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牌搖号一直飽受人們的诟病,這種幾乎完全靠運氣的搖号規則更是如此,但是搖号政策在篩選搖号申請人的時候至少相對也算公平。今天,京牌喃喃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搖号新政的這點事兒事兒!
外地人想參加北京小客車指标搖号的條件,既要滿足在京連續繳納5年以上的社保又要提供個人所得稅,而北京本地人隻需年滿18周歲且取得駕駛執照後就可以參與京牌搖号。
但是伴随搖号新政的到來,原本還算公平的搖号申請人條件又有了新的變動,由于本次政策改革主要面對無車家庭,而政策對于無車家庭的範圍界定又較為苛刻,所以外地人在京搖号和夾縫中求生存沒什麼兩樣。
想要參與家庭搖号,家庭成員必須超2名以上,同時需要選出1位積分較高的申請人為主申請人,另外作為輔助申請人必須滿足以下兩個符合居住所在地在北京的個人的條件。
一、擁有北京市戶籍人員(無需駕照,不分年齡、性别)
二、連續在京繳納5年社保和個人所得稅的外省市戶籍人員。
對于北京當地人來說,第一個條件很好滿足,隻要你的身份證号是110開頭,哪怕是個正處襁褓中的嬰孩,也可以算作輔助申請人,且可以增加1個代際數。
可以說北京人占據了先天優勢,但是反觀外地人呢?則是必須滿足條件二,了解社保的人應該都清楚,外地人想要在京繳納社保必須有公司接收,哪怕可以通過代繳公司投保,也有一定的年齡限制。
既要年滿16周歲,且又未到退休年齡的人,才可以在北京繳納社會保險,這一條件相對比北京市戶籍人員則顯得苛刻的多了。
請問:這樣的搖号規則可以一次性篩選掉多少人呢?而我們又是否可以認定,此規則就是在為北京人鋪路呢?其實仔細想想相關部門此項舉措,無疑是在變相讨好北京人,而代價則是本就如履薄冰的外地人,現如今想要中簽則是更加的艱難。
北京是一個超大城市,外地人口的占比自然不容分說,甚至是經濟貢獻值上,外地人的占比也遠遠高于北京本地人,或者大言不慚的說一句,北京人的生活,有絕大部分是外地人的貢獻,而對于這樣的福利政策上,卻又把本地人和外地人分的如此清晰和明顯,這是否對外地人變相構成更大的壓力和負擔,同時也增加外地人工作和生活的難度?
一個外地人,想要取得一個北京車牌如此之難,甚至有不少人不得不為了得到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北京車牌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不管是結婚過戶,還是租賃車牌,無非就是想解決這樣一個自己生活和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車牌的問題,怎麼就這麼難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