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嗎屬于什麼五行

嗎屬于什麼五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03 08:19:19

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物質觀。多用于哲學、中醫學和占蔔方面。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認為大自然由五種要素所構成,随着這五個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産生變化,不但影響到人的命運,同時也使宇宙萬物循環不已。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的運行(運動)和變化所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描繪了事物的結構關系和運動形式。如果說陰陽是一種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普通系統論。

基本概述:

嗎屬于什麼五行(什麼是五行)1

“五行”一詞,最早出現在《尚書》的《甘誓》與《洪範》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洪範》中則指出“鲧矱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鲧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彜倫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穑。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穑作甘。”它提出了為人們所用的以水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質和作用,但是它沒有觸及“五行”之間的内在聯系。

“五行”在《洪範》中已被明确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認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時,已将“五行”認定為構成萬物的五種基質。在《左傳》中也存在着“五行”,在這裡,他是被認為是“地之五行”與“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關的。

“五行”是關乎自然的呈現與持續運作。所謂“行”,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也。”而《尚書》提到的“五行”則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義--“行”。“行”所指稱的無非是一種自然的“運行”,是依循着本身之為呈現所固有的一種規則而持續運動,是一種自然的作為。因此當鲧矱洪水時,帝要震怒,因為這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作為,天命之降于禹,是因為禹因勢利導以治水,水性基本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壞水性,壞了自然之性,定會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導緻人怨,是以夏啟伐有扈氏,認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陰陽五行:

陰陽相互作用産生的不同狀态隻有五種:一是陰消陽長狀态;二是陽消陰長狀态;三是重陽極限狀态;四是重陰極限狀态;五是陰陽平衡狀态。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态也有兩處,一年四季變化中的春分和秋分是生活中最直接的例子。古人為了更加簡潔明晰的表達陰陽,便将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态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重陽極限狀态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陽消陰長狀态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重陰極限狀态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陰陽平衡狀态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于是就産生出了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為陰陽運動變化過程中的五種不同存在狀态,它既是動态的又是相對靜态的。張景嶽在《類經圖翼》中說“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此一語道破天機也。五行是陰陽二氣交互作用的産物,陰陽才是五行變化的原動力。

五行是宇宙中力量的分類,它是一個模型是一個引導我們前進的方向。在我國古代,便是以陰陽五行來解釋宇宙的結構和規律,和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它是理論也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原始的結構,具體思維可參考知識,自己去悟,隻有這樣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理論基礎:古代的人們創造了五行,在幾千年的實踐運用中也證明了五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至于古代的人們是在什麼理論基礎上,用什麼的方法和原理來創造出五行,一直是現代人迫切需要理解的重點問題,當人們懷着解惑的心态翻閱古今的典藉,試圖找到産生五行來源的原委時,得到的隻有失望,雖然現在人們對五行的成因有諸多的解釋,遺憾的是沒有人能明确地說出創造五行的原始依據、過程、和原理,而最大的遺憾則是古代那些創造五行的先輩們,沒有将五行的産生原理和創造過程流傳下來,讓後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幾千年也搞不明。

五行這一套性質标準與關系定律是建立在什麼理論基礎上産生出來的呢?雖然肯定五行首先是來源于實踐的認識,但将這個由實踐的認識提高為普遍性的理論,就必然有一個相适應的基礎方法,有一套可靠的現實依據,有一個順應自然的發生過程,簡單一點說,是它必須有一個理性的基礎,再在這個理性的基礎上,通過思維創新而創造出來。

創造五行的理性基礎是什麼呢?從《出生時間與命運》中已經說過,陰陽是宇宙的基本法則,宇宙間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相互作用而産生,既然一切事物都由陰陽産生,那麼五行作為一種實質性的事物形态,它産生來源也不會例外,也必然由陰陽為基本材料生成。否則的話,陰陽理論就不能成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陰陽又是怎樣生化出五行的呢?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摸索中,可以發現有一套相關的理論能夠為人們帶來有益的啟發,它就是《易經》中的八卦。稍微讀過《周易》,或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定認識的人,對八卦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八卦為乾、坤、艮、兌、離、坎、巽、震八個經卦,可以構成六十四個複卦,按照出生時間與命運一書的解釋,八個卦都有各自的五行性質:

震為雷的性質為木,位于正東方;兌為澤的性質為金,位于正西方;離為火的性質為火,位于正南方;坎為水的性質為水,位于正北方;坤為地的性質為土,位于西南方;艮為山的性質為土,位于東北方;巽為風的性質為木,位于東南方;乾為天的性質為金,位于西北方。

從八卦中看到,離為火位于正南方,坎為水位于正北方,震為雷位于正東方,兌為澤位于正西方,在這幾個方位中,同五行中的火位于南方,水位于北方,木位于東方,金位于西方的定位是一緻的,雖然八卦的性質屬性是以五行的性質屬性為标準劃分的,但這種劃分在充分地說明了八卦的性質和五行的性質有了一種和諧的溶合,特點是八卦中的離火和五行中的南方火同為一物,八卦中的坎水和五行中的北方水同為一物,五行與八卦中的水與火兩項基本物質元素具有的同一性,絕對不是偶然因素的巧合,而在表明它們之間有着必然性的關系。

人們已經知道,八卦是由陰陽産生,陰的性質為黑暗寒冷,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水,陽的性質為明亮炎熱,其基礎性的形象物質體現為火,陰與陽之間的不斷相互作用,先生化出四象,再生化出八卦,應該注意到,八卦是由陰陽為原始材料生成,這就是說,八卦中金、木、水、火、土的五種性質事物,全部都由水與火兩種性質為基礎,再經過相互作用後的産物,在注意到這個生化來源後,可以看到,陰陽的水與火,和五行中的水與火,和八卦中的水與火,同屬于一樣的物質,由此可以肯定地說,五行的産生來源,必定來自于陰陽,陰陽不但是生化八卦的母體,同樣也是生化五行的母體。

是陰陽生化出五行嗎?在最早系統性地解說五行的《洪範》中,根本就沒有提到過陰陽,沒有提及過陰陽與五行的關系或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既沒有表示過,也沒有暗示過五行的來源出自于陰陽。甚至在《周易》中,也沒有發現陰陽與五行有什麼必然性的直接生化關系。人們從史書的記載中,發現陰陽與五行相結合,是到了戰國時期才出現的事,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從陰陽一詞最早出現的時代,從五行最早出現的時代。沒有什麼确實的記載證明兩者有着必然的生化關系,能夠證明陰陽生化出五行的唯一條件,隻有陰陽是生化宇宙一切事物的基礎材料這一條依據,單憑這一點,還不能能夠證明五行來源于陰陽。

基本本質:王經石在《太極圖譜解析》中說;“五是自然界中五種物質、五種能量、五種氣場,而‘五’ 相互作用産生運動,稱為‘行’,五和行合起來就是‘五行’。五行生克是代表物質、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樸實的世界觀與自然科學”。

在陰陽的運動變化過程中,陰陽平衡點有兩個,一個在陰消陽長過程之中,一個在陽消陰長過程之中,這說明在整個陰陽運動變化中,陰陽平衡狀态也有兩處,為什麼在四象中要将兩個平衡點分開來用,而在五行中卻要将兩個平衡狀态合二為一?原因并不複雜,在四象坐标中,兩個陰陽平衡點的狀态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平衡點前面與後面的變化,作為一個坐标中的标定點,平衡點在坐标中起到的是界定作用,但在五行中,兩個平衡點顯示的狀态都相同,但這個平衡狀态不起什麼标定作用,隻是作為一種性質狀态,所以兩者可以合并為一。

四象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找出具有特别标定意義的點組成的可以标示陰陽運動變化全過程的坐标,五行則是古代的人們從陰陽運動變化規律中,對運動變化産生的不同狀态以性質為主體作出的分類。

五行以其本質在告訴人們,五行體現的是陰陽在運動變化過程中的運動狀态,是建立在陰陽相互作用而發生變化這個基礎上的全面性擴展細分,并且突出性地表達出五種不同狀态的各自特征和特性,人們創造五行,隻是根據陰陽變化規律中的五種不同狀态,各自作出一個明确性的性質表達。

人們将陰陽變化規律中的陰消陽長狀态以“木”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重陽極限狀态以“火”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陽消陰長狀态以“金”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重陰極限狀态以“水”的形象來替代表示,将陰陽平衡狀态以“土”的形象來替代表示,于是就産生出了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

在長期的實踐運用中,五行為五種性質狀态的實質逐漸被人們淡化,而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則被人們誤當為五行的本質,所以一說到五行,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到這就是在說金、木、水、火、土。

五行簡介:

五行的性質: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各個性質,依次如下:

木-曰“曲直”。好華美,且具有風雅的個性。木性代表仁,就是又慈愛,又行善的意思。

火-曰“炎上”。性情急躁,而富有自尊心。火性代表禮,就是為人謙讓謹慎,敬上而不欺下。

土-曰“稼穑”。性情溫厚笃實,而具有自信心。土性代表信,就是又誠實又溫厚誠懇之意。

金-曰“從革”。性情剛強,而具有自尊心。金性代表義,就是崇善棄惡,事事都順理。

水-曰“潤下”。人聰明,并能推測事物。水性代表智, 就是觀察事物詳細,對于任何事能預知前兆,善理權謀術事。

五行:也可以說是仁、義、禮、智、信的五行。五髒:木性為肝髒;火性為心髒;土性為脾髒;金性為肺髒;水性為腎髒。

五色: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紅色;土代表黃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

五方:木為東方,火為南方,金為西方,水為北方,土為中央。

右圖為五行相生相克、五行相沖圖解(五行相沖就是五行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五行有‘五行相生’和‘五行相克’。‘五行相生’是互相生旺的意思,表示生成化育,‘五行相克’就是互相反駁、互相戰鬥、制衡。

五行相生:五行中,唯一有生命活力的是木,生命需要由水滋潤才能成長,故“水生木”。人類最早取得的人造火種是鑽木取火,所以“木生火”,生命在于運動,生命運動過程亦即能量釋放過程,亦即火的生成過程。“火曰炎上”指能量釋放,在能量釋放殆盡時,生命也走到盡頭,隻剩下一堆灰燼,生命歸于一杯黃土,故“火生土”。土屬中性,是向上、外向、擴張發揮到極緻的轉折點,蘊藏着各種礦藏,以及向下、肅殺、收斂之力,故“土生金”。“金生水”正解有二:1,古人從金屬表面發現冷凝水珠;2,月亮天幹屬庚,金為秋,為八月,古人認為潮水是因月亮而生,尤以申秋月圓之潮最甚。這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循環狀态。

五行相克:又赤裸裸的大地一定要植樹(木),用大樹的根來拱固土質大雨來時才不會土質流失(土),大雨會造成水災就必需用土來築牆保衛家園(水),古時家園的門口都要擺個大水缸下雨時備水以備火災可滅火(火),為保衛家園及家中煮飯生火必需有刀槍斧頭器具所以要提煉頑鐵(金),生火需要用鋸子斧頭來劈材(木),這自然的相克制衡道理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天地間的萬物産生之後,雖然有相生但也要有制衡,如水會使樹木生長,也會使土質流失,而木按照‘木克土’的道理來克土,這就是自然的循環狀态。

五行結構排列

俄羅斯漢學家的觀點:

土的結構:正靜空子 正遊空子 反靜空子 反遊空子

火的結構:反靜空子 3個正遊空子

水的結構:正靜空子 3個反遊空子

木的結構:3個反靜空子 正遊空子。

金的結構:3個正靜空子 反遊空子。

正:自旋量子數為正;反:自旋相反。

五行的構件正反靜空子和正反遊空子間有結合能,如果火到激發态的話,就能釋放出反靜空子和正遊空子,這些構件滿足基本的量子力學規律,都有各自的波函數。比如,火的構件正遊空子的波函數為φ(w),其中w為空間的點,w = xi yj zk,為實部為0的特殊四元數,則遊空子在空間v中的概率為 p(v) = ∫∫∫φ(w)φ_(w)(dw)^3 ,w∈v。即邊界為v,φ_(w)為φ(w)的共轭。對火的量子條件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可能得到火的性質。其餘類此。

五行的構成不能都是正靜空子或正遊空子,因為正反靜空子或正反遊空子都是費米子,所以以下的五行組成不存在:正靜空子 3個正遊空子,4個反靜空子、2個正靜空子 個正遊空子、2個反靜空子 2個反遊空子組成的五行也不存在。

金:白色,位置:西

木:青色, 位置:東

水:黑色,位置:北

火:赤色,位置:南

土:黃色,位置:中

五行屬性:五行學說之所以能概括宇宙間的萬事萬物,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按照"五行"的特性,根據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和形态,采用"比象取類"的方法,将事物或現象分為五大類,分别歸屬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并根據五行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規律,說明各類事物或現象的聯系和變化。在醫學方面則籍以闡明人體髒腑組織之間在生理和病理上的複雜關系,以及人體與外在環境之間的密切關系。

原始的五行物質元素說,上升為五行學說之後,基本上已經不是單純的指五種物質本身,而是作為事物屬性的抽象概念來應用。五行各有其不同的特性,即"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穑"。意思是說,木具有生發、條達之特性;火具有炎熱、向上之特性;金具有斂肅、變革之特性;水具有滋潤、向下之特性。為此,根據上述特性,采用"比象取類"方法,便把需要說明的事物或現象,樸素地分成了五大類,将相似屬性的每類事物或現象,分别歸屬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屬性歸類的基礎上,運用五行生克規律,以闡釋或推演事物或現象的複雜聯系和變化。

五行歸類的意義:五行屬性歸類,主要用于概括人體及其與自然界多種事物或現象在屬性上的某些内在聯系。例如以五行特點來比象說明五髒之某些生理功能特點:如木性條達曲直,有生發之特點,而肝性柔和舒暢且主疏洩,又主升發之氣,故肝屬木;火為陽熱之象,有上炎之性,而心為陽髒主動,心陽有溫煦作用,故心屬火;土為萬物之母,有生化、長養萬物之特性,而脾能運化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故脾屬土;金有清肅,收斂特性,而肺主呼吸,主肅降,故肺屬金;水有濕潤下行之特性,而腎能藏精,主人體水液代謝之調節并能使廢水下行排出體外,故腎主水。

中醫學把人與自然的這種關系稱之為"天人相應",五行學說則把人體髒腑形體和自然界相類似的有關事物,分别歸屬于五行系統,從而說明人體五髒系統和自然界同類事物之間,存在着相互通應、相互影響的關系。而且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着相互促進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從而說明髒腑間客觀存在的某些生理聯系,用以解釋某些病理現象,并指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例如,脾屬土,故與五官之"口"、情志之"思"以及季節之"長夏"、氣候之"濕",不僅存在着某些生理上的内在聯系,而且在病理上也能得到某些反映和驗證。如口甜,可反映脾濕蘊盛等。

五行與四季(五行旺相休困)

①春木旺,火相,土死,金囚,水休;②夏火旺,土相,金死,水囚,木休;③秋金旺,水相,木死,火囚,土休;④冬水旺,木相,火死,土囚,金休。

基本規律:五行的相乘與相侮,是五行關系在某種因素作用影響下所産生的反常現象。乘,即乘虛侵襲。侮,即恃強淩弱。相乘,即相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制約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系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産生,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淩其弱。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克之行。

應當說明,“相克”與“相乘”是有區别的,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制約關系;相乘則是正常制約關系遭到破壞以後的過度克伐,是反常現象。在人體,則前者是生理狀态,後者則為病理狀态。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系失去正常協調的另一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應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而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反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所以說:"氣有餘,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即是說,五行若某一行之氣太過,則對其所勝(我克)之行過度制約,而發生相乘。而對其所不勝(克我)之行發生相侮,即反克。若某一行之氣不足,則克我之行必過度制約而乘之。而己所勝者,即我克之行必因我之不足而反克相侮。例如臨床所見的支氣管擴張病證,病位在肺,每因肝氣郁結,氣急上逆,化火灼肺,而見咳血,則為木火刑金(即木旺侮金);肝郁氣滞,影響脾胃消化吸收,則為木郁乘土。濕熱型高血壓,多因濕熱困脾,引發肝失疏洩,肝陽亢逆,則為土侮木。至于金乘木(虛)證候,臨床則為少見。

五行特性:這種觀點起源于《洪範》,今人多理解為:

木的特性: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态,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金的特性;日落于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于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