,但筆畫仍是曲線。比如,大篆體的“日”字是個圓圈,中間有一點,它保留了最初造字時太陽的象形元素。隸書,則變圓為方,變成了現如今我們常見的方形的“日”。這樣一來,文字原本的那種渾然天成的曲線,變成了橫平豎直的直線,立體的“天圓”沒有了,思維被規矩在“地方”上,但表達字意的元素都還在,這也就意味着直觀思維被降低一個等級。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4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5

隸書:變化氣質 陶冶性靈

  • 第二次就是在建國以後,漢字幾經簡化,由繁入簡,破壞了漢字的原本的整體結構。文字的“部件”被簡化的殘缺不全承載的信息不能完整的表達出來,也就無法一下子直接追溯到當初造字的初始狀态,這也是現如今人們思維上不去的重要原因。這也就意味着直觀思維又被降低一個等級。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更能明白學習《說文解字》的重要性,也能獨立思考漢字的簡化所帶來的問題。


下面開始講第二個話題:解讀十天幹的第十位:癸。

癸,是十天幹的最後一位。

它的甲骨文字形像個花瓣,更像一把伸出三個尖兒的長矛。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6

這是從小篆的字形來看的,許慎沒見過甲骨文。從甲骨文,金文到小篆字體一路演變的字形來看,“癸”字的本意應該就是兵器,但是因為後來它被假借為天幹的最後一位,為了避免混淆,又另造了一個會意字:“戣”,這個字念(kuí),就是指古代戟一類的兵器,而“癸”作為兵器的本意于此也就消失。

那為什麼會把“癸”假借為天幹之一呢?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7

因為它形似花瓣。更準确一點說,就像冬天的雪花

,六個瓣,與“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說法暗合。所以《說文解字》裡許慎解釋說:

癸,冬時,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從四方流入地中之形。癸承壬,象人足。

意思是說:癸,代表冬令,這時候水土平整,可以度量。“癸”的篆文字形,像水從四面流入耕地中央的樣子。在天幹順序中,“癸”跟在“壬”後面,像人的腳。

于是就有了下邊兒的指代關系:癸,代表冬季、北方,五行屬水,稱為“癸水”。

癸水,在天,是冬天的雪花;在地,指是桂林的漓江。

天幹癸和地支未好嗎(神秘的天幹地支)8

古人把漓江稱為“癸水”,書裡曾經有這樣一段話:“癸水繞東城,永不見刀兵。”癸水,在人,就是腎所藏的精氣。在女子,就是專指月經。因為它是“天一之氣,下而為水”,所以又叫做“天癸”。

《黃帝内經》裡講:“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陰陽交,故能有子”。癸,有冬藏之意,也就有了孕育之意,這就又銜接了接下來要講的“地支”,地支的第一位就是“子”,大家看,這很玄妙吧?

我們常常說,漢字同音往往同意,所以癸又通“歸”。宇宙萬物,它是一氣變化而成的(指元氣、混沌之氣),所以“天一生水,水變歸易(易者,上日下月),萬法歸宗”,由癸又回歸到甲(前面講過,甲是指新生命破殼而出之形),又開始一個新的生命的循環周期。所以,甲子年,是幹支記年法的第一年,也喻意新生之年,故而稱“六十一甲子”,可見我們祖先的智慧是多麼的偉大。

至此,“十天幹”已經全部講完,下一講,我們将這“十天幹”綜合起來,全面進行一個總結分析,更有利于大家的理解與記憶。

希望通過此講,能讓大家更了解漢字中蘊藏的奧秘,更喜歡漢字。歡迎大家點贊、轉發與收藏。

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廣老師講國學”頭條号,我會不斷的更新,同時也歡迎大家在文下留言評論,因水平有限,難免訛誤,還望大家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